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蔘,康熙的處理方式絕妙無比,讓朝鮮懼怕200年

前言:鴨綠江三道溝在清朝時期就處在我國邊境地區,此地以盛產野人參聞名。人參作為營養品中的絕佳之物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綠江三道溝自然就成為皇家的御用人參園了,會有專門的清兵在此地守衛。不過由於人參太過名貴,此地又處在邊境地區,因此與之相鄰的朝鮮國人很多都不惜鋌而走險,越境前來偷盜人參。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參,康熙的處理方式絕妙無比,讓朝鮮懼怕200年

由於這些偷渡人員都是多人協同作案,做的也都是見不得光彩之事,因此當他們不小心被百姓撞到後往往都會採取滅口的方式,百姓們怨聲載道,除此之外還會經常與當地守兵發生衝突。自順治帝時期,清朝就已經與朝鮮方溝通過多次,但是始終沒辦法有效控制。

康熙24年,有一個數十人的盜參團夥被清朝駐軍發現,雙方進行了衝突,結果清軍大獲全勝,這個團伙有一人當場死亡,數人受傷,其餘人等逃竄。這種事件歷年來都時有發生,算不得什麼大事。然而康熙皇帝得知後卻覺得要利用此事做些文章,永絕朝鮮越境偷參之事,讓他們知道清朝的威嚴不容挑釁。於是乎,他就派遣“查使”前往朝鮮調查此事,當然,除此之外康熙皇帝還先後給朝鮮下達了四道旨意,這旨意中的內容正是其中的精妙之處。

:“察議”朝鮮國王,追究國王平日疏忽之罪。

當朝鮮受到這道旨意之後,其實心中不算懼怕。因為朝鮮國王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國王,宗主國也要給他面子的,之前清朝也下發過察議聖旨,等到清朝使者過來之後,朝鮮國王不出面,而是派遣大臣們說幾句軟話,清朝使臣就會上報朝廷請求“免議”。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參,康熙的處理方式絕妙無比,讓朝鮮懼怕200年

等到“免議”指令下達,朝鮮國王再出面接待使臣,雙方樂呵呵的交談,這樣即給了朝鮮國王面子,又不失清朝威嚴,兩全其美之事。因此在朝鮮人眼中,這次的察議也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然而當清朝“查使”到來後,任憑朝鮮大臣如何討好,甚至送禮等,這些“查使”始終不肯請求清朝“免議”,這就引起了朝鮮的不安,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看到朝鮮方的緊張氣氛後,康熙又給他們加了一劑猛藥。

:要求國王行“郊迎之禮”。

筆者先給大家講一下“郊迎之禮”。郊迎禮是明清時期藩屬國在迎接宗主國,王侯級別的使臣才是用的一種禮儀,是一種非常高級別的禮儀形式。清朝的使臣抵達漢城城西的迎恩門時,朝鮮國王率領大臣以及王室宗親穿全套朝服鞠躬迎接。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參,康熙的處理方式絕妙無比,讓朝鮮懼怕200年

然而這次清朝派來的使臣只是普通的官員,級別根本達不到,清朝卻要朝鮮國王行此級別的禮儀,著實是一種刁難。於是朝鮮就採用了“拖字訣”,謊稱朝鮮國王肅宗李焞身體不適,無法出城迎接,可清朝方面堅決不同意。

為了討好清朝使臣,朝鮮不停地給使臣送禮,並且積極辦事,趕快命人搜捕之前越境偷盜人參之人,同時發佈告示對捕告者予以重賞:公私賤、官奴婢免賤並免兵役,良人升為堂上,出身升堂上後授以實職。

在此高壓之下,不管是有沒有參與過盜參之事的人,只要有過越境舉動,一律抓捕,最終有數百人被捕入獄,押送至漢城的重點犯人就有近百人。不僅如此,沿江一帶的官員中也有數十人被押送漢城等候發落,期間大量士兵軍官畏懼自殺。一時間,沿江一帶的朝鮮百姓人心惶惶。

在朝鮮大臣眼中,他們不在意這些犯人的生死,只有國王的臉面才是最重要的。最終在朝鮮的“努力下”,朝鮮國王才沒有參與這次郊迎禮。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參,康熙的處理方式絕妙無比,讓朝鮮懼怕200年

:要求朝鮮國王主持審問,並寫“檢討書”。

郊迎禮躲過去了吧?沒事,康熙皇帝隨後下達旨意:要求朝鮮國王主持審問,並寫謝罪書。

對於主審這個要求,朝鮮方面自然也是極力推脫的,但是不管朝鮮如何說好話,清朝方面就是不同意,沒辦法朝鮮國王只能照做。不過這個朝鮮國王也是很會明智的人,為了讓清朝滿意,他極力主張嚴懲犯人,最終處罰結果為:

施放鳥槍的6名主犯處斬、妻子為奴;其他越境者19名因同參越境亦處死;地方官分別處以革職流二千里、降等二級或五級。

審問過後,自然就到了寫檢討的環節了。這就引起了朝鮮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這明顯的就是折辱我們了!於是朝鮮右議政(相當於右丞相)鄭載嵩帶領兩位朝中大臣聯合出使清朝,向清朝上書求情,希望他們代替國王寫謝罪書。

鄭載嵩等三人的反對確實起到一定的效果,康熙退了一步,也不讓朝鮮國王寫檢討了,直接口頭上謝罪就行了,然後再交兩萬兩“罰款”就行了。眼看清朝讓步,朝鮮自然感恩戴德,就彷彿生怕清朝反悔似的,朝鮮肅宗很快就懺悔道:“非敢有一毫漫忽之心,而事至於此,莫非禁令不嚴之致,今奉皇敕惶悚罔措。”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參,康熙的處理方式絕妙無比,讓朝鮮懼怕200年

於是乎,“寫檢討”這個環節就算過了,朝鮮大臣們也鬆了一口氣。

然而你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緊接著,康熙的第四道旨意下來了。

我說你“主弱臣強”你就得認了!

就在朝鮮大臣們慶幸國王沒有丟太大臉的時候,清朝又傳來一道聖旨。聖旨上羅列了朝鮮大臣近些年來的種種罪狀,聲稱這些朝鮮大臣揹著國王做了某些事,鄭載嵩等三人竟然還敢聲稱代替肅宗李焞寫“謝罪書”,君主的事你們能替代嗎?然後康熙在聖旨上總結道:

卑職不告其君,而輕弄筆端橫開禍始,皆由其國主弱臣強。

康熙的意思很明顯,你們國家問題很嚴重啊,主弱臣強。既然作為你們的宗主國,我們就有一位幫助你們。於是康熙不等朝鮮反應,就將鄭載嵩等三名使臣抓捕押送到朝鮮,然後留下一句話,犯人我給你們抓來了,你們“看著辦”吧。最終,朝鮮國王肅宗將此三人革職處理。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參,康熙的處理方式絕妙無比,讓朝鮮懼怕200年

這件事簡直就要把朝鮮國王肅宗氣吐血了,聲稱這是自丙子亂以來從未有過的恥辱。

自此之後,朝鮮也是徹底懼怕了,頒佈了多項法令來防止邊民越境。自此之後的200多年,再無邊境衝突之事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