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乔致庸和胡雪岩谁更有钱?

一生三三生万物67893


乔致庸与胡雪岩相比,其实还是胡雪岩更有钱,乔致庸的资产大约在上千万两左右,具体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千万两的数量级,而胡雪岩最富裕的时候,资产有上亿两白银,堪称当时中国的首富,那么胡雪岩之后,19世纪的中国首富是谁呢?有人说是李鸿章,李鸿章家族拥有良田250多万亩,资产在4千万两白银左右。

(李鸿章与美国总统格兰特)

胡雪岩为什么比乔致庸更有钱呢?因为胡雪岩是“红顶商人”,得到了闽浙总督左宗棠的支持,胡雪岩的钱庄与清朝官员联系密切,清廷很多官员的资产存在胡雪岩的钱庄。

胡雪岩是怎么卷入清朝官场的呢?其实这与天平天国战争有关。1861年,太平军包围杭州城,杭州城内的清军,弹尽援绝,粮饷接应发生困难,胡雪岩从上海运来粮食和白银接济清军,1862年,清军重新占领了杭州城,胡雪岩遂协助左宗棠处理杭州的善后事宜,逐渐与左宗棠结成了密切的关系,清军在浙江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大大小小的官员也劫掠了不少太平军的钱财,这些钱财全部存入了胡雪岩的钱庄,此时的胡雪岩已经有2千万两白银的财产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清政府没有多余的财政收入用作军费,于是不得不向外国银行借款,但是外国人不相信清政府,只相信胡雪岩,于是胡雪岩以个人在生意场上的信誉作担保向外国银行团先后借得1870万两白银,正是有了这1870万两白银作为后勤保障,左宗棠才顺利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

(左宗棠)

胡雪岩经营的生意实际上成为了左宗棠在财政上的“钱袋子”。

因胡雪岩筹款有方,清廷给予了隆重的褒奖,赏黄马褂,赐二品顶戴,封胡雪岩的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

但是,胡雪岩成也官场,败也官场,曾国藩去世之后,清朝最具实力的地方大员,一个就是李鸿章,另外一个就是左宗棠,李鸿章与左宗棠都想问鼎清廷的中枢权力,两派势力,水火不容,李鸿章得出结论,排挤左宗棠,必先让胡雪岩破产。

1882年,胡雪岩收购了江浙二省几乎所有的生丝,投资五千万两银,准备囤积居奇,让外国人一斤一两生丝也买不到,他们就必定会高价收购胡雪岩投资的生丝,这样就可以赚外国人的钱了,哪知道第二年,欧美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生丝滞销,于是胡雪岩不得不低价出售先前高价收来的生丝,损失八千万两白银,无奈之下,胡雪岩只好动用钱庄的五千万两白银来周转,但李鸿章却命令清廷官员邵友濂故意拖欠胡雪岩的欠款。因为胡雪岩在生意场上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再加上他动用了钱庄的存款,杭州城内疯传胡雪岩投资生丝亏本并挪用钱庄的存款,于是发生挤兑风潮,挤兑风潮随即传播至各地的钱庄,还引起了19世纪中国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胡雪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彻底破产,负债累累,还被慈禧太后给革职抄家了。

左宗棠于1885年9月5日去世,胡雪岩在破落之后彻底失去了靠山,在同一年的12月份,胡雪岩也去世了。

胡雪岩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他经营的钱庄发生挤兑风潮就引起了一场金融危机,想想看,胡雪岩的资产有多雄厚。


腾飞说史


乔致庸和胡雪岩,两人都是清末年间著名的富商。乔致庸是山西晋商的代表,胡雪岩是安徽徽商的代表。

  •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 徽商人则多为外出跑货,主要经营的有盐、米、丝、茶、纸、墨、木材等,其中典当商最为著名。

而乔致庸和胡雪岩,一个是晋商的代表,一个是徽商的代表,那么两者之中谁更富有呢?

乔致庸任掌柜期间,事业突飞猛进,家资千万,商业遍布全国,其财势已跻身于全省富户前列,他在进入商业圈之前,是一个安心读书的读书人。从小熟读儒家经典,走的是科举取仕的道路,所以乔致庸的经商之道,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或者说,乔致庸在经商之时,将儒家哲理融入了商业中。

胡雪岩从钱庄的学徒做起,白手起家;他从起家的时候就和政府权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着眼点是政府采购,而非民间需求,虽然是一个商人,但他最后由商入官,手中资源不少。

要是光比两人的财产的话,我觉得胡雪岩比乔致庸财富多,胡雪岩主要做的是军火和粮食生意,为当时的清政府采购粮饷。跟官家做生意要比跟老百姓做生意的利润大。

这是本人的一些看法,如果觉得有不恰当之处,还请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