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统万城,黄昏里一声长长的叹息


统万城,黄昏里一声长长的叹息


统万城,在陕西省靖边县和横山县的交界处,隶属靖边县域,在其城北58公里的红墩界镇。它是中国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距今有近1600年的历史。

公元四世纪初,匈奴的铁弗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经过近百年的征战与经营,占据了鄂尔多斯的部分地区。公元407年,铁弗部出现了一个有名人物赫连勃勃,他就是“大夏”国的奠基人,也是统万城的缔造者。这位马背上造就的英雄,于公元416年挥师南下,一举拿下长安城,并于418年在长安称帝,号之“大夏”。可是,这个习惯了马背生活的男人,习惯了羊肉、马奶子腥膻味的男人,总是想着弯弓搭箭的北方,总是想着纵马驰骋的草原。于是,他留下太子镇守西安,自己回到当时尚是草原上的统万城去了。

据《魏书》和《晋书》记载,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阿利这个人情怀暴戾,残忍刻薄,对筑城工程的验收相当严格。当时筑城时,所用的土都是先蒸熟以杀死草仔、虫卵,再用米汤石灰搅拌,一层一层夯实建起。所以,这些城垛历经千年而寸草不长。筑城的土,还要撒上水,在阳光之下曝晒,半干之时才进行夯筑,这样土质不会松软或成为粉状,加上石灰的作用,在夯打过程黏结在一起成为块状。每砌一层,验收人员都要用锥子扎墙,如果稍微刺入半分,砌墙的人就要被拉出去砍头。整个统万城的营建工作历时六年之久才得以完成。

统万城,黄昏里一声长长的叹息


统万城建成后,曾由秘书监胡义周执笔作赞文一篇,赞文中说建好的统万城是“高隅隐约,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则“华林灵沼,崇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此时的统万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当时的奢华和先进,当然,它的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则更为重要。

在后来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统万城达到了空前繁荣。史载,城池建好之后,自称为帝而雄踞天下的赫连勃勃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

统万城之名由此而来。

“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凋雕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晋书》中的这篇《统万城铭》,虽然有拍马奉迎的成分,但统万城在当时的巨大建制和宏伟结构,还是从中可见一瞥的。难怪太武帝拓跋焘攻克大夏统万城后,面对这穷极文采、雕梁画栋的浩大工程发出“蕞尔小国,穷侈如此,怎能不亡”的慨叹。

也就十几年的光景,统万城就被他人所统领。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魏军攻克统万城,公元431年魏灭大夏。公元433年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

三十多年后,《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过此,写下了“雉堞虽久,崇墉若新”文字,说明该城还依然兴盛,城址保存还相当完整。

统万城,黄昏里一声长长的叹息


北魏灭掉了大夏国后,大量的农耕居民族迁移来此,加上自然条件的巨变,于是,草地变成了农田,灌丛、乔木被用来取暖和建筑房屋,缺少了植被覆盖的草原,裸露的土被风吹走,埋在黄土地下的流沙便登场了。至唐,这里就开始有了沙漠。

经历了五百多年的繁华之后,它的命运在宋代突变。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其后,宋与西夏互为攻占,呈拉锯状。公元994年(淳化五年),宋军攻占夏州,太宗感觉到这里已经是西夏人盘踞的一个据点,为了防止党项人“据城自雄”而永绝后患,于是下诏迁民毁城。就这样,统万城内的二十余万人被迁往今横山、米脂、绥德一带,此城沦为废墟。

可以想象,当时被迫搬家的人是多么的痛苦。那些商人、店主、手工业者、城市的居民,都是拖儿带女,呼天抢地,一步一回首地遥望着故乡。有谁愿意离开自己久住的家,有谁愿意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安居。可是,有皇帝的命令在,谁而忤逆。据说,火烧此城时,烈焰冲天,火光万丈,绵延数月乃绝。

你去当地问统万城,多数人并不知道。而如果你问“白城子”,却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以白石灰为主要夯土材料所建起的都城,远远观去就剩下几堵白色的墙。在黄昏的余晖里,残破的墙体泛出刺目的白色。因其高大雄伟的耸立,总能让人想起那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和雄伟的宫殿楼观,总能使人的脑海中就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一统天下,君林万邦”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当你站在统万城的某一高高的残垣废墟上,遥望整个毛乌素沙漠时,极目所得,尽是沙丘、红柳,是被落日染涂成的金黄和橙红。朝北,一片沙海淹没下的毛乌素沙漠,却似由沙丘与灌丛组成的黄绿相间的地毯,一直铺展到远方暮霭沉沉的地平线上。沙漠中的落日,在沙丘和灌丛的衬托下,十分巨大,艳红如血。向南,无定河边黄沙逼水,白杨成带,炊烟袅袅。

统万城,黄昏里一声长长的叹息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寻常的历史并不寻常。

遥想是一个曾经的叱咤风云的马背民族,此刻已隐遁于历史的深处。这中间隐含着多少况味,令人唏嘘。

统万城,就是匈奴民族留在塞北大地上的一声绝唱。

这个不安分的民族,这个好战的民族,以后在亚欧大草原上的几百年飘荡,也许才是世界史上更悲壮的诗篇。

这冷寂的废墟,将所有的繁华都抛撒在这弥漫于天地间的风与沙里。

这孤独的城池,只留下一个王朝的背影,还有一声沉重的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