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为何还不让他的猛将们上?

《三国演义》中群雄争霸,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多,联盟抗敌的情况并不多。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应该是诸方势力最大的一次联盟抗敌。关公温酒斩华雄就发生在这期间。

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当时天下几乎所有有实力的诸侯都到齐了,还各自带着旗下最精锐的部队与能力最强的武将。可是汜水关前,华雄如此嚣张,竟然无人对付得了,最后还是势力最弱的刘备的二弟关羽斩了华雄。这是为何呢?即便是当时实力不算强大的曹操,手下也有多名大将,为何竟然没有一个人前去挑战华雄呢?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为何还不让他的猛将们上?

曹操之所以不派遣手下的大将们出战华雄,第一是因为当时他手下能与华雄一决高下的人不多,且当时曹操实力不够,人才没有后来那么多,他必须要爱惜人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十八路诸侯根本无法齐心协力抗敌,看似诸侯联盟实力强大,内部却是一盘散沙,互相防范还来不及,并不会真的去齐心协力抗敌,曹操当然也不列外。

董卓进京之后倒行逆施,导致天怒人怨,人微言轻的曹操带着司徒王允给的一把七星宝刀,准备刺杀董卓,没想到刺杀失败。好在曹操反应及时,以献刀的名义蒙混过关,为自己赢得了逃跑的时间。逃出来的曹操召集兵马,联络天下英豪共同讨伐董卓。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八路诸侯齐聚共同讨伐董卓。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为何还不让他的猛将们上?

没想到汜水关前,董卓手下的大将华雄拦住了联盟大军。要说没人敢去挑战董卓也情有可原,演义中对于董卓的描述是:“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看上去就令人心惊胆战。再来看看华雄的战绩,一开场便将大将鲍忠斩杀,然后又带人杀入了孙坚的阵营,打得孙坚丢盔弃甲而逃,连孙坚手下的大将甘茂都被他给杀了。袁术手下的大将俞涉,韩馥手下的潘凤皆被他斩杀。华雄还挑着孙坚的头盔得意洋洋炫耀,实在是嚣张至极。华雄如此战绩,不得不令人感到害怕。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为何还不让他的猛将们上?

再来看看当时曹操手下的大将们,当时的曹操刚创业不久,手下有六员大将,分别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前四位都是跟随着曹操起家的本家骨肉,李典与乐进则刚刚投奔过来不久,对于这几个人才曹操格外爱护,自然不会轻易让他们出战。

再来看看曹操这几位手下大将的武艺,从李典、乐进之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战绩来看,他们二人都没有斩杀一流大将的战绩,尤其是乐进,战场之上善于用箭,但是这一招对于华雄来说效果不大,华雄打孙坚的时候接连躲过两箭,可见防备能力极强。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为何还不让他的猛将们上?

剩下的四人当中,夏侯惇的武艺是最高的,但是想要赢过华雄,还真是把握不大。此时的曹操身边还没有许褚、典韦这样武艺高强的大将,所以曹操不愿意让那六位去冒险。

另外,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看似轰轰烈烈,其实诸侯内部争斗、矛盾不断,各自为政根本拧不成一股绳,谁也不愿意出力。不能共同抗敌不说,还故意拖后腿,更有人想要利用这次联盟达到属于自己的目的。比如说孙坚一直依附于袁术,他一直想要自立门户摆脱袁术的控制,袁术自然不傻,直接断了孙坚的粮草,让孙坚寸步难行。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为何还不让他的猛将们上?

袁绍旗下战斗力最强的颜良、文丑,这一次都没有跟随袁绍出战,可见袁绍虽然实力强大,但是根本不想在讨伐董卓的事情上出力,反而是利用这次机会,派兵争夺韩馥的地盘——冀州。曹操一早就看出来了,讨伐董卓是假,防范一起前来讨伐董卓的诸侯们才是真。曹操按兵不动是要保全这些大将,以防备其他诸侯的偷袭。

董卓因为诸侯的联合讨伐,只能选择迁都,这帮诸侯们的本性开始爆发,不想着去追击董卓,反而在都城里烧杀抢掠,胡作非为。紧接着,诸侯内讧便开始了,孙坚死于乱箭之下,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兵败身死。韩馥的冀州被袁绍夺走,只能四处逃窜。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为何还不让他的猛将们上?

综上所述,曹操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让手下的大将们出战华雄。这也就成全了关羽:“温酒斩华雄”让关羽的名声大振,也给刘备挣足了面子,这对于实力不够强大的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