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1963生于重庆

1988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理事、重庆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参加大型学术性美展,多次荣获省和全国“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正式收藏。各大官方网站以及多种中外学术性重要刊物都曾用专版介绍作品与创作思想。作品曾参加台湾苏富比等和国内外大型拍卖会。




张杰油画作品欣赏(南岸九号艺术馆馆藏)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逝者如斯》 80*10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行云》 50*65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见证》 80*80cm


张杰南疆写生作品欣赏(活动组织方:南岸九号艺术馆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古丽米热》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卡米拉二》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玛瑞古丽》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娜支亚》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苏比努尔》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塔吉克新娘》 80*6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肉克亚》 60*8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卡米拉》 50*50cm


意象油画名家南疆行个人秀——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点击进入)

寻找永远的古兰妲姆——南岸九号艺术馆南疆写生作品展(点击进入)




感 山 悟 水 观 时 代

张杰 (四川美术学院)


人类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向外探索着物质、时间、空间,以至茫茫宇宙,向内追问着人的情绪、情感、精神世界。这一切探寻的背后,无非是想确定人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以及人存在的价值。对艺术的追寻其实也需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艺术是什么 ”以及“艺术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同时代语境中的艺术理论研究者们以他们非凡的洞察力与思考力不断对这此二者作出自己的回答。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也正是这两个问题推动着我在艺术的崇山峻岭中不断探索,走向未知的方向。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茫之境之二》 200*15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印度欧恰古城》 100*130cm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逝者如斯》 80*100cm (南岸九号艺术馆藏)


艺术是客观存在与艺术家主观世界相互熔铸的产物。古人面对的客观世界就是自然山水,所以他们的笔下多山水。然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呈几何倍递增,我们冲出了太阳系,山水也不再是古时自然而然的山水。大坝筑、平湖出,城镇起、青山秃。在工业化进程加速进行的时代,很多地方以牺牲自然坏境为代价换取不可持续的经济高速发展。原野中挖掘机呼啸而前,深林里伐木锯昼夜不息;水中采沙船,山里采石场;电缆横亘在空中,机器轰鸣于大地。沙尘飞舞中青山绿水已成一帘幽梦。飞速发展中,自然坏境被破坏了,而城市里的人也不能独善其身。带着这种观察与思考,我创作了《大地泪痕》《被切割的山水》《撕裂的风景》等系列组画。在对作品的解读中,观赏者很容易注意到画面中所设置的黑色电线、赤裸大地,这些人为因素的加入,触目惊心的凸显出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与生态的破坏。但画面所想要表达的,还不仅于此。如前文所述,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山不仅是山,水也不仅是水。山水代表着人的心灵世界,是人格和精神的象征。在《被切割的山水》中,画面被粗壮强势的电缆分割,表征上是对现代文明破坏自然风光的针砭,在更深层次是想传达出我们的精神世界被失控的外部世界强制性入侵割裂这一岌岌可危的精神状态。而在《被撕裂的风景》中,想要展示的也不仅仅是被生生挖掘推碾的风景,赤红裸露的土地,是大自然的带血的哭诉,更是人的内心世界被蛮横碾压后的无可救赎的荒芜。在现代社会中,合理的生产秩序,高速的工业化进程,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人在逐物的外驰中,忽略了精神生活和内心的真正诉求,心灵世界被外部欲求所迷惑绑架并肆意蹂躏,自我逐渐异化消失,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撕裂毁灭。带着泪痕的岂止是大地?我对于世界与生命的反思就这样被山水所承载、隐喻。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被切割的风景之二》 130*150cm


在艺术世界里攀爬,我逐渐意识到艺术的最大价值之一,可能在于对人当下的生活与精神状况的观察与关注。我的目光开始从自然山水中收回,注意力倾注在身边鲜活的世界中。周遭的社会改变得如此之快,今非昨、昨非昔,记忆中的城市、城市中的人、人与人的关系都在飞速的更迭。老照片般泛黄的《陪读依稀》变成池楼林立的《間》,房地产建设热闹非凡,到处都是钢精水泥脚手架构筑的城,《造城》《空城记》诞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的不仅是城,更是城里城外的人。“城里的人想逃出去”那是城市人的娱乐方式,自古有之,在大自然中去寻找片刻的宁静休憩所,逃出去了也会奔回来;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那是城外人的梦想追求,在城市里落地生根,冲进去了就很难离开。城里的人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多的改变在于人际关系和生活理念的微调,而城外的人冲进城后却是彻底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中,《城市梦》系列诞生了。《城市梦》不是一个人的梦,而是一群人的集体梦。正是这群人带给城市源源不断的充沛劳动力,推动着城市化建设的超速发展,他们放弃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抛弃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他们拖儿带女拎着蛇皮袋怀揣梦想冲进城市。工地、工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城市对他们而言陌生又美好,他们眼里闪烁着希望也暗藏着不安。我把他们以群像的方式写照进了《城市梦》,并在画面主体部分加上了醒目的斑马线。这里的斑马线不仅是走进城市的他们看到的城市特有标识,更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化生产中的秩序和规则的象征。这种秩序与规则是农业社会所不具备的,但却是保障城市社会生产正常运行的必备。他们虽然陌生,但会渐渐适应、学会遵守并融入其中,最终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城外的青壮年大都涌入了城里,那些留守在农村的,是儿童和老人。儿童还有希望长大后追随父母的脚步冲入城市,而老人限于现实种种,大多只能留在城外。这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空巢记》系列记录了很多这样的老人,不同于《城市梦》系列中同一个梦想的群像刻画,《空巢记》系列更多的是对个体的描摹,同是空巢老人,各有各排遣消磨时间的方式。有老两口相依相伴互相温暖的,有寡居的老太悲伤迷惘的,有养花种菜的,有结伴在茶馆里打牌消磨时间的,有开个小摊维持生计的,还有在神佛那里去寻求心灵慰藉的,等等。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我都特意让人物的眼睛直视画面之外,在采风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眼睛,不管是否有神采,不管情绪中带有的是善意还是警惕,在他们慵懒的目光中或多或少带着渴望与人交流的的眼神。当画中人的眼神就与观者有了对视有了交流,或许他们的境遇与诉求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关怀。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空巢记之十七》 130*150cm


艺术是什么?或许永远没有最正确的答案,在摸索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回答者,出于自己理解,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我这里,艺术是一种联结着创作主体与世界的技术,是用特有的技术形象展示出主体对这个存在的世界的独特观察思考与领悟的精神产品。艺术的价值是什么?展示艺术创作者所思所感的世界,并引起观者的反思,这或许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2019年度人物——四川美院副院长张杰

张杰 油画 《城市梦之一》 150*200cm


生命不息,画笔不休;思索不停,艺术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