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独家」博士竟然去考硕士,什么专业这么有吸引力?

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2019-2020学年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申请就读商学院的人数量同比下降了3.1%,管理教育的发源地美国,其申请数量更是下降了9%,过去20年间曾6次登上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工商管理硕士)排行榜榜首的哈佛商学院,申请人数下滑了6%左右,伊利诺伊大学Gies商学院甚至在2018年5月宣布撤销全日制MBA(工商管理硕士)项目。

中国的商学院是什么情况呢?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91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第一批创办商学院的高校开始,中国已有245所大学开设了MBA(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市场中也涌现了众多的中外合作MBA(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在中国,73%的受访课程项目申请者数量持平或有所增长。

为什么管理教育会遭遇一冷一热的两极分化?为什么说中国的管理教育仍然潜力巨大?


1月11日22:00,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为您深度解读《管理教育如何解决好中国企业的痛点?》


嘉宾简介


「独家」博士竟然去考硕士,什么专业这么有吸引力?


李铭俊教授,工商管理硕士、工学博士。他曾长期在上海市科委、科技党委和科教党委工作,并有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和驻纽约总领事馆任外交官的阅历。2008年到2015年,他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参与了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2014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信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工作,为上海的对外交往作出了贡献。自2015年起,李铭俊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秉承着“聚焦中国、贡献世界”的办学理念,在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创业创新、教学研究、社会影响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取得了多方面成绩。



「独家」博士竟然去考硕士,什么专业这么有吸引力?


商学院培养的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卓越贡献


为什么我们说管理教育的潜力还非常大呢?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的商学院,或者说我们管理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1999年,《金融时报》推出对商学院课程排名的时候,前50位中没有一所亚洲的学校,当然也没有一所中国的学校。但是我们看2019年的情况,2019年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排名,亚洲已经有13所学校入围,6所中国商学院进入了全球的百强,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当然我们尤其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学校在2019年的排名当中名列全球第五,这个是我们非常引以为豪的。当然取得这样一个成绩,有很多因素,中国和欧盟政府作为这样一个政府间的合作项目,给我们设计了一个运营非常自由的探索的体制,我们充分地引进了西方的管理教育的理论,引进了很多国外优秀的教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个学校要能够办好,不仅要有好的教授,更要有好的学生,我想对商学院这一点尤为突出,如果没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所说的要培养商界领袖这个任务就难以完成。


我们有一位校友,她曾经是我们原农业部农科院的一位博士,是一位科学家。她当时带领了一支团队开创农业科技的这方面的研究,作了很多的探索。到2010年的时候,她所领导的团队,在各地大概已经创建了100个左右的各种农业园,但是她的这个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个时候她就在考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来到了我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参加我们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的学习。她在这里学习两年,不断地通过跟我们教授的互动和她自己的思考,在她自己的企业进行实践。她来读书的时候,业务量是6000万元,到最近的统计,我问了这个企业,已经达到了10亿元。在北京有很多到中国来访问的,外国的元首、政要,都到她的企业去参观。我觉得这是一个中欧的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通过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她的企业实践当中去的非常好的案例。


商学院提供的教育产品深受企业家群体欢迎


1994年,当时我们中国刚刚开始管理教育的时候,刚刚提供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时候,当时还是一个卖方市场。今天我们有这么多的学校,除了中国的学校,还有国外的学校,按照2017年美国的一个认证机构叫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它的统计,现在全球有16500多家商学院。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程,一定要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企业家需要的这样一些产品,才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


在美国,哪怕是最好的商学院,它们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的申请量有所下降,但是在亚洲,更主要在中国,我们的申请量还是一直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准,而且我们还有很多国际的学生。2019年我们的新生中,我见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学生,非常帅的小伙子,他的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是他选择读商学院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中欧。他说对他们这些学生来说,非常看好中国的学校,看好中国的管理教育的前景。


商学院自身在不断创新迭代


刚才我说了,最早的商学院是从1881年开始在美国起步,到今天100多年,商学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我们从西方借鉴的这些商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可以说很难来解释今天的一些商业的现象和企业成功的秘诀。全球的商业实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讲授商业理论的一些底层的思维逻辑也发生变化。比如说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我们讲授的企业很多是制造业的企业。今天我们有很多企业已经不是制造业了,所以拿制造业企业的管理理论、构架来讲我们这些企业就行不通。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它的组织行为、领导力、人才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的企业,不仅是在一个国家,它跟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这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商学院不能够适应这样一种形势的变化,我们的这个使命就不能完成。


商学院能对时代及商业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


因为现在新技术的应用非常快,新设的商业模式非常之多,很多是出乎于人们的预料的,所以我们的研究和教学,要适应这样一个需求。同时现在知识传播的手段也很多,我们中欧很多教授,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们说我每讲一次课,在我的教学内容当中一定要有新的内容。他们教学的PPT(演示文稿),他所要用的数据,一直能够反映到他讲课的前一天晚上,甚至于讲课的当天早上出来的数据,他要把它用进去。他这一课讲完了以后,我们这些教授的PPT(演示文稿)就被学生广泛地传播,大家认为这个教授讲得很好。到下一周,这个教授再去讲课的时候,这些内容学生们认为已经是旧的了,大家希望还要听到更新的东西。所以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的研究,对于我们教授是很大的挑战。


如果说是各位参加过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习的,你们的感受一定是,在我们过去的学习当中,我们可能讲到的很多案例,是其它的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或者说是失败的教训,教授拿这些案例来引导大家进行讨论。但是今天我们学生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如果只讲过去的经验或者教训是不够的。很多我们的学生,不管是读学位的,还是来参加高层经理的短期培训的,他们会提出一个要求:教授能不能请你跟我们讲一下今后哪一些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它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企业该作怎么样的判断来应对这样一种变化?这一点我想恰恰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说商学院有很大的潜力,就是我们不仅现在要讲过去成功的故事,还要讲未来的发展趋势。我想我们也是有充分的信心,一定能够应对这样一个挑战。


「独家」博士竟然去考硕士,什么专业这么有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