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别样的“集体生日”!这个夜晚,宁波杭州湾新区全体“战疫人”好暖

3月5日上午11:46,从厦门回来的张师傅搭上了 D3240厦门北至宁波的高铁,此行他的目的地是宁波杭州湾新区,如无意外,明天就是他复工的日子。沿途春光暖阳撒进来,毫无疑问,这是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20:21,列车准时抵达余姚北,张师傅顺利抵达。李晨阳所在的宁波杭州湾新区驻余姚北站服务小组早就在出站口等候。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省内重要的产业大平台,节后返程人员绝大多数为企业员工,大概十分钟就会有一趟班次到站,乌压压下来一大堆人。余姚北成了宁波杭州湾新区疫情防控最前线。

别样的“集体生日”!这个夜晚,宁波杭州湾新区全体“战疫人”好暖

1月31日起,新区交通运输局牵头,会同建设局、经济发展局、公安分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庵东镇、公用事业公司,成立余姚高铁站旅客服务小组,每天15人,李晨阳和他的队友们从早上第一班车次到达前到晚上最后一班车次结束,每班工作时长长达16小时。

驻守35天、630个小时,截止3月4日运行的第34天,服务小组已为新区方向1.7万余名旅客检测体温、查验身份。

登记、移交,做好这个班次旅客的分流工作,再过四个小时他们当天的工作即将结束,可谁都没有想到前方有一份巨大惊喜。

2020年3月5日晚,宁波很冷,但这晚的余姚北站却很暖……

车站里突然唱起的生日歌

20:40,趁着列车到站的空隙时间,北站出口忽然来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周嫒儿,新区党工委委员程恒微笑着向服务小组走来,向当晚所有驻守人员一一送上鲜花。

别样的“集体生日”!这个夜晚,宁波杭州湾新区全体“战疫人”好暖

周嫒儿代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现场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并向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表达衷心的感谢。周嫒儿说,高铁站驻点是新区严防疫情“外部输入”的重要关口,对新区取得疫情阻击战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周嫒儿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作风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为新区把好关、守好门;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让组织放心、让家人安心。

紧接着服务点意外响起了生日歌。

“致敬最美战疫人,生日快乐!” 一个大大的蛋糕被推了上来,蛋糕上是帅气的逆行者背影。周嫒儿了解到,服务小组中林源、李晨阳、许家炜、胡旭东的生日都集中在这个月前后,因此特意准备了这场别样的集体生日活动,并现场视频连线他们的家属,她知道,此刻他们最想和家人分享这一刻。原本并不相识的四人因为一场疫情成为“战友”,并且一起过起了这个特殊的集体生日。

胡旭东的女儿馨馨 六岁。1月31日开始,胡旭东就身处一线抗疫,再也没回家没见过女儿。“馨馨,想爸爸吗?你要乖啊,等爸爸回去找你。”

林源给爱人范越超比了一个大大的耶,“你放心,我一切都好,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啊,等我回家。”

疫情一线,这个特殊生日的画面让人心酸又感动!

冰都化了,爸爸马上可以回家了

3月8日,也就是再过2天,就是李晨阳38岁的生日。倘若不是今晚的这场生日会,他早就把这件事忘了。

一顶简易的帐篷,几张略显寂寥的椅子,两台取暖器,这就是李晨阳和同组执勤成员的办公场地。李晨阳所在的小组为经发局驻余姚北站执勤小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死守,面对返程人员大批量集中输入的严峻形势,把牢余姚北站这一前移关口至关重要。

“新区作为省内重要的产业大平台,节后返程人员绝大多数为企业员工,在分流,劝返,移交,隔离过程中,任一环节处理不到位,就会点燃服务对象的情绪,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冲突。”一个月工作下来,李晨阳心里已经有了一本应对紧急情况的小本本。每次当他和组员们遇到重点监测人员,先是会细细地跟他们解释政策,倾听他们的需求,然后才是给出应对策略,“换位思考,同心才能同问,这样劝返人员才更能理解我们。”

从执勤的第一天开始,李晨阳就选择和家人“分开”,自己独住。而因养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养老院工作的妻子也正处于隔离状态,家中4岁幼子只能由长辈代为看护。

这半个多月,夫妻俩仅靠微信联系日常。而因为岳父母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对儿子的思念,李晨阳则只能摒住。

2月9日,宁波降温,那一晚李晨阳执完勤已11点半。他记得很清楚,正要发动汽车却发现车上结冰了。小铲子铲下冰块,冰块放到手里一会儿就化,过后的触感却是暖的。李晨阳默默想着,“儿子你看,冰块融化了春天来了,爸爸马上可以回家了。”

纸板床加泡面,他有点想念家里的小棉袄

37岁的郑炜生日在十月份,但看着同组的李晨阳过生日,虽然无法欢聚、没有举杯,但蛋糕上的烛火影映出大伙的祝福与笑脸,这样的生日的场面令人终身难忘。一股股暖意也让他回忆涌现。

别样的“集体生日”!这个夜晚,宁波杭州湾新区全体“战疫人”好暖

余姚北站人员流量大,结构复杂,新区交通运输局每天3人负责统筹协调站点全面工作,郑炜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其他执勤小组的小伙伴一样,时常会面临无法预料的风险。

郑炜记起那一天执勤,第一次遇到进站旅客测量出37.3度的体温,已达临界点。当时四周一片紧迫;劝返时有旅客不理解拒绝配合,他为此做了 8小时劝说工作。等目送这名旅客离开,只余下他的喉咙发出沙哑的声音。

因为担心给家人带来风险,郑炜这一个月把办公室当家,几张硬纸板一条薄棉被铺就了他口中的“豪华套房”,加班饿了就来一桶泡面也是常事。他已经想象不出家里的小棉袄柔软的手掌贴在脸颊是什么滋味了。

郑炜的妻子是一名医生,疫情之中也一直坚守一线。读3年级的女儿目前都是父母来带。

2月6日,他接到家里来电,需要他采买生活物资,这是他到一线执勤后第一次回家见到“小棉袄”。

“离我3米距离,我就这样看看你。”刚进家门,郑炜就向女儿发出“指令”。“嗯,好像胖了那么一点点。”他的手指照着女儿的脸划出一个轮廓,父女俩就这样隔着3米对话。但仅一分钟后,他就狠心把自己关进了小房间,自我隔离。

“超级VIP待遇。”当晚,郑炜更新了朋友圈,照片中是他的晚饭。为了避免和家人近距离接触,他让父母把饭菜放到了房间门口的地板上。

他只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这样他就能马上回家抱抱“小棉袄”。

有生日礼物吗?发女朋友那种

2月27日,许家炜29岁生日。21:20分,忙完一天执勤工作的他独自过了生日。一个肉包,一碗菜汤,“吃个夜宵,祝我生日快乐!” 他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并添加了三个加油手势,给自己也给同事们打气。

只是没想到,29岁的生日过了两次。第一次是一个人,这次是一群人。抱着鲜花,吃着蛋糕,他说,“说真的,我有点小激动。”简单一句话,许家炜说得磕磕巴巴。

别样的“集体生日”!这个夜晚,宁波杭州湾新区全体“战疫人”好暖

许家炜是新区公安分局的一名辅警。2月4日,接到局里通知后,身为党员的他第一时间报了名,请战参与余姚北站服务小组一线防控。但转头,身为家中独子的他给父母的电话中却隐去了“主动”两字,“我是党员,这种时候应该到一线去,但是父母可能会担心。”

“你在室外执勤,穿厚一点,把口罩戴好。”

“戴好了,你们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外出,一定做好防护。”

时常在入夜,许家炜都会给父母去个电话,叮嘱几句。“以前,都是他们担心我多一些。这次,我更担心他们,毕竟他们都上了年纪。”

作为一名服务小组的一员,许家炜面对危险不少。维护车站秩序和治安,承担核实返区人员信息等工作。一手抓车站治安,一手抓疫情防控,这个春节他和其他同事们一起,筑成了一道阻击疫情扩散的“钢铁”防线。

烛火摇曳,提起生日愿望,现场有人大喊了一声:“疫情早点结束吧!”

没错,这是每个人的心愿。

许家炜笑着,“我是单身还想加一个愿望。有生日礼物吗?发女朋友那种!”

这真是一场最特别的生日,温暖与勇气同行!

我们也与你们一起许下生日愿望,待疫情结束,请你们平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