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农村山野怪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洋人似乎是一下牛起来的,在入侵中国之前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其实,这是非常大的误解。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军被洋人蹂躏70年。

而洋人的强悍,绝非1840年前后才开始的。

大家注意,以美国为例,独立战争是1775年到1783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差不多60年前。

英军和美军,都已经以全新方式作战,从陆地到海上,杀得一塌糊涂。

当时英军就已经用军舰对岸攻击,类似于后来打清军炮台一样,掩护步兵登陆作战了。

而独立战争期间,冷兵器肉搏,也就是拼刺刀,已经很少出现了。

这不是说双方不够勇敢,是火枪时代难以用到刺刀。

这次大战打了8年,双方伤亡总数接近10万。

其中英军也是越过大西洋,跨大洲作战,对于清朝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美国,欧洲更是这样。

在拿破仑时代,也就是1803年到1815年,整个欧洲几乎都卷入战火。

可以说,无论法军、俄军、英军,甚至普鲁士、奥匈帝国甚至西班牙军队,都已经是后火枪时代,开始侧重于火炮的使用,不单单是使用火枪了。

这些军队经历长达12年的大战,各方面都是自成体系的,早已超越了冷兵器时代。

甚至,这些大战的规模也远超过满清的战争。

拿破仑入侵俄国,法军就有60万,俄军全民皆兵先后使用90万。

可以说,世界军事发展已经天翻地覆,冷兵器为主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和列强这些军队对抗了。

满清的军事实力已经远远落后列强,但自己却并不知道,或者不在乎。

满清时期,乾隆所谓十全武功包括:1747至1749年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至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两次平定廓尔喀。

可以看到,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强敌,都是一些小怪。

即便如此,攻打缅甸、廓尔喀这些,其实只能算是个平手,并不能说就是胜利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哪个年代拿破仑进攻的不是俄国,而是满清。

满清恐怕会被打的节节败退,直接屈膝投降了。


到了八国联军时代,世界军事更是有着极大发展,而满清不进反退,当然被打的满地找牙了。


萨沙


謝邀!翻开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自从1840的邪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帝国主义带着坚船利炮敲开这个古老文明古国的大门,腐败的晚清政府吓得跪地求饶,鉴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纷纷加入瓜分中国的狂潮。区区2000八国联军横扫了泱泱大国千年古都一北京,所到之处烧杀抢劫,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四万万同胞齐泪下,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与悲哀!当西方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我们还停留在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落后就要挨打一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其实,当时的清朝军队还是比较强大的一从汇集全国各地武林高手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下来,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对付远涉重洋的疲惫侵略者是不成问题的。晚清政府一这是一个腐败无能祟洋媚外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封建王朝!历史不会重演,帝国主义在中国家门口竖几门大炮就想征服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沉睡的雄狮已醒一中华民族将永远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


老李266205196


我来揭秘:

1.昔日的八国联军都是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它们的制度都是传说中的“民主自由”制度。

2.八国联军打清政府就是想在中国建立“民主自由”社会。

3.八国联军花了长达一百年的时间给中国建立的“民主自由”是什么?

①大批量的卖鸦片。

②分裂清朝使清朝彻底陷入军阀混战,使中国老百姓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战乱之中。

③最后日本给中国建立的“民主自由”是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以及三千万中国人死亡的苦果。

④中国老百姓在这一百年时间里彻底享受到了西方国家所建立的“民主自由”,西方的“民主自由”在清朝真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啊!老百姓的确感到幸福啊!

4.今天中东的遭遇和昔日的清政府的下场如出一辙,都是八国联军建立的“民主自由”,老百姓在战火中家破人亡就是西方国家给与的“民主自由”。

5.直到今天国内还有一部分脑残还期盼着美国建立的“民主自由”,还觉得中国在清朝享受了西方给与一百年的“民主自由”没享受够,还想继续品尝品尝。总想去体验体验中东战乱的美好生活,它们以为军阀混战和中东战乱不一样,其实二者都是西方国家建立的“民主自由”。


明宇智远


首先,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

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烧的,就两国和后边的八国联军进北京隔着几十年的时间段。

打不过八国联军很正常,哪怕现在来也打不过

清朝打不过八国联军很正常,哪怕换现在也是打不过。八国联军中有美俄英法,目前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四个,另外四个就不说了,要是这四个国家联手,当今世界有哪个国家招架得住,目前的中国也不行啊,所以输给八国联军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以一个落后国家,公然向全世界主要强国挑战,不知道清朝是太胆大还是太愚蠢,所以输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以甲午之战,看八国联军

其实别说八国联军了,在八国联军之前的甲午之战,就八国联军中的一个日本,就彻底的击败了清朝。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连战连溃。

到八国联军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可以拱卫渤海的北洋水师,陆军更是近乎不堪一击除了极少数进行了有效抵抗,竟然指望义和团对抗侵略,这真是不知所谓。

所以清朝连八国联军之一的日本都打不过,更何况八家联合。

东南互保与八国联军之战

在清朝末期,说起清朝有多少军队,有多少装备,其实那都是地方督抚的个人实力,而非真的就是清朝这个中央可以指挥得动。

在太平天国之后,清朝靠着震慑四方的八旗军被证实不堪一击,而是靠着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组织的乡勇湘军、淮军才镇压了太平天国。

然而也正因为这样,清朝开始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力,戊戌维新,国家变法还要通电地方征求意见,这要是在康乾时期,不就是一个圣旨的事情吗?清朝末期,中央几乎已经很难有效的控制地方了。所以才有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各地群起响应,清朝土崩瓦解。

而在清朝后期,清朝赖以维持统治的就是军阀势力中最大的一股,也就是李鸿章控制的北洋,后来的北洋军阀的前身。历史上也称甲午战争为北洋对日本之战,但甲午战争,北洋被近乎打残,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威慑力。

所以别看清朝有很多军队,大多数属于完全指挥不动的军队。类似唐代的藩镇。

当八国联军和清朝开战的时候,南方五个督抚,宣布中立,两不想帮,甚至为八国联军的战舰提供补给,这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你能想象吗,北方和八国联军打得火热,南方也和八国联军打得火热,当然这两个词是不同的意思。

这说明什么,说明清朝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力了,南方督抚为了不被八国联军攻击采取了互保的政策,明哲保身,这和鸦片战争时期,南北抗战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实清朝之所以宣战这么多国家,也是因为中央没有了控制力,想要打赢一两场震慑地方,提升影响,结果自己没有力量依靠所谓的义和团,最终结果就是所有人看清楚了清朝的真面目,于是天下离心。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就纷纷倒戈。

所以满清打不过八国联军其实很正常,因为满清整个国家早已难以发挥国家的主要力量,最终落得这个结果是再正常不过了。


叶飘刀


第一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第二远征军的距离并不取决于绝对距离,而是取决于相对距离。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侵犯中国时他们的基地并不在本土,以鸦片战争为例英军的总基地是印度,前方基地是马来亚。法军远征中国时,基地可以设在印度支那半岛,也就是今天的越南。西方对东方的征服持续了数百年,并不是一下子就傻乎乎的冲到距离他们上万公里的中国来,从大航海时代起西方殖民者就是先征服了印度和香料群岛,他们一开始是控制了关键的岛屿和要道,然后想内陆征服。这个过程持续了300多年,然后才消化掉印度和东南亚,再以它们为基地进攻中国。中国是在本土作战,但军队机动能力比不上外来的军队。它是以鸦片战争为例,清军从四川征调部队防守浙江,整个军队走了足足三个多月,等他们到达战场时,英军已经早就在战场了。因为中国集中调集兵力困难,每次出兵中国并没有兵力优势,相反在火力上处于绝对劣势。


李从嘉的战争茶室


我学过《中国近代史》,也看过《火烧圆明园》电影,清军输给八国联军原因有三。一是清朝政府腐败,投降派占主流。二是武器落后,用大刀长矛对抗火枪。三是战术落后,用人体面对面作战,孙子兵法白学了。如果让我指挥,打近战、打夜战、挖战壕、边打边退,别说两千八国联军,就是两万、二十万也消灭了。


五福33


从战斗力的角度来讲,清军确实打不过八国联军,晚清政府的腐败是导致清政府最终垮台的主要原因,国强很重要,庆幸在当前的中国!现在没有哪个列强敢随便欺负我们了


AustinHLiN


我是有料文史,我来回答。

诚然,楼主问的题目是从军备力量角度来阐述的,有料文史 想向广大读者用全局的史观来进行问题分析。当初火烧圆明园是为了什么?

固然说英法联军非常残暴,贪婪,但起因是归根于腐败无能清政府心里面没有数。1858年英法联军打下了塘沽,然后占到天津 一直打到北京 ,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派僧格林沁和巴夏尔谈判 ,然而僧格林沁却把30位外国谈合大臣押到了北京,额尔金听到此消息说,一定要报复,要点把火烧了皇帝的私家财产 (圆明园) 1860年 英法联军杀入北京城 当时咸丰皇帝躲在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18日英国的勋爵额尔金下令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即让3500名士兵纵火焚烧了圆明园。

再来谈谈清末时期的军备,当时清朝的官兵还是手拿大砍刀,穿着封建皇帝分发的官兵服。而西方侵略者则是洋枪大炮。仅从武器装备方面来看,清末的官兵早已落后,然而,落后就要挨打。后来,清朝统治者开始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展洋务运动,以李鸿章,左宗棠为主的保守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金陵机器制造局诞生于1865年(同治四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是晚清最大的兵工厂,其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


1865年, 江苏巡抚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 在从苏州往南京到任时,将他所创办的苏州洋炮局的一个厂及主持的英国人马格理、刘佐禹一起迁往, 厂址设在江宁(南京市)聚宝门(后改称中华门)外雨花台,即瓷塔山, 称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军队设置也有了改革。



  1. 八旗兵制明显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情况下,奉天编成的新式军队采用泰西编制方法进行训练,其训练水平看来已经不亚于(日本)帝国陆军,而其精神风貌更与往日所认识的羸弱士兵不同。”

  2.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当时中国新军士兵的风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脱离了原清军的窠臼。士兵携带近代化背包,水壶,士官和士兵带有不同的臂章符号和肩章,有的已经剪除了发辫。

北洋军师被西方侵略者给摧毁,他们并不满足对中国的侵略,串通八国联军想要瓜分中国,给中国的经济,文化,交通,财政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总之,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的妥协才是根本问题。


有料文史


满清的失败,绝不是因为武器落后,绝不是因为不抵抗!

首先满清的装备并不落后。

装备落后说主要源自刘晓庆的《火烧圆明园》,那个不是历史,骑兵冲击枪阵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发生过。也许你会疑惑我为什么敢这样讲,太平天国知道吧,当时太平天国有数万人的洋枪队,后来都被满清的火枪营剿灭了,难道满清剿灭天平天国的火枪营蒸发了?显然是不可能的。满清当时是有火枪的,但不是陆军的普遍装备。为什么没有装备呢?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弓箭在射程、精准度、发射频率等方面是远胜于火枪的。当时装备火枪的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可以降低士兵的培训成本,而不是火枪的威力有多大。使用弓箭先要有“一身能破两雕弧”的体力,还要加上几年的训练,这成本十分巨大;但火枪不同,普通人经过几天的训练,便可以形成战斗力,上阵杀敌了。

根据意大利军官向本国政府写的《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清军的武器装备根本不次于八国联军。清单所列如下:

36门克虏伯大炮,口径87毫米(1897年德国埃森制造),折合3.41英寸,其中大部分仍装在箱中。

60门克虏伯大炮,口径70毫米(1897年德国埃森制造),折合2.75英寸。

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口径57毫米,折合2.24英寸。

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口径47毫米或1.85英寸。

42门大炮,其中一部分为诺尔登费尔德式,一部分为上海机器局制造,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10门速射机关炮,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20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3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3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

其次,满清抗击八国联军态度相当坚决。

说投降派占主流那绝对是臆想。慈禧下旨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并任命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塔拉·刚毅率领义和团参战,后刚毅战死;直隶提督兼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死守天津,直至战死。满清上下可谓军民一心,同仇敌忾。基本上动员了朝廷能够动员的全部力量,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中,阵亡将领级别之高,阵亡之惨烈,与抗日战争相比,有过之而不不及。

据《义和团运动兴衰史》记载,在天津城保卫战中,守卫天津的是正规清军——武卫军,约2.5万人,另有芦勇、保卫军、安卫军,排枪队,1万余人。同时还有直隶各地赶来增援的义和团,多达5万人。

既然大清如此坚决,咋还败了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族政策的失败,全国人民离心离德,信仰缺失!

满清一直奉行满人高汉人一等,汉人在整个国家中地位较低,因此广大汉人民众对国家不认可,满清是外族,八国联军也是外族,外族之间的战争和百姓何关呢?所以老百姓抱着看热闹的心理看这场战争,甚至还给八国联军做后勤补给,而满清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绿营兵也不卖力气,于是八国联军轻松加愉快地进入了北京城。另外朝廷对各地督抚的约束能力也在下降,张之洞公然抵抗慈禧的懿旨,搞东南互保,单独于洋人媾和。

最后科普下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是英法联军。


布衣修禅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是的,打不过!而这个打不过却是因为清朝没有抓住机会变革、没有及时顺应时代潮流造成的!

清朝没能进行完全而透彻的政治改良,因而必将导致经济改革、军事改革、经济改良,因为缺乏保障,不仅后劲不足,而且难以改革到位。

也因此才会导致堂堂大清朝,纵挟洋务运动之硕果,最终仍然是先在1894年之甲午之战中,败给了全面革新的日本,后于1900年遭受八国联军的欺负!

外国列强来的那么远,还用怕他们吗?怕,当然怕了!谁说外国列强来的远了!人家早就在亚洲各地建立了许多的殖民地,就连堂堂大清,不是也己经被列强建立了许多租界和租借地吗?人家早就在清朝周边摆好阵势了,就等着清朝露出破绽呢?

可是在1900年时,慈禧老太后不知搭错了哪根神经,居然冒险向几乎所有西方列强下达了“宣战诏书”!本以为清军早己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可是哪里料到,清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最终以损兵折将,大举赔款而结束这一切!


至于火烧圆明园,那是发生在1860年前后的事,而干这事儿的是英法联军!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船坚炮利的英法两国对衰落无能的清王朝,进行的一场一面倒的战争——英法联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战争的胜负毫无悬念!

咸丰皇帝带着一帮嫔妃、大臣等人,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将京城弃之而不顾,任何英法联军侵略。而最终英法联军没敢毁灭紫禁城,给清帝留下了这个“家”,也留下了谈判的余地,最终他们将气撒到了圆明园上,在进行了劫掠之后将其付之一炬,从而将英法两国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