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海經》異獸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魯迅先生曾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有過對這本古籍的些許介紹。今天就讓我們簡單瞭解一下《山海經》中的奇珍異獸,追尋古人天馬行空想象力的腳步。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含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經》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其中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遠古神話傳說相信不少讀者早就已經耳熟能詳了。

孰湖

書中記載:

崦嵫之山,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蛇尾,嗜好舉人,名曰孰湖。意思是:崦嵫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是馬的身子而鳥的翅膀,有人的面孔而長著蛇的尾巴,很喜歡把人抱著舉起,名稱是孰湖。形似英招,但英招為馬身而人面,虎紋而鳥翼,與孰湖的區別是英招無蛇尾,神級當與陸吾平級,不吃人。


《山海經》異獸

窮奇

書中記載:

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嗥狗,是食人。意思是在邽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長著刺蝟毛,名稱是窮奇,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叫,喜好吃人。窮奇在人們的繪畫中一般多以飛虎的形象出現。

冉遺魚

書中記載:

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①,可以御兇。譯文是:英鞮山,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陵羊澤。水裡有很多冉遺魚,長著魚的身子蛇的頭和六隻腳,眼睛長長的像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覺不做惡夢,也可以闢兇邪之氣。

《山海經》異獸

鵸鵌

書中記載:

翼望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厭①,又可以御兇。意為冀望山,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普通的烏鴉,卻長著三個腦袋、六條尾巴並且喜歡像人一樣笑,名稱是鵸鵌,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惡夢,還可以闢兇邪之氣。這種異獸的名字發音為qi tu.

《山海經》異獸

神靈女媧

書中記載: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意思是有十位神,叫作女媧的腸子,(後來)變成了神,在大片的莊稼地裡,睡覺就橫臥在路上。女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古代神話中她是人類之母,在這裡筆者就有一個疑問,相傳女媧是人首蛇身,而西方神話故事也有類似的蛇女美杜莎,那麼歷史上人類時候真的見過這種奇異生物呢?不知讀者朋友有何看法。

《山海經》異獸

鳳凰

書中記載:

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譯文為:丹穴山,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普通的雞,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稱是鳳凰,頭上的花紋是“德”字的形狀,翅膀上的花紋是“義”字的形狀,背部的花紋是 “禮”字的形狀,胸部的花紋是“仁”字的形狀,腹部的花紋是“信”字的形狀。這種叫做鳳凰的鳥,吃喝很自然從容,常常是自己邊唱邊舞,一出現天下就會太平。鳳凰也是神話中常出現的神獸,古代皇帝自詡為龍,而皇后則為鳳,寓意天下太平,龍鳳呈祥。

《山海經》異獸

旋龜

書中記載:

杻陽之山。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②底。意為杻陽山。怪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憲翼水。水中有眾多暗紅色的龜,形狀像普通烏龜卻長著鳥一樣的頭和蛇一樣的尾巴,名稱是旋龜,叫聲像劈開木頭時發出的響聲,佩帶上它就能使人的耳朵不聾,還可以治癒腳底老繭。

《山海經》異獸

巴蛇

書中記載: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意思是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後三年才吐出大象的骨頭,有才能德品的人吃了巴蛇的肉,就不患心痛或肚子痛之類的病。這種巴蛇的顏色是青色、黃色、紅色、黑色混合間雜的。另一種說法認為巴蛇是黑色身子青色腦袋,在犀牛所在地的西面。前年大火的電視劇中曾出現過巴蛇這種異獸,不過小說把其杜撰成了修煉得道的小妖,而古生物學家曾發現過泰坦巨蟒的化石,這種大蛇有約15米長,重1噸多,不知道古人是不是曾見過這種生物而把它記載成了巴蛇。

《山海經》異獸

天狗

書中記載:

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意為陰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野貓卻是白腦袋,名稱是天狗,它發出的叫聲與“榴榴”的讀音相似,人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種類有:

1)諦聽:為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具有保護主人、驅邪避惡、明辨是非之神威;兼備通曉天地、廣開財路。諦聽原是一條白犬,這是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文殊之雄獅表智慧。

2)禍鬥:常指居住在南部的少數民族,所到之處皆發生火災,所以被看作不祥之兆。禍鬥原是一條黑犬,為流星碎片撞擊而生。

3)盤瓠:為畲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盤瓠原是一條五色花犬,曾幫助遠古高辛平定戎狄之亂。

《山海經》異獸

我們國家有很多傳承數千年的優秀文學作品,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無數勞動人民積累下來的藝術瑰寶,近年來西方不斷向我們輸入文化,我們在驚歎於好萊塢大片、電腦遊戲的精美特效時也不應丟掉自己的民族想象力和創造力。希望我們國家也能將這些奇思妙想搬上大熒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