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那麼猛,後來鴉片戰爭卻那麼孬?

誠信贏天下130003710


康熙收復臺灣時候的火炮,沒有想象的那麼猛,也沒有想象的那麼慫,處於清朝明末以來的巔峰狀態吧!


很多人認為清朝的火器相對於明朝是落後的,更有野史記載,說康熙年間曾有人制造出能連發28發的機關槍,清朝統治者卻棄之不用,對火器不重視,過度重視騎射為根本。

比如,在康熙與乾隆等皇帝執政期間,多次組織大型狩獵,強調八旗子弟不忘騎射,因此有人將其解讀為滿清“重騎射,輕火器”的誤解。

實際上,恰恰是因為軍隊過於依賴火器,火器在裝備中比例過高,導致了八旗騎兵的衰退,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朝統治者強調騎射為根本,本意應該是強調加強士兵的體能訓練,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士兵的體能訓練都是重中之重,十分正常,不能因為統治者強調那麼一兩句,就說明問題。

清軍能夠入關,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火器的進步。按照道理來說,中國是最早將火藥應用於戰爭中的國家,在火器發展方面應該是比其他國家強勁的,但是中國火器領先世界的局面只支撐到了明朝初期,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中國的火器已經開始全面落後於西方。

西方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後,展開了新的世界征服之路,為了拓展海外殖民地,西方國家的火炮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最終從海面傳入到中國。

比較有意思的是,西方戰爭主要在海上,因此喜歡研發大口徑的重火炮,重火炮反而得到中國統治者的青睞,西方人陸戰一般規模小,喜歡野戰,運動性強,而中國打仗以步兵為主,城防戰始終是戰爭的重要形態。

將這種火炮與城牆相結合的戰術,急速的改變了中國戰場的戰爭形態,以前打仗全憑人衝,依靠西方人出口到中國的火炮,明朝官軍曾在寧遠大戰和寧錦大戰中嚴重挫敗了後金的攻勢,皇太極登基之後,開始加大對火器的研發,明朝與後金的戰事,促進了中國在明清易代時的火器快速發展。

有了火炮之後,本來不擅長攻城的清軍在入主中原的戰爭中,簡直是如魚得水,通過仿製西方紅衣大炮,清軍最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火炮成為明清易代最標緻性的武器,對於這一點,清朝統治者未必不知,不要嘲笑任何一個傻子,能夠成功必然就有可取之處。

清軍入關之後並沒有放棄對火炮的製造,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在鴉片戰爭爆發前,清朝擁有火炮114091門,火繩槍262365支,這個火器裝備比例並不低。

可以說,康熙年間正是清朝火器發展的一個巔峰時期,在收復臺灣之戰中,火炮必然也同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清朝的火炮就比當時的西方進步,而是西方雖然更新了火炮,中國通過改進火炮,也沒落後多少。

當時康熙時期的清軍,並不強於從西方進口火炮的鄭軍,在火炮差距不是很大的基礎上,清軍依託數量上的優勢取得了勝利,尤其是鄭軍內部反水嚴重,在心理攻勢上就被清軍打敗了。

康熙收臺,不完全是依靠武力,而是氣勢。\t

在康熙後期,清朝主要的敵人來自西北地區的準噶爾政權,在勞師遠征的過程中,火炮必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因此清朝的火炮技術開始停滯不前,當時閉關鎖國的國情也也不會從西方進口火器。

而這段時間,卻正是西方快速發展的時期,中國最終落後於西方。

到1840年的時候,西方已經完全趕超東方。

當然,能夠使得西方敢於入侵中國,單純的火炮進步也是不夠的,更為主要的還是蒸汽動力的帆船的進步。

1803年美國發明家富爾頓已經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能夠應用於實戰的蒸汽動力船,隨後,英國大力研發,為英國的艦隊成為19世紀日不落帝國奠定了基礎。

在1840年,英國在配備新式軍艦以及新式火炮的情況下,開始對中國進行入侵,這場戰爭被認為中國近代之恥,實際上,卻是一場不公平的對決,以陸軍為主的清軍只有挨轟的份。

中國是以陸權為根基的國家,在幾千年的文明中,很少有來自海洋的威脅,清朝統治者也認為最威脅中國的方向,應該是西北,從而忽視對海防的建設。

當然,要建立一支近代意義的海防又談何容易,整體上來說,鴉片戰爭被打,也只是全面落後的一個縮影,並非單純是鉅艦大炮的原因。

有些時候,以歷史馬後炮的視角來看待古人,難免會笑其愚蠢,如果我們置身處地的去看待這個問題,並非清朝統治者不注重火器的研發,而是整體上忽視了科技的發展,封閉起來的國家,最終只能被世界所拋棄,這就是清朝統治面對問題的根本癥結。


史論縱橫


清軍在鴉片戰爭光是在虎門炮臺群就有660門大炮。但是,英軍是集中力量攻擊其中一個炮臺,隨後一個接一個的多艘軍艦打1個炮臺。

比如,在上橫檔島炮臺,就遭到了英軍6艘軍艦200多門大炮轟擊,而橫檔炮臺才40門大炮。在隨後的廣州內河戰鬥,清軍再次損失了400門大炮。英軍出動了5艘軍艦,2艘輪船,1艘運輸船。

在20天時間,輪流打擊了清軍的十多座炮臺和幾十艘炮船。英軍光是在虎門到廣州內河,就遇到了清軍1000門大炮,其中還包括200多門進口的西洋大炮。那麼小的區域有1000門紅夷大炮其實火力在中國古近代已經很恐怖了。

明朝13萬大軍進軍松山與清軍進行決定國運的大決戰,也不過就只有幾十門紅夷大炮。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在全國有7100門紅夷大炮,其中一半都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蘇這4個省。

而且這些大炮在1830年以後,新鑄造的有4000門以上。大部分都是8千斤到1.2萬斤的重炮。到1842年,清軍已經開始仿造英國大炮了,1842年2月,廣東仿造英國火炮550門,紳士商人捐款購買西洋火炮300門。

英軍甚至在鎮海戰鬥當中,還繳獲到了清軍仿造的英國艦炮。廈門戰鬥,清軍在炮臺上的76門大炮都在剛剛進口的西洋大炮。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清朝的紅夷大炮已經達到了1萬門以上,火力水平雖然比不上英國,但是與康熙時代相比,那已經超過幾個檔次了。


歷史救生圈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其實,康熙時期的中國火炮已經落後整個世界,但鄭軍的火炮也是落後。這兩家火炮的水平半斤八兩吧。當年鄭成功能收復臺灣,客觀的講是荷蘭人當時在歐洲忙著英荷戰爭的問題,大量力量被牽制回了歐洲,而且臺灣本來就是荷蘭人力量的末梢,所以兵力很弱;比起同樣有大量西洋大炮的鄭成功軍,還是差很多了。

圖:鄭成功2.5萬人圍攻2000荷蘭人的熱蘭遮城,已經屬於歐洲稜堡,於是鄭成功就打不下來。

荷蘭人當時在歐洲忙著英荷戰爭的問題,大量力量被牽制回了歐洲,而且臺灣本來就是荷蘭人力量的末梢,所以兵力很弱;比起同樣有大量西洋大炮的鄭成功軍,還是差很多了。

而康熙收復臺灣的時候,鄭軍當時內鬥十分嚴重。鄭軍戰鬥力大打折扣。想想當時的大清國“著名”海軍將領施琅,不就是從鄭軍中叛逃過來的。澎湖之戰以後,鄭軍兵無鬥志,鄭克爽很快投降。

雅克薩之戰的時候,俄國還沒開始彼得大帝改革,他們的軍隊被西方人認為實際上還是東方化軍隊,更像韃靼人和土耳其人,還是停留在15世紀水平,沒有歐洲16世紀以來軍隊在紀律性和技術兵種上的巨大進步。

第二次進攻的雅克薩,就已經是簡單的稜堡了,而且有木製城牆,大炮打不穿,於是清軍怎麼也攻不下來,只能挖壕溝長期圍困。

比如說俄國人的雅克薩城寨不是傳說中的稜堡,而是木牆的一個寨子而已,而且也缺乏西歐常見的重武器,只有少數小炮。俄國軍隊則是一群到東方尋求財富的哥薩克冒險家,很難代表真正西方軍隊水平。


每日點兵


康熙時期的火炮威力談不上有多猛。十七世紀的火炮能有多猛?不過,清朝初期的火器技術相較明代是有進步的,並且軍事理論方面比明代提升不少,對於火器的戰略和戰術方面的認識一直與西方差別不大。不存在說明朝的時候很厲害,清朝“開倒車”的情況。

清朝的火炮被歐洲甩開,落後歐洲整整一個時代,是在嘉慶時期。由於當時歐洲經歷了拿破崙戰爭,火炮技術和軍事理念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清朝由於承平日久,周圍也沒有強敵陪練,加之國政腐敗,生產的火器偷工減料,於是清朝才被歐洲甩開了整整一個時代。



很多人說清朝不重視火炮,開歷史倒車。其實這是不對的。

事實上清朝能拿下中原,靠得就是火炮。清軍對火炮的依賴性非常大。沒有火炮,清軍根本不會打仗。截止至鴉片戰爭之前,清朝的火器總保有量是驚人的大。

根據資料統計,截止至鴉片戰爭前夕,清軍共擁有火炮十一萬四千零九十一門,火繩槍二十六萬兩千三百六十五支。

114091門火炮,262365支鳥銃,這個數字並不低了。約相當於清廷一半的武裝都裝備了火器。裝備率是50%。

並且,清軍的火炮也不是都仿製歐洲炮。清軍也有自己的創新。比如打準噶爾,由於原有的大型火炮難以運輸和部署,因此從康熙到乾隆年間,清朝就發明了大小85種規格的輕型火炮,這些適合快速部署的火炮在消滅準格爾的戰爭中立下了大功。

而在同時期的世界各地,由於都沒有騎兵長途跋涉攜帶火炮的需求。所以我估計當時清朝的輕型炮應該是十八世紀最先進的。



那麼,為什麼清初的火炮還能跟同時期的歐洲炮掰掰腕子,到了鴉片戰爭時期,就突然不經打了呢?

這個原因說來也是很搞笑——就是清軍過分依賴於火炮。沒了火炮,清軍不會打仗。

康熙時期,清朝雖然用兵頻繁。但是除了準噶爾之外,沒有一個能打的。俄羅斯的整體雖然強大,但沙俄西伯利亞開拓團的實力很弱,沒有像樣的火炮。兩次尼布楚戰爭,清軍在輕武器方面都被俄軍狠狠吊打,但俄軍被清軍的火炮打得不要不要的。

第一次尼布楚戰爭時,俄軍與清軍用的都是工藝水平差不多的鳥槍。清軍幹不過了,就拉神威大將軍炮出馬,幾炮下去,俄軍立馬就開城投降。

第二次尼布楚戰爭,此時俄軍已經基本上完成了火繩槍到燧發槍的換代,八百多支槍裡面有七百多支都是燧發槍。這種燧發槍不僅射程很遠,而且更加機動靈活,射速也領先鳥槍,打得清軍不要不要的。不過最後神威大將軍炮出馬,什麼都擺平了。

這兩次戰爭本來已經暴露出了清軍火繩槍的落後的問題,不過有大炮兜底著,所以清軍從這兩場戰爭中悟出的道理,不是改進火繩槍,而是造更多的大炮。

注意,是造更多的大炮,而不是造出更多的改進型大炮。清軍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



這相當於是一群臭棋簍子下棋,玩的倒是挺開心,但是棋藝得不到長進。輸的人不認為自己的水平不行,而是認為自己的棋子不夠多。

後來乾隆征討準噶爾和緬甸時,準噶爾和緬甸人都使用了燧發槍,把清軍打的很慘。但是清軍吸取的教訓依然是——火炮不夠用,所以我要造更多的大炮。

縱觀整個康雍乾三世,清朝沒遇到任何一個體量和軍事實力能與他匹敵的對手,因此即使帝國的武器已經老舊,帝國龐大的體量也足以局部碾壓任何一個對手,所以大清的江山就在炮架子上越坐越穩。對火炮數量的迷戀不僅導致武器技術的落後,更滋生了軍隊不願近戰的毛病。

如果火器只是停滯的話,則清軍的近戰能力肯定是倒退了。迷信火器能解決一切的清軍不在質量上求突破,而是寄希望於數量的優勢,這就是清朝被歐洲遠遠甩開的起因。

到了鴉片戰爭時期,清朝有11萬門炮,但全部都是破爛玩意。而曾經讓八旗兵最引以為傲的弓馬騎射和近戰肉搏,則因為經過兩百年的墮落腐化,完全不存在了。



虎門之戰時,英軍2400名陸軍登陸後,攻入要塞,清軍全軍覆沒。這一方面是清朝的火炮不如人,但更要命的是,清朝的肉搏戰也打不贏英軍。

前面說過了,清軍沒了火炮,就完全不會打仗了。之前削沙俄、削臺灣、削準噶爾、削緬甸土著,靠得都是火炮。但是在面對英軍時,清軍的火炮不靈了。沒有火炮支持,清軍完全就是被動挨打。

反觀當時的英軍。由於拿破崙戰爭和工業革命的影響,歐洲的軍事技術有一波從量變到質便的進化。後膛槍、定裝彈藥、曲線線膛炮、後膛火炮等一系列高科技都是在這個時期孕育出的。

當攜帶著這些先進武器的英軍踏上中國的土地時,此時東西方之間的武器,是真的存在了代差。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其實清朝在武器上的教訓,對我們當代也有教育意義。

當年朝鮮戰爭,志願軍的裝備要落後於聯合國軍,但是沒有代差,只是稍微落後。而從朝鮮戰爭之後,整個西方世界的戰爭觀念慢慢有了驚人的變化。機械化戰爭,人家不玩了,改玩信息化戰爭。

而反觀我們呢?完全沒有信息化的概念。對新鮮事物也有一種本能的牴觸。

不過好在有伊拉克這個倒黴蛋,及時的用現身說法的方式給點醒了我們。

通過這二十多年的追趕,咱們也算是追上了世界先進水平。

所以說,閉關鎖國是不行的。過分沉迷於歷史上的輝煌,也是不行的。


Mer86


因為清朝國勢穩定後,火器發展進程緩慢,尤其是鴉片戰爭是歐洲工業革命之後發生的,工業產品自然是比手工製品更加精細。

康熙時期,在多國傳教士的幫助下(尤其是南懷仁),中國的火器發展得到了很大的推動。首先是升級了明代傳下來的鳥銃,採用了比利時的番腸鳥銃技術,取締了軍隊中魚龍混雜的火門槍。也就是康熙之後,單兵的火器已經很規範控制在火箭和火繩槍兩種武器上。對於火炮,康熙也是重新統一了規格。將紅衣大炮分為三類,其他炮種保留虎蹲炮、佛郎機,改進了臼炮,並命名為威遠大將軍炮。

康熙收臺的時候,面對的鄭軍火炮規格要更加完善,鄭明集團的火炮多是和荷蘭和英國貿易獲得,其中還有32磅的要塞炮和6磅的步兵炮,但是因為數量與清軍火炮總數還是沒法比,故而這些火炮並沒有引起康熙的重視。

雍正年間,清軍在對準格爾作戰失利,雍正皇帝意識到了清軍火器的落後,便開始引進西亞中亞的火槍火炮,還從俄羅斯進口了大炮。這是清軍鴉片戰爭前最後一次軍事革新,單兵火槍採用更為先進的土耳其火繩槍,火炮則引進了步兵炮。

說什麼清軍鴉片戰爭時期的火炮不如康熙時期的論調往往都是沒有對整個中國沿海海防進行考察的人得出的結論,有這麼一句話,將“今山海關存炮乃前明遺物,不堪一用”。以這句話作為根據來說清軍火炮退步或者止步不前的人很多,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清國為啥革新山海關的大炮,殖民活動在南方,北方山海關壓根就沒有能威脅的了得。如果要真的瞭解清軍的火炮進步與否,應該去看福建、廣東的炮臺,很明顯,這裡的炮要先進很多,但是和英國的工業產品比,自然是不如的。事實上在廈門、廣州的炮臺上,一直在進口新炮,不過固定的遠程大炮還是清軍自己鑄的,質量比不過英軍,可以理解。


火器工坊


眾所周知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事實上康熙時代的火炮技術在相當程度上是對前代火炮技術的繼承:早在晚唐時期我國就已出現了最早的火藥武器,到了宋代現代火槍、火炮的雛形開始出現,女真、蒙古在同宋朝的戰爭中也逐漸掌握了火藥的生產製造技術,通過蒙古西征和絲綢之路貿易火藥逐漸流傳到中東和歐洲。到了明代終於誕生了中國最早的成建制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在大明建國十年後出現了“凡軍一百戶,銃十”的明文規定。到了明成祖朱棣時代更是明確規定明軍的日常訓練科目為:五分習刀劍,三分習弓弩,二分習火器。儘管此時明軍還是以冷兵器作為主要裝備,但已有二成左右的明軍裝備了火器,這意味著火器在明軍之中已不是零散的臨時性裝備了。朱棣遷都北京後組建了拱衛京師的三大營,其中的神機營就是明軍中專門掌管火器的部隊,這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第一支獨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隊。在朱棣五出漠北打擊北元殘餘勢力的戰爭中明軍綜合運用冷熱兵器屢屢得手。

大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派遣到中國的第一位使臣皮雷斯在一支由4艘帆船組成的護航艦隊護送下抵達廣州。艦隊為向中方表達敬意而按歐洲禮節鳴放禮炮,卻被當地官府和人民誤以為是開炮滋事。儘管後來經過一番解釋之後誤會消除,但葡萄牙人還是引起了中方的格外關注:——當地官員為此登上葡萄牙艦船視察。根據當時廣州官吏給朝廷的奏報以及他們留下的私人筆記中可以得知:葡萄牙人的火器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銃發彈落如雨,所向無敵。其銃用銅鑄,大者千餘斤,名佛郎機”。佛郎機本是明朝對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的稱呼,至此也被用來指稱這種原產於葡萄牙的新式火器。當時的明朝國產火銃、火炮存在的主要缺點在於:均為前裝式,火藥須從筒口裝入;每射擊一發之後須等槍管、炮筒冷卻才能繼續裝入火藥,碰上機動性強的敵軍騎兵根本沒機會打第二發。而佛郎機恰恰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流行於15~16世紀的歐洲早期後裝炮最大的妙處就是採用母銃銜釦子銃的結構,較好解決了管內閉氣的問題。將裝有火藥的子銃放入母銃膛內發射以避免銃膛與火藥直接接觸而帶來的炸膛風險。由於子銃是單個的,便可以發射一個子銃後換上另一個,幾個子銃迅速更換就能形成“彈落如雨,所向無敵”的密集火力。與此同時佛郎機還配備了準星、照門,從而使射擊的精確度大大提高。

1522年8月5艘葡萄牙艦船公然駛入珠江口挑釁當地駐軍,明軍成功擊敗了這支葡萄牙艦隊並俘獲2艘艦船以及船上的20多門佛郎機。儘管這時在佛郎機這一具體武器上葡萄牙人已發展到了明朝火器的前面,但論整體戰鬥力仍是明軍更強,但明軍並沒被自己的勝利衝昏頭腦,而是認真研究了佛郎機的構造特點併成功進行了仿製。到嘉靖中期甘肅的邊防明軍已擁有佛郎機炮車1158輛,寧夏有1000輛,固原128輛,大同1000輛,由此開啟了明朝仿製西洋火器並將其列裝軍隊的先河。在萬曆援朝抗倭戰爭中明軍綜合運用國產火器和仿製的佛郎機完全壓制了日軍鐵炮的火力。然而細究起來:佛郎機其實是一種介於火銃和火炮之間的中型武器,還算不上真正的重型火炮,它和後來明軍使用的紅衣大炮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當明朝的仿製佛郎機在朝鮮戰場上大顯神威之後不久一種火力更加強大的新式火器也逐漸進入明王朝的視線: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人駕駛兩艘鉅艦突襲澳門,儘管這次軍事行動針對的是盤踞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但此時的明王朝並未以事不關己的心態應對此事——畢竟如果荷蘭人成功戰勝了葡萄牙人會不會順便侵擾中國沿海是誰也無法保證的事,對此明朝官方進行了充分的戰備。明朝方面對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戰爭情況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瞭解——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一種新式火器進入了明朝的視線:這是一種前裝滑膛炮,口徑多在100毫米以上,多為鐵製,也有銅製,重量從70斤到萬斤不等。彈藥前裝,重量一般可達數斤至十數斤不等。射程可達四五里至七八里不等,殺傷力超過了明軍已成功仿製的佛郎機。在接觸到這種新式火器後明朝的軍政大員們迅速決定將其作為新的引進目標,而之前的佛郎機則被視為應當逐漸淘汰之物。

明朝對這種新式火器的研究很快被派上了用場:荷蘭人在和葡萄牙人交戰後果然開始長期活躍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並開始不斷騷擾我國沿海,明朝在同荷蘭的戰爭中繳獲了一部分新式火器。與此同時明朝還長期向澳門的葡萄牙人訂購這種新式火器,當時的澳葡當局為了防備西班牙、荷蘭等殖民競爭對手而在澳門建立了卜加勞鑄炮廠,卜加勞鑄炮廠甚至一度被譽為是世界最好的鑄炮廠。由於葡萄牙人多為紅髮,所以明王朝就稱這種主要得自於“紅毛洋夷”的新式火器稱為紅夷大炮。令這一新式火器名聲大噪的當屬1626年的寧遠之戰:這年2月後金大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率13萬八旗勁旅攻打明軍駐守的孤城寧遠。此戰在努爾哈赤眼中看來應該是勝券在握——寧遠守軍不足2萬,而守將袁崇煥不過是一個此前從未上過戰場的無名後生。然而努爾哈赤所不知道的是:寧遠城內的袁崇煥和他一樣自信,而袁崇煥的自信來自於寧遠城中的紅夷大炮——不是1門,而是整整11門。儘管擁有紅夷大炮這樣的大殺器,問題在於:無論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歸根結底是由人在操縱,在此之前明朝和後金的歷次戰爭中也都使用過火器,卻基本上沒對整體戰局構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然而袁崇煥在認真分析了此前明朝與後金的歷次戰爭後得出一個結論:此前明軍的失利並不能證明火器乃無用之物,而是此前明軍的指揮官沒正確使用。當時的火器射擊速度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提並論,所以在面對機動性極強的騎兵時往往會出現根本來不及打第二發的情況。這一缺陷同樣存在於寧遠城中的紅夷大炮身上,但袁崇煥找到了克服這一缺陷的辦法——憑堅城、用大炮:後金騎兵善野戰而不善攻城,袁崇煥始終堅守不出,利用堅城遲滯後金騎兵的攻勢,這時就輪到紅夷大炮展現火力了。後金軍隊在11門紅夷大炮的密集轟炸下強攻寧遠城3天,結果在付出1.7萬餘人的傷亡代價後仍未能將寧遠城攻克,甚至連努爾哈赤本人也被明軍的紅夷大炮擊傷,後金軍隊不得不被迫撤退。被炮火擊傷的努爾哈赤對寧遠之敗耿耿於懷並於8個月後急火攻心而死。

此戰後紅夷大炮被明朝視為神兵利器,這時有人提出:“夷”這個字眼含有貶義,既然此炮已為國立功,再稱之為夷似有不妥。於是明朝廷下旨將參加寧遠之戰的紅夷大炮封為紅衣大將軍炮,簡稱紅衣大炮。1627年剛繼承後金汗位的皇太極再次攻打寧遠以報其父努爾哈赤之仇,結果再次被明軍的紅衣大炮擊退。經過此戰後皇太極對明軍的火炮威力有了清晰的認識,於是在1631年正月皇太極命佟養性組織了一批漢人工匠仿製火炮,此後以騎射起家的八旗軍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兵種——烏真超哈,翻譯成漢語就是重兵部隊的意思,其實指的就是炮兵部隊。在當年八月的大淩河之戰中後金首次使用紅衣大炮“擊壞臺垛,中炮死者五十七人,臺內明兵惶擾不能支,乃出降”。此戰後金繳獲了3500門各種火器。兩年後明軍中火炮最多、炮術最精的孔有德、耿仲明部叛變,至此後金與明之間在火器力量上的對比被極大的改變了。1636年皇太極為解除伐明時的側翼威脅而東征朝鮮。本來朝鮮也是以弓箭作為主戰兵器的,火器裝備相當落後。但在經歷了壬辰抗倭戰爭後朝鮮的火器迎來了大發展時期1619年薩爾滸之戰中明軍就曾徵調朝鮮火槍手助陣,而那時後金八旗軍尚不知火器的確切威力,更不用說仿製了。然而在1636年的戰爭中朝鮮人赫然發現:八旗軍不僅已成功仿製了明軍最新式的紅衣大炮而且已能組織起持續幾天幾夜的猛烈炮擊。

事實上從1592年萬曆抗倭援朝戰爭爆發到1690年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這近百年的時間裡東亞地區一直在進行著軍備競賽:先是朝鮮戰場上明朝、朝鮮、日本三國的各種新式火器紛紛登場亮相;繼而後金八旗崛起於東北的白山黑水;接著荷蘭人入侵澎湖、臺灣並與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者爆發混戰;1661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1683年施琅平定明鄭政權;1685年—1688年清軍對佔領雅克薩等地的俄軍發起自衛反擊;1690年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在這百年的戰火歷練中各種新式武器都在這一地區輪番上陣,應該說直到1690年清朝的火器技術仍處於上升發展過程中:在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中準噶爾軍隊“以萬駝縛足臥地”組成“駝城”,“士卒於垛隙發射矢銃”;而清軍則“以火器為前列,遙攻中壘,聲震天地”,至此以後清軍的火器就給準噶爾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陰影。然而清朝的火器發展大致就以1690年為界出現了斷層:這時的清王朝已平定三藩、臺灣,沙俄和準噶爾的威脅也被削弱。在統治者看來天下已然承平——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說在此前近百年戰爭中明軍、清軍的火器發展是在一次次實戰中歷練出來的,那麼在1690年之後近百年時間裡中國進入了一段相對安寧平靜的歲月,統治者開始滿足於這種天下承平的盛世景象,同時又不失時機推出了閉關鎖國之策。從此清政府對外國火器技術的發展一無所知,甚至當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主動邀請乾隆皇帝的愛將福康安檢閱英國最新式的火器部隊操練時卻被一口拒絕。儘管康熙年間的火器大師戴梓發明了新式的連珠銃,卻被清朝統治者出於防備漢人的目的而未能流傳開來。

清朝火器的發展停滯是不爭的客觀事實,不過就此認定清朝的火器不僅沒發展,甚至倒退回了冷兵器時代就屬誇大了:1758年乾隆帝命宮廷畫師郎世寧描繪了自己在1739年於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式時的情景,這幅作品被稱之為《大閱圖》——圖上清晰反映出清軍的火器陣列已達到17世紀古斯塔夫改革後的水平,交之明末孫承宗的“車陣”無論是火器裝備率,還是技術水平,乃至戰術編制都有相當的進步。1766年又由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安德義四人繪製了《平定伊犁回部戰圖》——從中也能看出:清軍、回部和準噶爾均大量使用火器。在《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圖》中可以看出:清軍在和大小和卓的叛軍對峙過程中雙方均已掌握三段式連續射擊戰術。在《平定伊犁受降圖》中叛軍跪在清軍的馬前,雙手奉上的不再是冷兵器,而是火繩槍。但我們仍需注意到:這時已是18世紀晚期,但從這些作品中反映的戰爭場景來看:清軍的火器水平大致相當於歐洲17世紀的水平,也就是說自1690年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之後清朝的火器裝備幾乎就沒再經歷什麼大的發展。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在過去國人傳統的印象中一提起這場戰爭就是擁有堅船利炮的英軍戰勝了還用著大刀長矛的清軍。事實上在鴉片戰爭中清軍和英軍使用的都是前膛裝填的滑膛槍炮,彈藥都是用黑色火藥製成,當時兩國武器的代差並沒過去想象中那麼巨大。真正導致清軍戰敗的更多的是軍隊士氣和訓練體系上的差距,至於武器裝備本身儘管從表面上看似乎差不太多,可清軍居然出現過有的槍炮已有上百年時間未曾使用的現象,也就是說長期以來自以為天下承平的清政府根本沒給軍隊更換武器裝備,而在後勤維修保養上也實在不敢恭維,所以當清軍一上戰場拿出表面上看和人家差不多的武器一打才發現不是啞火,就是炸膛。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眾所周知,火藥在中國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在明朝到康熙的時候,當時的朝廷的確是一直在用火器,尤其是明朝的時候,火器發展很快,不過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誇張。如今很多史學家明顯誇大了明朝時期的火器。從康熙中葉開始一直到洋務運動,在這個期間朝廷停止了一切關於火器的研究。

在康熙時期,清朝與俄打仗雙方都在使用火炮,雖說清朝的火器明顯沒有人家的先進,但是從史書中我們不難得出,最起碼當時的火器還是可以和歐洲國家發明的火器對抗的,康熙前期的時候也是大力推廣火器,並且還下令讓人發明各種火器,在康熙中期的時候,康熙卻下令停止繼續研究火器。

從康熙之後的皇帝,基本都是對火器置之不理,不讓大家研究那個玩意,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個問題雍正曾經回答過,雍正說,滿洲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顧名思義就是說滿洲人一定要騎射為主,清朝這些皇帝也都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打天下靠的還是騎射,不能僅靠這些鳥槍。

如果仔細去了解那段歷史,大家就會發現,康熙一開始重用的發明火器之人全部是漢人,康熙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他後來還下令漢人絕對不允許配備火器,並且也不準製造火器。鴉片戰爭中清朝火器那麼廢,說白了就是從康熙中葉開始,火器再也沒有發展。

康熙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他當然清楚的知道火器的威力,假如說康熙當時沒有停止火器的發展,那可能晚清的歷史就要改變了,最起碼在軍事實力上不會和洋人差距太大,如今也有史學家認為,康熙停止火器的發展,他對中國來說便是千古罪人。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在19世紀中葉大清朝敗得體無完膚的鴉片戰爭裡,一樁比丟城失地更叫後人捂臉的事實,就是鴉片戰爭戰場上的奇葩現象:清軍精銳部隊的火炮,竟然比17世紀康熙收臺時,清軍當時的火炮還要爛!

說起這樁丟臉事,好些歷史愛好者們,都對落後捱揍的清王朝連錘帶踩,大罵“清王朝只重弓馬騎射輕視火炮”。但這裡卻要澄清下,歷史上的清王朝,真沒這麼缺心眼。清朝能取天下,本身就是嚐到了火炮的甜頭,以雍正帝的話說,火炮一直是“軍中最緊要之利器”。哪裡敢不重視?於是順治帝時,八旗每個旗都有火炮廠,康熙帝在養心殿設立了御製火炮廠,火炮研發熱火朝天。

而最代表清朝前期火炮水平的,正是康熙收復臺灣前後,即公元1683年前後,清軍裝備的各式火炮。

當時的清王朝,正是火炮研發登峰造極的年代,以中小火炮說,清軍裝備有四尺長的“金龍炮”,五尺長的後裝“子母炮”,木製三腳架發射的“奇炮”,全是可以在草原上輕便攜帶的兇悍野戰炮。重炮卻更狠,有重千斤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和重八千斤的“永固大將軍炮”,可以發射二十斤重的重磅炮彈。而且由於承襲了明代的“銅心鐵膽”技術,這些吸取東西方精髓的火炮,清朝炮廠完全可以用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生產出來,批量裝備部隊。

而隨著清王朝平定臺灣,當時玩命更新火炮技術的清軍,更收到來自臺灣明鄭政權的投降大禮:南明軍隊的“臺灣炮”。這類技術迥異於清王朝的南明軍火炮,學透了當時荷蘭英國的加農炮工藝,其中威力強大的千斤重炮,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戰役上,就曾暴砸荷蘭“熱蘭遮城”堡壘,差點把這“東亞第一堡壘”砸塌。清軍接收的十八門“臺灣炮”裡,也有威力更強的“七千斤重炮”。這些火炮此後被清朝收繳入武庫,成了壓箱底的裝備。

如此利器在手,對於當時清軍炮兵來說,也好似雙劍合璧。把康熙年間清軍的火炮水平,助推到世界領先位置。

但當時為大清強悍火炮自豪不已的康熙帝,絕不會想到近二百年後的奇特現象:1841年,當鴉片戰爭打得一敗塗地時,焦頭爛額的道光皇帝緊急下令鑄造火炮。誰知清朝造辦處拿出來的樣品,竟都是康熙六年時宮廷裡留存的火炮,比康熙收臺時的火炮水平都差得多。而且就這慘淡水平,當時清軍前線的火炮,竟都達不到。歐美各國的火炮都在突飛猛進時,大清的火炮,就是這麼越活越抽。

為何會“抽”?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工藝的退步。

清朝火炮的兇悍火力,雖說有學習西方火炮的因素,但根子上卻來自明代的鑄炮工藝。諸如“銅心鐵膽”等領先世界的技術,成就了高質量的大清火炮。但自清朝開國起,一輪輪“文字獄”越演越烈,吟詩造句寫錯一個字都要被辦罪,諸如《天工開物》《軍器圖說》等軍工科學典籍,自然也全數被焚燬封禁。這些珍貴資料,直到清末時才陸續重見天日。清朝的火炮鑄造技術,也就剩了工匠們手把手傳承,然後,就是一撥不如一撥。

所以,早在鴉片戰爭之前,曾經領先世界的清朝鑄炮工藝,也就越發成了笑話。比如嘉慶四年(1799)時,嘉慶帝就曾下令改造清朝武庫裡留下的明朝火炮,還更名為“神樞炮”,本想露一把臉,誰知這改造後的“神樞炮”,開火的威力,竟遠遠不如二百年前的明朝火炮,鬧得灰頭土臉。

而在鴉片戰爭開打前夜,大清朝低劣的火炮鑄造水平,也到了叫人抓狂的地步。《籌海初集》記載,1835年時,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鑄造火炮,一番賣力苦幹鑄造了四十門,誰知一試放就當場炸膛了十門。低劣工藝簡直是“碎鐵渣滓過多,膛內高低不平,更有孔眼”。炮火連天的鴉片戰爭戰場上,武器本就落後對手上百年的清軍,就是用這工藝坑爹的火炮,抗擊著武裝到牙齒的英軍。

更可笑的是,明明因為火炮低劣捱了打,捱打後的清王朝,當時還渾然不覺。到了近二十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軍的火炮依然是花樣擺爛。以至於大學士瑞麟還大聲疾呼:不如把當年繳獲的十八門南明“臺灣炮”再拉到前線去,好歹比清軍現在的火炮好用,沒準還能多打死幾個洋鬼子——都被揍成這樣了,還沒想著奮起直追,只想著抱老祖宗的大腿。

而比起這原地踏步的工藝來,另一個觸目驚心的原因,就是清王朝的腐敗。

康熙年間,清軍火炮強大的火力,來自於靠譜的鑄造。而在康熙晚期起,隨著清朝腐敗的越演越烈,最不應該偷工減料的火炮生產,竟也偷工減料嚴重。特別是養心殿建造的御製火炮,更成了偷工減料的重災區。以《清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各做成活計清檔》形容,當時清朝的“御製”火炮,只能擺個樣子,發射一下空火藥。一旦發射實彈就露餡。清軍的炮彈與火藥生產,官員都中飽私囊,質量極其低劣。

這樣越演越烈的腐敗風氣下,生產出來的火炮,就算是工藝靠譜,戰鬥力又如何能靠譜?

於是,也就有了鴉片戰爭戰場上,英國侵略者以個位數傷亡,殺得成千上萬清軍一潰千里的悲情景象。落後就要捱打,固然是個恥辱。但一個強大的國家,怎麼淪落到落後捱打,卻是更刻骨銘心的反思。清朝火炮近二百年“越活越抽”的一幕,就是生動說明。

參考資料:《清史稿》《大清會典》《清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各做成活計清檔》《中國古代火炮史》


我們愛歷史


火炮的重要性清朝的統治者當然是一清二楚,畢竟滿清之所以能夠進入中原,火炮是給他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的。

▲:武城永固大將軍炮

不過火炮最先是由西方人發明出來的,明朝時期才引進了中原地區。有的朋友也許好奇,明朝後期實行海禁,為什麼還會有西方的武器傳入中國呢?

鄭和下西洋之後,人們就開始意識到海外貿易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潤,此後雖然海禁,但依然會有人冒險出海做生意謀生。

而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在葡萄牙人的手中買到了火炮,把他引入了中原。

明朝時期,就已經發明出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火炮。到了清朝時期,火炮的發展並沒有停止,其實在清朝前期,火炮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明朝的佛朗機炮

尤其是康熙時期,打仗很多,清朝軍隊也在這時更加重視火炮的使用,並且清軍的很多次勝利都是依靠火炮才得到的。比如在尼布楚與沙俄對抗的兩次戰爭中,清軍火銃的威力並不如俄國人先進,起初一直處在下風,但是清軍一著急,拉出火炮,城中的俄國軍隊就抵擋不住了。

不過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一直以來都被我們當作是一份悲哀,因為明明打了勝仗,我們卻失去了一部分土地。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朝時期,康熙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對火炮做出了很多改進措施。

▲:威遠將軍炮

在對抗準格爾部叛亂的過程中,清軍部隊需要很遠距離的行軍,而過去的火炮很不方便快速行軍,康熙就命人進行改進發明。最終在對抗準格爾的過程中,火炮為清朝軍隊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其實在電視劇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相關的鏡頭。清朝軍隊在攻打一處城池時,先是進行炮火覆蓋,之後才讓士兵們衝上前去攻城。

雖然康熙時的火器發展很快,但真正的轉折是在雍正之後。

▲:康熙御用自火二號槍

不過清朝末期火炮技術的落後,與滿族人內心的思想很有很大關係。在努爾哈赤時期,滿人認為火炮是奇技淫巧,不值一提。

但不幸的是,努爾哈赤就是死在了明朝軍隊的火炮下。這一炮,炸醒了皇太極,他廣泛利用火炮攻打中原,最終建立清朝政權。

火炮技術在康熙時發展火炮也是因為戰爭需要,他們知道大炮的威力才開始大規模使用。

雍正在位時,清朝的大局面已經基本穩定下來,此時的雍正卻開始提倡滿族人的騎射功夫,不再那麼重視火炮的發展。

▲:雍正御用樺木鞘花交槍

而此時的歐洲戰場正戰火燃燒,他們的種種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還有外國使者進貢新式手槍給乾隆皇帝,但是乾隆很高傲,不以為意。

最終,這些自大的統治者耽誤了武器的發展革新。表面上提倡騎射,近戰格鬥的訓練,但是清朝的大環境下,這些也都是在糊弄人罷了。

因此,在道光時期,英國的戰艦帶著重炮打到了清朝的大門口,皇帝和大臣們才開始想到需要革新武器裝備,但這時候哪裡還來得及呢。

當時整個清朝已經腐蝕得不成樣子,當然是必敗無疑。並且在英國軍隊作戰過程中,他們選擇的是各個擊破,逐個打擊,簡直是羞辱。


▲:清代鳥槍

更可悲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失敗之後,清朝統治者完全沒有重視,也沒有想到要改進自己的軍隊,武器技術來抵禦外族入侵。

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又一次失敗,並且皇帝出逃,圓明園被毀,此後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開始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我們必須要打開國門,多多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並且要發展自己的先進技術,才會屹立世界之林不倒。


小小嬴政


清朝是馬背上的民族,弓馬嫻熟,驍勇善戰。但在和明朝的作戰中,八旗鐵騎沒少吃火炮的虧,據說,努爾哈赤就是因火炮而受傷,不治而死。

後來,由於袁崇煥錯殺毛文龍,激起兵變,毛文龍手下兩元大將耿精忠、尚可喜帶領火炮營投降了皇太極,成為清朝第一支活炮部隊。隨後在同南明的作戰中,這個火炮營攻城略地,立下赫赫戰功。後來收復臺灣,以及在外東北同沙俄的作戰中,更是大顯神威,一戰定乾坤。



伴隨清朝在關內統治逐漸穩固,火炮營似乎沒了用武之地。對漢人戒備心極強的康、雍、乾三位皇帝,生怕漢人掌管的火炮營會發生譁變,威脅自己的統治,開始逐步減少火炮在軍中配置。只在重要的港口,以及一些戰略要地設置炮臺,大部分火炮被塵封於庫房中。

對於一些民間人士在火炮領域的研製與提高,清朝統治者不僅不與獎勵,而且把這些人視作洪水猛獸,不是充軍,就是殺頭。從而使中國火炮技術與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而閉關鎖國的清朝統治者,非但沒有覺醒,還沉醉於天朝大國的美夢中。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已經落伍百年的清朝火炮部隊,在洋人的堅船利炮之下,更是不堪一擊。伴隨後來一個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逐步拉開近代百年屈辱的序幕。

清朝是第一個把中國推到幾乎亡國、亡種的朝代,這也是很多人不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