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1963生於重慶

1988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碩士學位。

現為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二級教授,教育部美術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協會理事、重慶美協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重慶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重慶市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展和參加大型學術性美展,多次榮獲省和全國“優秀作品獎”,並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四川美術館正式收藏。各大官方網站以及多種中外學術性重要刊物都曾用專版介紹作品與創作思想。作品曾參加臺灣蘇富比等和國內外大型拍賣會。




張傑油畫作品欣賞(南岸九號藝術館館藏)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逝者如斯》 80*10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行雲》 50*65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見證》 80*80cm


張傑南疆寫生作品欣賞(活動組織方:南岸九號藝術館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古麗米熱》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卡米拉二》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瑪瑞古麗》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娜支亞》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蘇比努爾》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塔吉克新娘》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肉克亞》 60*8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卡米拉》 50*50cm


意象油畫名家南疆行個人秀——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傑(點擊進入)

尋找永遠的古蘭妲姆——南岸九號藝術館南疆寫生作品展(點擊進入)




感 山 悟 水 觀 時 代

張傑 (四川美術學院)


人類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向外探索著物質、時間、空間,以至茫茫宇宙,向內追問著人的情緒、情感、精神世界。這一切探尋的背後,無非是想確定人在這個世界的位置以及人存在的價值。對藝術的追尋其實也需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藝術是什麼 ”以及“藝術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不同時代語境中的藝術理論研究者們以他們非凡的洞察力與思考力不斷對這此二者作出自己的回答。作為一個藝術實踐者,也正是這兩個問題推動著我在藝術的崇山峻嶺中不斷探索,走向未知的方向。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茫之境之二》 200*15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印度歐恰古城》 100*13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逝者如斯》 80*100cm (南岸九號藝術館藏)


藝術是客觀存在與藝術家主觀世界相互熔鑄的產物。古人面對的客觀世界就是自然山水,所以他們的筆下多山水。然而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呈幾何倍遞增,我們衝出了太陽系,山水也不再是古時自然而然的山水。大壩築、平湖出,城鎮起、青山禿。在工業化進程加速進行的時代,很多地方以犧牲自然壞境為代價換取不可持續的經濟高速發展。原野中挖掘機呼嘯而前,深林裡伐木鋸晝夜不息;水中採沙船,山裡採石場;電纜橫亙在空中,機器轟鳴於大地。沙塵飛舞中青山綠水已成一簾幽夢。飛速發展中,自然壞境被破壞了,而城市裡的人也不能獨善其身。帶著這種觀察與思考,我創作了《大地淚痕》《被切割的山水》《撕裂的風景》等系列組畫。在對作品的解讀中,觀賞者很容易注意到畫面中所設置的黑色電線、赤裸大地,這些人為因素的加入,觸目驚心的凸顯出現代工業社會對自然與生態的破壞。但畫面所想要表達的,還不僅於此。如前文所述,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山不僅是山,水也不僅是水。山水代表著人的心靈世界,是人格和精神的象徵。在《被切割的山水》中,畫面被粗壯強勢的電纜分割,表徵上是對現代文明破壞自然風光的針砭,在更深層次是想傳達出我們的精神世界被失控的外部世界強制性入侵割裂這一岌岌可危的精神狀態。而在《被撕裂的風景》中,想要展示的也不僅僅是被生生挖掘推碾的風景,赤紅裸露的土地,是大自然的帶血的哭訴,更是人的內心世界被蠻橫碾壓後的無可救贖的荒蕪。在現代社會中,合理的生產秩序,高速的工業化進程,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物質繁榮,人在逐物的外馳中,忽略了精神生活和內心的真正訴求,心靈世界被外部欲求所迷惑綁架並肆意蹂躪,自我逐漸異化消失,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撕裂毀滅。帶著淚痕的豈止是大地?我對於世界與生命的反思就這樣被山水所承載、隱喻。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被切割的風景之二》 130*150cm


在藝術世界裡攀爬,我逐漸意識到藝術的最大價值之一,可能在於對人當下的生活與精神狀況的觀察與關注。我的目光開始從自然山水中收回,注意力傾注在身邊鮮活的世界中。周遭的社會改變得如此之快,今非昨、昨非昔,記憶中的城市、城市中的人、人與人的關係都在飛速的更迭。老照片般泛黃的《陪讀依稀》變成池樓林立的《間》,房地產建設熱鬧非凡,到處都是鋼精水泥腳手架構築的城,《造城》《空城記》誕生了。城市化進程改變的不僅是城,更是城裡城外的人。“城裡的人想逃出去”那是城市人的娛樂方式,自古有之,在大自然中去尋找片刻的寧靜休憩所,逃出去了也會奔回來;而“城外的人想衝進去”,那是城外人的夢想追求,在城市裡落地生根,衝進去了就很難離開。城裡的人在城市化進程中更多的改變在於人際關係和生活理念的微調,而城外的人衝進城後卻是徹底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在這樣的觀察與思考中,《城市夢》系列誕生了。《城市夢》不是一個人的夢,而是一群人的集體夢。正是這群人帶給城市源源不斷的充沛勞動力,推動著城市化建設的超速發展,他們放棄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方式,拋棄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他們拖兒帶女拎著蛇皮袋懷揣夢想衝進城市。工地、工廠、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充斥著他們的身影,城市對他們而言陌生又美好,他們眼裡閃爍著希望也暗藏著不安。我把他們以群像的方式寫照進了《城市夢》,並在畫面主體部分加上了醒目的斑馬線。這裡的斑馬線不僅是走進城市的他們看到的城市特有標識,更是現代社會和現代化生產中的秩序和規則的象徵。這種秩序與規則是農業社會所不具備的,但卻是保障城市社會生產正常運行的必備。他們雖然陌生,但會漸漸適應、學會遵守並融入其中,最終成為真正的城市人。城外的青壯年大都湧入了城裡,那些留守在農村的,是兒童和老人。兒童還有希望長大後追隨父母的腳步衝入城市,而老人限於現實種種,大多隻能留在城外。這是城市化進程中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空巢記》系列記錄了很多這樣的老人,不同於《城市夢》系列中同一個夢想的群像刻畫,《空巢記》系列更多的是對個體的描摹,同是空巢老人,各有各排遣消磨時間的方式。有老兩口相依相伴互相溫暖的,有寡居的老太悲傷迷惘的,有養花種菜的,有結伴在茶館裡打牌消磨時間的,有開個小攤維持生計的,還有在神佛那裡去尋求心靈慰藉的,等等。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我都特意讓人物的眼睛直視畫面之外,在採風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這樣的眼睛,不管是否有神采,不管情緒中帶有的是善意還是警惕,在他們慵懶的目光中或多或少帶著渴望與人交流的的眼神。當畫中人的眼神就與觀者有了對視有了交流,或許他們的境遇與訴求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與關懷。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空巢記之十七》 130*150cm


藝術是什麼?或許永遠沒有最正確的答案,在摸索中,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回答者,出於自己理解,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在我這裡,藝術是一種聯結著創作主體與世界的技術,是用特有的技術形象展示出主體對這個存在的世界的獨特觀察思考與領悟的精神產品。藝術的價值是什麼?展示藝術創作者所思所感的世界,並引起觀者的反思,這或許就是藝術的價值所在。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長張傑

張傑 油畫 《城市夢之一》 150*200cm


生命不息,畫筆不休;思索不停,藝術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