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拋開噱頭看本質 汽車的這些所謂“黑科技”你真的不需要

浮躁,是目前存在於各行各業的普遍現象。就拿汽車圈來說,品牌在推出新車型時總喜歡搞出很多新鮮花樣,來給自己的產品“加碼”,不論是小改款、中期改款還是大改款,似乎都用上了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其背後的目的也很明顯——給自己套上“主角光環”,製造噱頭刺激消費。


然而,這些所謂的高科技功能、配置真的就那麼有必要嗎?論哥今天就挑幾個個人認為相當雞肋的配置和大家聊聊。


溫度分區空調


分區空調顧名思義是指在一個車廂內可以獨立調節不同溫度的區域,比如雙區空調可以獨立調節車內左右兩側空調的溫度,而四區空調的前後排、左右側的溫度都可以分別獨立調節。


拋開噱頭看本質 汽車的這些所謂“黑科技”你真的不需要


從原理來看,不同區域的溫度控制需要空調製冷系統和採暖系統的相互配合,由負責各個區域的溫度風門翻板控制的冷風和熱風混合比例,從而實現對該區域的溫度控制,再利用鼓風機將不同溫度的空氣從佈置在車內複雜的風道,吹到各個出風口,是一項成本較高的配置。


拋開噱頭看本質 汽車的這些所謂“黑科技”你真的不需要


但即使是一輛再大的車,車內空間也不過那麼幾平方米,在這麼小的環境裡進行溫度分區,再加上本身車內的空氣也在循環,溫度很快就會變得一致。


同時對於消費者的使用邏輯而言,當覺得空調過冷過熱時一般會選擇用調節風量的方式來改善,而不是想要單獨調節溫度,並且駕駛位吹冷風副駕駛要開暖風的情況也不那麼多見吧,是要實力演繹“一個像冬天、一個像夏天?”


發動機啟停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一個習慣,就是上車啟動時,如果有發動機啟停,就會在第一時間關掉。


否則當你來到紅綠燈口,一腳剎車下去,車子無聲無息地進入自動啟停的模式,但再次啟動時動靜非常大,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候發動機和車身一起突然抖動,把你嚇一跳。


又或者說在你倒車入庫時,一不小心剎車踩深了,發動機就停了運作,需要再次激活;特別是在擁堵的城市道路,走走停停的頓挫本來就鬧心,突然介入的自動啟停,讓你在起步時慢了別人一截,然後被插隊狂徒擠到了你前頭……


拋開噱頭看本質 汽車的這些所謂“黑科技”你真的不需要


在別的國家論哥不好說,至少對於國內消費者而言在實際用車中,因為道路交通狀況和各家技術差異等因素,“自動啟停”顯得異常水土不服。


至於為什麼這項功能在當今的汽車市場會成為標配的功能之一,當然主要出於品牌節油減排的目的,滿足日益苛刻的環保法規,說白了就是汽車廠商面對各國嚴格的排放和燃油經濟性的“作弊”手段,


無線充電


車載無線充電也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新技術,在這個智能手機電池技術發展跟不上節奏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給電池充電成為人們擁有安全感的極大利器。而車載無線充電讓你可以更加優雅的充電了,上車後只需要將手機放在特定的位置,手機自動就開始充電,想想都感覺很有逼格,一路上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手機沒電了。


拋開噱頭看本質 汽車的這些所謂“黑科技”你真的不需要


但仔細想一想,先不論有多少車主的手機支持無線充電功能,即使支持無線充電,在駕駛時也免不了需要操控使用導航之類的功能,而無線充電設置的地方一般在中控臺下方,想要邊充電邊使用幾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在無線充電時,該儲物格必須要保持“空曠”的狀態,畢竟一些厚點的手機殼都會阻礙無線充電的功能,這樣的設置相當於捨去了車內為數不多的比較順手的儲物空間,想來想去,還真不如一根電源線來的實在。


自動泊車


不知不覺,自動泊車系統成為當下眾多新車的標配。特別是對於很多剛開上車的新手來說,把車順利地停進車位的確是一個“技術活”,自動泊車的出現彷彿成為了他們的救星。


拋開噱頭看本質 汽車的這些所謂“黑科技”你真的不需要


只是從這項功能本身來看,它的技術還未達到一個相對成熟、隨心所欲的地步。比如對於車位長寬要求高;在道路繁雜,車位緊缺的大都市裡,就自動泊車那幾個固定模式而言,或許你也不敢從容不迫的放手,讓系統自己“盤”它。


就算是它能做到萬無一失,想要順利的停進一個車位,自動泊車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會在1分鐘甚至更久,在你的身後或許會傳來此起彼伏的喇叭聲。所以總結一下這項功能目前的現狀就是困難的停車位無法使用,寬敞的車位不如自己停來得便捷,在無人駕駛技術還沒有完全普及的今天,開車這件事確實沒多少的捷徑可走,與其花大價錢去買搭載自動泊車的車型,不如自己夜深人靜時多在車庫練練技術……


寫在最後:論哥倒不是拒絕時代前進的步伐,只是廠家們應該去思考:你們認為用戶需要的新技術和新功能,是否真的就是用戶需要的?或者,你們現在所能夠提供的新技術或者新功能,雖然戳到用戶痛點,但是否解決了用戶的痛點?

畢竟好的科技是在人們感覺不到科技存在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科技在發展,但如何下沉到用戶體驗的提升仍舊是一門學問,並不是粗暴的植入,而是巧妙的滲入。

我們期待科技發展,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感這些華而不實的“半成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