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培養出一個科比有多難?


培養出一個科比有多難?


科比在NBA賽場上的評價按道理說早已經蓋棺定論了,1996年不足18歲的科比被夏洛黃蜂隊選中,同年被交易到湖人隊,整個職業生涯基本上都效力於湖人隊了,1996年—2016年,從18歲到38歲一個球員的職業生涯,科比成就了湖人隊,也成就了他自己。


多數人對科比是這樣評價的,科比是NBA最好的得分手之一,生涯贏得無數獎項,突破、投籃、罰球、三分球他都駕輕就熟,幾乎沒有進攻盲區,單場比賽81分的紀錄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科比後期如此優秀的表現,黃蜂隊老闆會不會因看走眼而錯過了一個籃球巨星而後悔不迭呢?這個或許真的可能有,只是咱家沒有聽到或者看到而已。

所以說,像科比這樣的巨星,儘管NBA賽場上群星璀璨,科比也是絕無僅有的,如果要培養出一個巨星,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各種力量的巧合,咱們就一窺培養出一個科比這樣的巨星有多難,簡單分析一下。

培養出一個科比有多難?


科比·布萊恩特於1978年8月23日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8月23日是什麼星座呢?

越是巨星,越是複雜性,可塑性在裡面。因為那是獅子座、處女座交接的一天,所以科比擁有獅子座的傲氣和處女座的挑剔。

菲爾·傑克遜出版了新書《最後的賽季》在書中詳細記述了2003---2004賽季湖人的動盪,也同時批評了科比,說他“不可調教”。

足見科比的傲慢,而這一份傲慢或許是對自己做法的堅守,作為一個優秀的球員,光有傲慢是不夠的,因為還需要不斷的自省。倘若對自己觀點經過深思熟慮的堅持,在外界不為認可的時候這就是傲慢,或者是自負;而一旦被市場證實對的時候,那就成了自信。

很顯然,科比具備這種傲慢中自信的素質,這種素質難能可貴,如果在自己成為巨星的路上,喪失自我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這或許是科比成為巨星素質的要素之一。


培養出一個科比有多難?


談及菲爾·傑克遜,或許他是科比的貴人。

咱們經常講,要想成事,貴人相助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尤其是羽翼尚未豐滿之際。

菲爾·傑克遜,曾經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教練員,司職大前鋒,綽號“禪師”。1980年退役之後出任教練,2011年退休。教練生涯共執教常規賽1640場,獲得了1155場勝利。菲爾·傑克遜是NBA歷史上第六位千勝教頭。

並且被稱作獲得冠軍最多的教練,可見除了菲爾·傑克遜運氣好之外,教練生涯可謂是登峰造極,從運動員時期獲得綽號“禪師”來看,還深諳教練這門藝術。

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講,是位名師了!

而菲爾·傑克遜1999年執任湖人隊教練,是不是這個期間,菲爾·傑克遜與科比互相加持的成分在裡面呢?1996年出道的科比,賽場歷練了3年,菲爾·傑克遜的出現無疑是如虎添翼,2000、2001、2002湖人隊連續三年NBA奪冠,科比大放異彩,這個是菲爾·傑克遜的榮幸還是科比的榮幸呢?

這或許是科比成為巨星素質的要素之一。


培養出一個科比有多難?


咱們上面羅列了兩個成為巨星的要素:一個是內因性格要素,另外一個是名師高徒,貴人相助的要素。

還有沒有別的呢?

天賦?

還有一些因素密不可分,科比的父親,喬·布萊恩特曾經就是職業籃球運動員,曾效力於費城76人隊、聖迭戈快船隊、休斯敦火箭隊以及一些國外球隊。

也就是說,科比具備球員的先天素質和天賦。

這個很重要嗎?當然!

尤其是搞藝術、體育的巨星,是否具備這種天賦簡直就是決定是否從事該行業的先天條件,具備這樣的家庭背景,從小耳濡目染,以及父母的培養或許是讓科比從小就脫穎而出的先決條件。

比如,對於國內來說,足球很難出巨星,或許跟這個有關。而乒乓球打國內比賽要比國際比賽還要難,原因就是我們具備這樣的土壤。

著名的乒乓球巨星鄧亞萍,是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其父曾經是河南省乒乓球隊選手。

也就是說,具備先天素質,和家庭背景,讓科比成為巨星的一個要素。

培養出一個科比有多難?


還有沒有別的因素呢?

咱們看,科比的父親喬·布萊恩特曾經效力過多家球隊,而科比一生的職業生涯基本僅僅效力在湖人隊,這中間是不是有很多學問?

湖人隊或許跟科比,是相互成就的,或許跟科比與菲爾·傑克遜相互成就那樣。

只要找對了好東家,就不要輕易跳槽,或者說少折騰也是成為巨星的一個法寶。

因為在選擇新東家的過程中,都需要耗費很多心神,以及在新球隊中隊員之間增加很多磨合期,一個巨星很可能因之耗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成為科比這樣的巨星,還需要父輩職業生涯的經歷做背書。

咱們反觀國內籃球、足球巨星為啥這麼少?

或許一個行業真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像科比這樣的巨星,並非偶然,兩代人,稟賦優異,名師高徒,可能都不可少,缺少一個因素,或許科比這顆巨星並非有這麼璀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