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英國作家、詩人、語言學家及大學教授。”

這是如今對他一生中眾多身份角色的簡介,然而對於全球數以億計的“戒迷”們而言,托爾金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憑藉《魔戒》三部曲、《霍比特人》以及《精靈寶鑽》等諸多聞名於世的嚴肅奇幻文學作品,托爾金即便故去數十年也依舊名列《福布斯》的作家收入榜單。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而由彼得•傑克遜執導,根據《魔戒》三部曲改編創作的《指環王》系列電影更是在全球狂攬近30億美元的票房,並獲獎無數,成為奇幻類型電影的巔峰之作。

如果再加上九年以後,由彼得•傑克遜及原班人馬製作的《霍比特人》三部曲電影。整個“中土世界”幾乎收穫了六十億美元的票房,這樣的成就是許多好萊塢電影可望而不可及的。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時隔多年之後,當沉寂已久的“中土世界”再度傳來《指環王》系列小說即將被亞馬遜製作成電視劇的好消息同時,由20世紀福克斯投資製作的《托爾金傳》電影也終於和觀眾們見面了。

籌備多年的電影項目和悲催的結局

早在2013年,20世紀福克斯就決意拍攝一部聚焦托爾金人生故事的電影作品,然而一直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導演和製作班底。

最終,在福克斯即將被徹底收購和兼併的2018年,芬蘭導演多姆•卡如庫斯基被最終確定為電影導演,由此開始了電影的正式拍攝。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托爾金傳》最終於2019年5月10日正式在美國公映。

不出意料的是,平庸的製作陣容使得電影最終的口碑和票房表現差強人意。

《The Wrap》雜誌甚至評論道“《托爾金傳》將一位“20世紀偉大藝術家”的故事講得矯揉造作,令人尷尬”。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如果說,這樣的評價還不至於讓人無法接受,那麼托爾金的家人和遺產委員會則給了這部電影以致命一擊。

他們表示,這部電影“沒有認可,沒有授權,沒有參與電影製作”,基本上就是“三無產品”。

電影真的那麼差?

拋開一邊倒的媒體評論和充滿保守意味的托爾金後人及其遺產委員會,《托爾金傳》真的拍的那麼不堪入目嗎?

電影雖然沒有全景展現托爾金作為一代文豪的漫長一生,但是它聚焦於托爾金鮮為人知的早年人生歷程,為觀眾們展現了托爾金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以及這位文學家是如何一步一步開啟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的。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顯然,即便《托爾金傳》在情節張力和故事縱深上有待加強,卻也不失為一部具有可看性的人物傳記電影,特別是電影極具深度的場景描摹和心理刻畫,很是令人印象深刻。

天馬行空的幻想原型

電影開頭,戰火紛飛中躍起的黑馬騎士、在孤獨中執著向前的白馬騎士,一場生死對壘似乎即將在觀眾們面前徐徐展開……然而,在病榻之上恍惚間睜開雙眼的男主和銀幕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的字樣卻讓觀眾們認清了眼前的事實:這並不是一部奇幻類型電影。

但是這部電影卻為觀眾們,特別是那些深深為中土世界著迷的觀眾們展現了《魔戒》和《霍比特人》中那些幻想的來源。

首先是電影開場回憶中,那豔陽高照、綠茵遍地的英格蘭鄉間,幼年托爾金和一眾小夥伴在這裡酣暢淋漓地玩著戰爭遊戲,顯然這就是後來《魔戒》和《霍比特人》故事中,霍比特人家鄉的靈感和原型。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托爾金母親給孩子們所講的故事中,那一條兇猛無比的惡龍顯然在數十年後演變成為了《霍比特人》中的惡龍史矛革。

而托爾金與伊迪絲的愛情歷程則為他後來創作精靈,編寫《貝倫與露西恩》的悽美愛情故事作了鋪墊。

正如托爾金晚年在寫給兒子克里斯托弗的信中,如此描繪“在約克郡的魯斯附近,她曾在一小片開滿了野芹花的林中空地上翩然起舞。”

這後來幾乎成為了整個《精靈寶鑽》故事的源頭。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當年《魔戒》系列電影中堪稱史詩般的戰爭場面,使得導演彼得•傑克遜從無名之輩瞬間一躍成為了好萊塢為數不多能夠駕馭大場面的名導。

但他的成功其實是建立在原著作者托爾金的文字描繪基礎之上的,與其說這是電影本身的成功,倒不如說是源於對托爾金幻想的完美呈現。

而人們就要問了,一個大學教授哪來的這麼多奇思妙想能夠構架出這麼多驚心動魄的戰爭情景?對此,電影給出自己的答案,托爾金在一戰中殘酷而血腥的戰地經歷幾乎就是《魔戒》中黑暗魔多、半獸人戰爭的翻版。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電影有這樣一個俯視鏡頭,身陷慌亂之中的托爾金誤入血潭,在血潭之外是一圈又一圈不斷堆積綿延的屍體。

此時雖然沒有配樂,然而在無盡的靜默之中卻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怖懼力量。

母子情深

經歷了幼年喪父的托爾金和他的家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即便內心充滿了不捨和難過,但在母親的真情感染下,在緊緊的擁抱之中,一句“心安之處即是家”依舊使得托爾金毅然和母親一同踏上了背井離鄉的路程。

伯明翰作為當時英國的工業重鎮,黑暗的工業氣息和鋼鐵鍛造的聲音不絕於耳。在這裡,托爾金一家的住所從鄉間別墅變成了排房房間,生活的艱難可見一斑。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處境之中,托爾金的母親依舊沒有在孩子們面前展露生活中殘酷的一面。

當夜幕降臨,在昏黃的燈光下,結束疲憊一天的母親開始繪聲繪色給孩子們講起古老的神話故事。可以說,母親是托爾金的啟蒙老師,如果沒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數十年後的托爾金毫無疑問是創作不出像《魔戒》一般飽含深情的作品。

“人終有一死,而勇者不會讓渴望屈服於對死亡的恐懼。”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母親在講故事過程中對死亡的理解,幼年的托爾金不甚了了,不過多年之後面對撲面而來的毒氣和子彈時,他顯然將母親的教導銘記於心。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影片中對於母親這一角色的離逝雖然沒有花費過多的篇幅,但是對托爾金的未來意義重大。

這個悲痛的經歷使得幼年的他在黑夜中毫無倦意的望著天花板上此起彼伏的黑影,不住地思考是什麼奪走了母親的生命。

正如影片所表現的那樣,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能縈繞心頭的噩夢幻象後來在少年托爾金的筆下逐步幻化成了後來作品中的邪惡力量。

真摯的友誼

在托爾金的經典鉅著《魔戒》中,他創作了以佛羅多為首的四個霍比特人形象,這四個旅伴堅毅勇敢,團結友愛,最終從四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變成了整個中土世界鼎鼎有名的英雄。

看過小說或電影三部曲的粉絲們一定會十分好奇,托爾金是從何處得來的靈感,能夠創作出如此具有真情實感、栩栩如生的人物?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相比托爾金成為教授後,與《納尼亞傳奇》作者C•S•劉易斯所結下的友誼,托爾金早年和幾位摯友的深厚感情無疑要更加純真,富有活力。

很難想象,失去雙親,寄人籬下的少年托爾金如果沒有在學校中結識幾位鐵桿哥們,收穫可貴友誼與萬丈豪情,是否還能成為後來那個享譽世界的文豪。

在短暫而又漫長的學生時代,托爾金和他的朋友們志同道合地成立了“T.C.B.S”:一個屬於他們的兄弟會。然後就開始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兄弟情。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後來的他們,無論發生什麼樣分歧和爭吵,高喊一句“赫爾海姆”,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將他們分離。

逝去摯友和友誼給托爾金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極其深刻的,所以在後來的《霍比特人》與《魔戒》中,托爾金不惜花費大量筆墨去描摹筆下主人公之間真摯的友誼,以此表達對早年逝去友誼的緬懷。

刻骨銘心的愛情

在電影中,托爾金與伊迪絲不懼世俗的真摯情感得到了細膩的呈現。

從幼年時的初次邂逅到後來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一代文豪的愛情故事貫穿整部電影的始終。

失去母親之後,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環境的幼年托爾金顯得靦腆而又內向,但是與漂亮女孩伊迪絲的意外相遇卻使得他逐漸開朗。

初次相遇,同為房客,可伊迪絲演奏鋼琴時,托爾金躲在牆後遮遮掩掩的偷瞄和緊張神情無疑讓觀眾們看到了怦然心動的感覺。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隨著兩個人的進一步深入瞭解,伊迪絲和托爾金漸漸向彼此敞開了心扉,同為孤兒的家庭不幸讓他們相比其他同齡人能夠更容易走進彼此的內心。

漸入佳境後的托爾金相比初次見面時的青澀臉紅,開始了自己獨特的學霸式撩妹。

一般男孩和女孩出來約會,地點還是在那種特別高級的餐廳,會聊什麼呢?或許是美食、珠寶、旅行……但我們的主角托爾金卻是咦哩哇啦地和伊迪絲說一堆自己獨自創立的語言。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當然,糾結於發音和語法的托爾金在和伊迪絲的交談中,顯得有些相形見絀。

伊迪絲雖然沒有像托爾金一樣長期語言,但是她卻在無意間為托爾金指引著正確的方向“美好的詞並不是因為發音而美好,而是因為它們本身的含義。”

他是中土世界的締造者,是無數“魔戒迷”心中的神

刻骨銘心的愛情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如果說兩人間的小吵小鬧還不值得一提的話,那麼托爾金受到監護人約束不能和伊迪絲見面的事實則意味著愛情破裂的開始。

很快,在以犧牲愛情的代價之下,托爾金如願以償地考上了牛津大學,只不過不久後被強制退學的壞消息加上伊迪絲訂婚的殘酷現實,讓他痛不欲生。

但正如好友喬佛裡對他說的那般,“愛一個不論何種原因不能回應你感情的人是很痛苦的,但如果你聽詩人的,或許那種愛有別樣的美。”

在摯友們的開導下,托爾金走出了陰霾,學會坦然面對生活的同時,最終收穫了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