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伟大的安格斯



说到黄河,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世界还处于蒙昧时期,黄河就已经浩浩荡荡地“奔流到海不复还”。天地悠悠,岁月无痕,黄河仍然潇潇洒洒,于是,这里便开始出现条条道路,座座村庄。


(九曲黄河)


黄河,一条温柔的河


作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是我国北方唯一一条横贯东西的大河,华北的“生命之泉”,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


早在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60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开始出现农事活动,4000年前,已经形成了血缘氏族部落,以炎帝、黄帝两大部落为例。后来,黄帝战胜了炎帝,并逐步融合其他部族,“华夏民族”形成。


(黄河的源头,温柔的清流)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青铜器在这里出土,“七大古都”在这里建城,“四大发明”在这里产生,唐诗宋词也在这里熠熠生辉……


黄河,一条凶猛的河


再温柔的母亲,也有发脾气的一天。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上是地上悬河,黄河泛滥成为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心病。


(大禹治水)


从先秦古籍《禹贡》中的“大禹治水”起,人们开始和黄河斗智斗勇。时至今日,4000多年里,所记载的黄河决堤高达1593次,平均每三年一次。


每一次的决堤,黄河都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打击,瘟疫、蝗灾接踵而来,因此,“黄河决堤”也成为了农民揭竿起义的真正号角。公元611年推翻隋朝的瓦岗寨起义,和公元1351年终结元朝的红巾军起义等,黄河决堤都是直接的导火索,而这些起义也都改写了朝代的走向。


(治理黄河为治国之重)


所以,治理黄河是历代统治者的必修课之一,纵观历史,黄河的存在感非常高,所谓“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一条多泥沙的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和星宿海,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以及山东9省,最后流入渤海。


(壶口瀑布)


为什么黄河会有这么多泥沙?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了地球上生态系统最为脆弱,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因此,每年十几亿吨的黄土被雨水裹挟着流入黄河。


自1919年黄河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实测的最高含沙量为911公斤/立方米,最大的年输沙量达到了39.1亿吨。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填满深度不到20米的渤海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黄土高原)


黄河泥沙为什么没有填满渤海?


1. 黄河泥沙减少

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含沙量高,水呈黄色,所谓“一碗水,半碗沙”。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为治理和气候变化,黄河水已经在逐渐变清。所以,准确来说,每年“16亿吨含沙量”已是过去式。


现在的黄河,在非汛期,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而且,从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对拦沙也有显著成果。2000以来,黄河的含沙量锐减,相较1950-1999年的年均值减少了11.39亿吨。


(黄河含沙量持续降低)


2. 黄河曾多次改道

事实上,黄河的河口位置十分不稳定,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曾经过无数次的改道,北到海河,南至江淮。流入渤海也是在1855年黄河改道经由山东导致的,距今也不过160余年,而且,今天的黄河入海口(东营)时间更短,是1976年,人为治理才形成的。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示意图)


3. 渤海海底在下沉

除此之外,渤海的自身原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渤海地处中国大陆的东部北段,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但渤海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它的形成,在地质史上经历了从陆地——湖泊——大海的“沉降式”沧桑演变。尽管现在下沉的速度在变慢,但也算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丝丝喘息的机会。


(春秋战国时,渤海湾地图)


不过,查看先秦地图的话,可以很明显看到,渤海的确在变小。因黄河泥沙在入海口的沉淀,东营也在不断向海扩张。至于有朝一日泥沙能不能填满渤海,这大概只有让时间来证明。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全历史


黄河是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携带16亿吨黄沙入海,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把大海填平呢?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然而这个疑问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因为这个问题中的结论并不实际,因为黄河曾经填平了大面积的海域,可以说它一直都在填平大海,不然就不会有我们的华北大平原。

数百万年前我们的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还是不存在的,大致从洛阳以北的孟津开始,向东还都是大面积的海洋,但是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地填充着这片广阔的海域,海岸线不断的向东延伸,而且也正是由于黄河含沙量太大,所以它的河道也经常被淤积,因此历史上黄河不断的改道。




在有记载的2000多年历史中,黄河就经历了26次大改道,还有1000多次决口,它曾经北城海河入海,南夺淮河入海,可以说曾经纵横整个大华北大平原,这也说明历史上黄河的河道不断地翻滚,不断的填充着大片海域,哪里地势低洼,它就奔向哪里,那里距海较近,它就从哪里入海,因此涵盖整个华北平原的海域,不断地被黄河的泥沙填充,渐渐成了坦荡如砥的大平原(也有海河淮河等的泥沙冲击作用),华北平原的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十大平原,比渤海的面积(7.72万平方公里)大多了。


生活在距离渤海西海岸和黄海海岸一二百公里以内的朋友们一定都听老一辈人说过,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以前曾经是大海边,比如沧州的铁狮子镇海吼,公元953年建成,当时距离渤海边并不远,然而现在距离海边已经100多里地了。历史上黄河也曾从黄海入海,给黄海的海岸线东扩也做过很大贡献,比如如今的盐城,连云港一带,也都有部分土地是黄河泥沙贡献的。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黄河竟然每年携带那么多泥沙,那么为什么还没有填平渤海呢?实际上渤海的面积也一直在缩小之中,在近2000年的历史上,渤海的面积至少已经缩小了1/3,这其中当然还有辽河和海河等的泥沙填充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黄河泥沙的填充作用最大。

有地质学家认为渤海一代的地壳有一定的沉降作用,所以人们认为黄河之所以没有填平渤海和这个原因有关,实际上这个原因并非定论,相反渤海的面积也一直在辽河海河与黄河的冲击作用下不断的变小,比如山东省东营市,面积达8200多平方公里,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面积形成的时间都不足300年。



曾有水利学家估计,如果黄河海河辽河仍然像以前那样携带大量泥沙入海的话,那么不足200年,渤海就很可能被填平,因为渤海虽然有7.7万多平方公里,但是渤海的水深非常浅,只有16-18米深,而且以每10年一米的速度变浅中,因此无需200年,渤海就有可能被填平。

不过在现阶段,或者说近20年来黄河每年入海的水量都由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变得很少,10年前时有几年还经常断流,而且由于近年来上游的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做得比较好,黄河含沙量也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现在每年携带的泥沙入海量已经没有16亿吨,而辽河海河等河流也由于工农业用水等导致入海的水量大减,因此这些河流对渤海的泥沙冲击作用有所减弱,因此渤海被填平的速度也将因人为因素减慢不少,但是由于渤海已经足够浅,而且沿海有20多条河流汇入其中,每条河里的含沙量都不算小,所以渤海海域面积今后还将处于不断减少中,只是被填平的时间会被延长而已。


人类的方向


黄河不是没有可能将渤海填平!实际上渤海的海域面积每年都在缩小。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不断的向前推进。


黄河是全世界范围内含沙量最高的河流。这不仅仅使得黄河的水浑浊不开,更使得整个黄河中下游以及入海口不断被沉积下来的泥沙填平!

其实黄河之所以目前还没有这样整个渤海填满,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渤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小,而黄河每年的泥沙沉积量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威力巨大。


其实喜欢看中国地图的都知道。黄河三角洲本身就已经是突出到渤海之中的一块土地。也就是说整个黄河三角洲都是黄河所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的结果。而如果继续往更早的时间点追溯,我们会发现整个华北平原其实都与黄河有关!其实华北平原的形成有一部分黄河的功劳!

而且黄河尽管含沙量高达16亿吨。但是渤海海湾也拥有着自身的自净能力。利用地球自转和太阳月亮之间的关系,通过潮汐运动,渤海也在不断的将海底的泥沙搬运带走!



黄河之所以没有将整个渤海填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黄河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改道,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黄河的入海口都是在整个黄淮海平原之间的任意位置!这也是为何黄河的故道多达十几条!这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江大河中都是独一份。


所以我们相信只要给黄河足够的时间,将渤海填平并不困难。毕竟整个渤海海域并不算太大,同时海水的深度并不算深。渤海的平均水深只有18米。


珞珈山的猫


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我国青海省中部偏南的三江源地区,自西向东蜿蜒约5464公里、呈一个巨大的“几”字形流入渤海。千百万年以来,黄河以母亲的情怀默默的滋养着流域内各族儿女。

虽然黄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可达40公斤,但是这并不代表黄河自形成之初就有如此大的含沙量,因此题中所说的黄河入海万年没错,可在历史上它并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本来是自然存在的一种地理现象,任何河流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然而,自秦汉开始,由于大量的毁林开荒、建造房屋宫殿等,大批的树木遭到砍伐,地表植被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不断减弱,加剧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以及黄河含沙量大的特殊景象。

我们都知道,黄土高原大约形成于第四纪,它是强大的冬季风从大西北乃至中亚地区裹挟的沙尘受到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经过了一百多万年逐渐沉积而来,在黄土高原形成之初也曾是植被茂盛、森林密布,水土流失不是很严重。

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通过打坝淤地、修建水库等措施已取得了明显成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量有所降低,远远低于16亿吨每年。即便如此,黄河每年的泥沙只有约1/4在河口三角洲沉积,绝大部分泥沙随着下游地势平缓水流降低而在河床淤积,使得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而黄河径流量的减少则加剧了河道的淤积。

另外也可以通过渤海的库容、地质结构以及与外海水体交换等来分析一下黄河泥沙对渤海的影响。

渤海是我国最靠北的内海,总面积约7.728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8米,按此计算渤海的总库容可达1391112000000立方米,即便是16亿吨的泥沙全部汇入也要869.445年,如果是4亿吨的话也要3477.78年,但这是不可能的。

从渤海的自身环境来看,渤海是属于地壳下沉的盆地,其下沉速度远远大于泥沙的沉积速度,不仅如此渤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且海底地势呈现出由西向东倾斜状,通过海水水体的交换也可使得大量泥沙被带出渤海,因此渤海是不可能被黄河泥沙填满的。


地理那些事


渤海百年之内会被泥沙堆满,亿亩良田可期,对于耕地面积少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如果规划几个大型湖泊的话,需要的时间更少,如果人工引导干预的话(比如往渤海底部有序排列混凝土空心方块,)需要的时间将大大缩短,总之可见渤海湾成为亿亩良田。到时限制发展城镇,作为国家战略粮食生产基地,可以大大缓解我国粮食依赖进口的局面。

有个人工干预引导图,给各位参考一下,以作抛砖引玉。



大力水手2539


这个问题有太多误解了,我来说说。

华北平原不是平白无故来的

今天看到的华北一个广阔的大平原,但距今70万前在太行山、鲁西山地、燕山、伏牛山等之间还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古湖盆,这是华北平原的古地貌,注意的是这时黄河还没有形成。湖盆只是接受周边山地碎屑材料,由河流送入湖盆。随着送入的材料越来越多,湖盆逐渐被分割为不相连的的小湖盆,湖盆萎缩。距今15万前华北被分割成多个小湖,黄河形成了,携带的泥沙开始填充湖盆的洼地,同时有河道流入渤海。距今一万年黄河泥沙开始推进到渤海海域形成陆地。由此可见,在黄河泥沙大规模入海之前,首先要完成建造华北平原的小目标。根据估计,到1970年时,黄河从三门峡输出的泥沙大概估计7万亿吨泥沙,其中71.5%用于建造华北大平原,1.5%淤积在河道中,26%流入海洋。泥沙大部分用于填充华北大平原了,以至于现在会有人疑问,黄河下游为什么没有大型湖泊。下图中数字3代表冲积平原。

黄河在渤海海域冲积出了多个黄河三角洲

上述说到黄河有26%的泥沙流入海洋了,在大概15万年的行河历史中除了中间有几百年的从苏北入黄海外,其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从渤海入海。这些泥沙入海之后,形成多个三角洲,包括了天津、河北沧州、山东利津、江苏的连云港一带都曾经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并形成了10-12个三角洲。下图的彩色区域为黄河三角洲及泥沙淤积带。现代黄河三角洲还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渤海延伸,也就是说,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以现代角度看,黄河一直很努力去填海,它就像中国神话故事里的精卫一样锲而不舍,只要给它的时间,填渤海的任务就可达成了。

16亿吨的数字要更新了

一直都有人说黄河运沙16亿吨,但要注意的是这是多年平均的值(1950年-2015年),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河道中,4亿吨淤积在入海口,其他的入海悬浮。而扩大更大的时间角度看,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被称为“黄河”也就追溯到唐代,而之前都是以“河”相称,也就是说,唐朝之前黄河并不是如唐之后来呈现出来含沙量特别高。这其中的原因是,作为产沙区黄土高原在历史也并不如现在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并没有一直保持16亿吨高输沙量。事实上随着黄河中游产沙区的保护措施工作进展,近年来黄河已出现变清的情况了。下图为2016,2017年黄河各水文站监测泥沙量与多年平均值的比较,黄河泥沙已大幅缩小。随着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黄河要想填满渤海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了。


昆仑还东国


首先黄河入海万年时间,入海口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有记载的几千年时间里,黄河改道就有二十多次,基本是绕着山东半岛南北入海,有时在渤海,也有时在黄海。有记载也就两千多年,至于黄河形成于什么时间,更早时间是怎么入海的这些都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当前黄河所带来的泥沙淤积渤海只能计算几百年。另外,黄河之所以泥沙含量高,并不是最初便携带有高泥沙,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其实相隔并不远,不同的是黄河流经西北、华北之时,由于当地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才使得黄河水泥沙变高。而黄土高原地区因为降水量少,黄河在流经这一地区之时经常断流,上万年时间黄河断流已经不计其数,所以换算时间也不能以万来计算。
当然,即便将上面两个因素全都考虑在内,黄河泥沙进入渤海后也使得渤海面积缩小了很多,海平面也有相应的抬高,最明显的就是东营入海口不断增长的造陆面积。但是渤海也与世界海洋相连,有着海洋潮汐状态,有着海底暗流状态,这便相当于海洋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潮汐、暗流也能将一部分泥沙“旋”出渤海湾,完成自我修复。
当前已经越来越重视山花土地的治理,相信未来黄河也有变清的可能,否则永无止境的预计,早晚有一天渤海会消失。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入海口是同三角洲同时存在的地形地貌。三角洲是入海口的陆地,入海口是三角洲的河道。两者相捕相成,相互依存同生共长。可以说早就填满了是或永远也填不满。

以黄河为例,可以说从河南孟津以下,大部的华北平原是黄河三角洲的延伸。三角洲延伸入海口也延伸。现在已经延伸到渤海去了。原来的入海口已变成了河道,原来的三角洲变成了平原。原来的海洋变成了三角洲和入海口!


乙九丁


只能说是暂时还没填满渤海,之前万年填出了今天的华北大平原,况且之前还有一段时间黄河改道流入的黄海,而不是渤海。

另外,由于泥沙淤积,现在渤海的平均水深也逐渐减少到了十几米。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不变,黄河入海含沙量没有明显减少,也没有改道,海平面也没有显著上升,那估计再有几百年渤海也就差不多要被填平了。


达令说


这个问题很有趣,黄河的流沙不是全部存入渤海,因海水也是流动的,流动的海水把泥沙冲到远方,又通过海潮把泥沙冲到海岸线,又经过狂风把泥沙卷入天空,又酒向地球各处,泥沙也是流动的,落到入海口的泥沙很少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