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民生国本:理性对待养蛇户


民生国本:理性对待养蛇户


​民生之中包含许多,但我想民生也可以简单解释为,民众的生命和生活状态。

一国成家必然有英明的领导者和战线统一的广大人民群众,因此,保障人民的生命和生活状态是国家的本能和宗旨。

疫情当前,国家群集四方力量支援湖北。从医疗防护物资到消杀用品,实现了从严重短缺到库存充足,满足需求。各省的医疗队也纷纷出征共进退。四方之力在国家领导下正在保护民众的生命,也在保障民众的生活状态。

疫情的病源至今未定,​从一只蝙蝠到穿山甲,禁食野生动物的标题就出现了。在种种标题之下,盲目唾弃辱骂养殖户的话语越来越多,竹鼠养殖,蛇养殖等等。

曾经为了攻坚脱贫,国家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其中,养蛇业出现了生机。比如容县容西镇西山村通过大力发展养蛇业,村民走上致富路。又有灵山县养蛇协会被评为全区先进单位,还有“中国养蛇之乡”的金招牌。一路发展过来,养蛇成为扶贫项目,还有不少成就。对于农户来说,在外打散工被人骂不受敬重,在家死守耕田无出路,这样的项目出现无疑是另一条出路。

根据​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7年)介绍,目前,我国各地人工饲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类多达几百种,龟鳖类、毛皮动物、蛇类、鹿类、鳄鱼类、蛙类等养殖业已形成集约化生产。

若说养蛇不够成熟,当地还有专门的养蛇技术团队,创办养蛇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编写了《眼镜蛇滑鼠蛇养殖技术》等10多种教材,其中《南方养蛇100问》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这个多为民间自发、政府鼓励和引导的产业,现在却陷入僵局,它面临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在这疫情期间,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动态牵扯养殖户的心弦,他们俨然成为惊弓之鸟。很多养蛇户纷纷担忧,“现在喂也不是,不喂也不是。”努力脱贫的贫困户在养殖中,是完全合法的在搞经营赚辛苦钱。还有一些养蛇户因为销量可观,政策鼓励,不惜投资百万,如今要面临破产。

前不久,深圳拟出台最严禁食令,将蛇、狗、蛙、龟等列入本地禁止食用范围。这一草案遭到诸多反对声,还有市人大代表明确表示,这一规定不符合国家现行法律,在立法上也和自然规律相冲突。

从非典到这次疫情,禁食野生动物早已达成社会共识,但对于蛇这种成熟的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一刀切显然不太合理。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宾石玉表示,其实全面禁食目的无非是想避免病毒的传播,那么如果能够规范行业标准,严格管控特种饲养动物的养殖和输送环境、做好检验检疫,很大程度上也能避免更多的危险。

疫情当前,民之生有生命还有生活。对于养蛇户的投入都是辛辛苦苦的付出,有些不惜从高利贷借钱才能投资,就期盼能出售还钱养家,没有经济来源民之生也无从说起。一刀切的做法只会让养蛇户承受不堪的压力,甚至想不开。

对于养蛇户,我想可以在产地进行正规动物检疫,还有食物都应该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制品,当地有关部门也应出台有关检疫规程,在交易中也有证可寻、可查,规范市场,才能让食客吃的放心,养殖户养的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