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蝦蟹養殖必須要勤改底,你省成本,最後收入也會省你!

改底,改底,勤改底,重複多次持續進行改底。

蝦蟹屬於水裡底棲的甲殼動物,對池塘底層環境和底質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同時水體底層還有螺蜆蚌等和各種底棲水生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水生昆蟲等),以及大量的微生物、細菌等同時存在,更加重了底層環境的負擔。

而水草生長對底層底質的要求也比較高,同時底層底質惡化也帶來水質的惡化,更不可能去維持水體菌相、藻相、浮游動物和水草的平衡,一旦底質惡化,所謂的菌藻蟲草的平衡將是一句空話。所以說底層底質的好壞嚴重影響了蝦蟹養殖的成敗。

隨著養殖密度加大,溫度升高,長期投餵產生積聚,塘底汙染加重,底層環境不斷惡化,所以重複多次持續改底更顯得尤其重要。

到了一定的季節和時期,殘餌、糞便、動植物屍體、殘渣以及人為不適當投入品等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且也包括溫度升高和天氣變化帶來水體中生物生命週期縮短並衰老死亡並沉積水底的菌藻蟲草屍體和代謝產物汙染等,再則溫度和腐爛發酵成正比產生加快了底臭的進程和速度。


要求我們人為調控養護,勤改底。使用生物分解底改,化學分解底改,過氧化物氧化分解底改導產品的高頻率交替投入去處理汙染,降解轉換,這才能保住池底環境不惡化,和保住水草根系發達和水草正常的生命過程中的吸收利用。平衡水質。

養殖前期可能是10天半月改底一次,現階段要求7~10天就一次了,視各個塘口情況,可能部分原先工作沒做好或汙染嚴重的池塘則應3~5天進行一次,待情況好轉後堅持5~7天就要改底一次,維持著以此來分解底層殘餌、糞便、動植物屍體、腐屑、殘渣等汙染,減少底層有毒有害物質的積累,提高底層的氧化分解轉換功能,以保持水體水質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