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乔致庸和胡雪岩都是同时代的大商人,为什么两人的命运确大不相同?

菩提树下坐一僧


说起慈禧,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她是一位生活极其奢侈的败家娘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清打算组建北洋水师,她对此兴致不高,勉强同意后,李鸿章再跟她开口讲水师运营费用时,就开始打马虎眼了,说要筹备自己的六十大寿,等过了生辰后再说!

她更是一位杀伐独断的老佛爷,其实她能安安稳稳在晚清时期,独掌朝局几十年,还得感谢两位商业领袖,不是这两位商人的帮助,这位慈禧老佛爷的命运或许将改写,可是慈禧对待曾经帮助过她的两位商人,其做法却天壤之别,最后的结果是一位恩宠不断,而另外一位却落得差点掉脑袋,他们是谁?他们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乔致庸,原来是向念书考取功名,奈何考场不得意。于是这位乔先生开始琢磨做生意,经过一番商场的摸爬滚打,乔先生开始从商界斩落头角,也从乔先生蜕变为乔老板。按理说说他在山西,而慈禧太后原来一直生活在皇宫中,他俩应该没什么交集才对。可是正是因为清朝廷的自大,闭关锁关,被西方列强视为一块大蛋糕,不久八国联军攻入到了紫禁城,慈禧不得已携一众皇亲国戚外逃。
虽然是逃命的,但是皇室的威仪不能丢,该享受的还得享受,可是兵荒马乱的,他们的花销从哪来?只能要求所到之地的富贵之家“自愿”贡献,虽然有孝敬,但是还是杯水车薪,怎么办?那就跟你们借,后面肯定会还的,你自己都逃命了,拿什么还?这是这种大众心理,朝廷跟银号借款,得到的答复都是要等等才有之类的托词。

活该乔致庸发达,他手下的一个业务员居然私自答应借给清朝廷银子,而且是十万两!好大的手笔啊,乔致庸听到后,不仅没有怪这个业务员,而且还大大给予其奖励,为什么?这不是亏本的买卖吗?乔致庸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仅答应借钱给朝廷,后来还追加了三十万两,前后一共是四十万两!慈禧对此自然是记住了乔致庸,问要什么赏赐?乔致庸只要了她四个字:福种琅嬛!

慈禧自然答应,而且还让山西巡抚亲自给送来,这样一来看似十万两才换回的一个字,现在太值了,因为有朝廷的支持,这四个字就是活广告,而后慈禧为感谢乔致庸的慷慨,还把庚子赔款及中央纳税的税银都放在了乔致庸的票号,这一下就树立了乔家大院的民族品牌,可谓恩宠不断。

而另外一位商业巨子,同样得到过慈禧的恩宠与青睐,可是却那么好运了,此人便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既是官也是商,不是说官与商不得有勾连吗?胡雪岩怎么会有这两个身份呢?其实胡雪岩先是商人,至于红顶商人只是后来的朝廷封赏的功劳,给予的二品顶戴,这也是他胡雪岩独一份的荣耀。

他有着乔致庸手下业务员的类似经历,说是当时在浙江杭州钱庄做生意时,碰到了来杭州清缴太平军的左宗棠,打仗得购买武器,胡雪岩也是慷慨出钱,不过他还是以商人的模式去做的,就是赚钱为最终目的。胡雪岩不是眼光短浅的商人,他帮助左宗棠平定新疆,组建福建船政局,也为他活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慈禧对此也是给予肯定,后授胡雪岩二品官衔,赏赐黄马褂。

彼时的胡雪岩真是人生到达了高潮,只是这个高潮持续的时间不是太久,至少没有乔致庸久,后随着外国的贸易影响,原本囤积的生丝变“生死”了,大量的资金押在上面,生丝价格一路大跳水,小的商号扛不住了,引起蝴蝶效应,胡雪岩的商号出现了挤兑潮。

不得已胡雪岩只能变卖大部分家产,希望尽快变现,维护住曾经的商业信誉 ,可是其结果却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于是朝廷出面了,毕竟银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随后朝廷先拿掉了他红顶的官员身份,还让胡雪岩的“搭档”左宗棠前去办理查抄事务,过了一年左宗棠去世,朝廷的那些倒左派趁机开始倒胡,慈禧对昔日的胡雪岩也不客气,直接让钦差前去宣读处死的圣旨,只是圣旨到时,胡雪岩已经在心力憔悴中与世长辞,曾经的红人沦落到险些被杀的地步,令人唏嘘。


后天你好5239


其实掌握命运,都来自于自己对人生的把握。乔致庸与胡雪岩二人,都是中国商人的杰出代表,乔致庸是晋商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他建的;胡雪岩是徽商的代表,被后人称为“商圣”。其实胡雪岩是称不上“商圣”之名的,他最后抑郁而终,资产被抄,虽然红极一时,但算得上什么商圣呢。真正的商圣,是陶朱公那样的,视金钱如粪土,三聚三散。

胡雪岩被称为“红顶商人”,是因为他是晚清时期中国最大的官商。他是晚清的一位金融家,企业家,政治家,他最大的成就,是用私财为左宗棠平定新疆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受到了皇家的赏赐,也因此为自己的破产埋下了种子。胡雪岩是儒商的代表,信奉“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并手书“戒欺”二字。他的失败之处在于,他没有分析好国际形势,此时晚清受外国人欺凌,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这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意,更加上他试图垄断丝业贸易,与外国商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最终被外国人与满清政府联合剿杀。诺大产业破产倒闭,他本人也郁郁而终。

相对胡雪岩,乔致庸就做得非常好,他信奉“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挣了钱后做的是慈善事业,所以朝廷赏他的是“举悌弟加五级”,乔致庸商业上的成功根基于民间需求,虽也与官府打交道,但他游刃有余,在八国联军进中国这么混乱的时期,都能使商业经营正常,可说是商业奇才。乔致庸聚了六位老婆,活到八十九岁才病死。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