01.04 很多民辦中小學的老師,工作起來有激情,為什麼?

目前,我國民辦中小學約1.5萬所(教育部2018年統計數據),民辦中小學已經成為基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入職民辦中小學,也有部分公辦學校的在職教師或退休教師到民辦中小學任教。

很多民辦中小學的老師,工作起來有激情,為什麼?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民辦中小學工作的老師,比在公辦中小學工作有激情,有責任心。

什麼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民辦中小學工資和課時、成績掛鉤。在公辦中小學中,老師的工資基本是固定的,雖然有績效工資,但是績效工資和職稱,工齡掛鉤的比例大,和課時,崗位掛鉤的比例小,有些地方甚至是大鍋飯的形式,影響了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特別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職稱低,工齡短,又上課又做班主任,績效工資卻常常在最低檔次,工作熱情很快消退,過早地有了職業倦怠感。而民辦中小學中,在保底工資的基礎上,教師工資的大部分由課時量和學生成績決定,上課越多,工資越高;成績越好,獎金越多;帶畢業班的課程,還會調高課時工資檔次;在這種激勵機制下,民辦中小學老師的工作激情必然很高。

很多民辦中小學的老師,工作起來有激情,為什麼?

2、民辦中小學對老師的評價更合理。在公辦學校中,評選先進,考核優秀,有時免不了託人情、拉關係、甚至送禮進貢;民辦中小學幾乎都是以工作能力和工作量衡量的,亂七八糟的關係,人情,都不起作用,老師只要一門心思把課上好,把班帶好,把教學業務開展好,其它事情不需要考慮;這種評價方式,比較符合大多數老師的要求。

3、民辦中小學對學生的管理更嚴格。中小學對學生的管理,在目前來講,是一個大難題。負責任,敢管理的老師,免不了和學生有衝突。發生這類事情後,公辦中小學的處理方法一般是認為學生雖然有錯誤,但老師行為過激;把老師調走,或換班,換年級教課,通報批評,弄到老師顏面盡失;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給家長道歉,學生繼續上課;可以說,面對這類事情,公辦中小學的領導擔當不足,“和稀泥”的水平卻是非常高的;這種做法,傷了一部分老師的心,覺得在上課時,只要維持好課堂秩序,學生不要在自己課上出問題就好,學生成績怎麼樣,考慮得少了。

很多民辦中小學的老師,工作起來有激情,為什麼?

民辦中小學則不同,要想招更多的學生,必須有好的成績;而要有好成績,必須有負責任的老師。如果老師在管理學生時,和學生出現衝突,學校處理比較客觀,也敢於護著老師;對屢教不改的熊孩子,能夠開除,或勒令轉學;這樣一來,民辦中小學老師在管理學生時,底氣足,敢管理,課堂紀律比較好,老師上課能夠滿腔激情,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業務水平。

有了以上三大區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同樣一個老師,到民辦中小學工作以後,會一改情緒消極,做事拖沓,不負責任的狀態,會在短短几年成為一個縣或地區的名師。

很多民辦中小學的老師,工作起來有激情,為什麼?

說到底,這是學校的管理機制帶來的結果,如果民辦中小學沒有自主靈活、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就不能生存,不能發展,只能被淘汰。民辦中小學的管理者,也瞅準了公辦中小學的弱點,你弱我強,你強我優,在和公辦中小學的競爭中,逐漸勝出;尤其是在公辦學校比較薄弱的地方,民辦中小學往往趁虛而入,憑藉自身優勢,迅速發展。

謝謝閱讀,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