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巨騙吳志劍:從800元到12億資產,從湖南首富到判刑20年

歡迎關注《老趙商視界》,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述過多個富豪功成名就後由於各種原因不得善終的故事。

今日我們講述的一位曾是湖南首富,他憑藉自身高超的騙術,從800元起家一步步成為驚天巨騙。他曾2000年榮登《福布斯中國大陸排行榜》第26位。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主人翁:吳志劍。

他被人稱為:

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投機分子

一個喜歡沽名釣譽的天才企業家

一個好大喜功的人

一個註定要在他那個時代取得成功的人

一個在這個時代註定要失敗的人。

我們一起回顧他的騙術歷程,希望能為我們帶來一些啟迪和警示。

本篇文章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一貧如洗;億萬富翁;騙術曝光;啟迪警示。

巨騙吳志劍:從800元到12億資產,從湖南首富到判刑20年




一貧如洗:

吳志劍:湖南常德人,1960年出生,父母均為高級知識分子,因此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薰陶。

在他15歲的時候,有著和同齡人一樣的經歷,經過“上山下鄉”的鍛鍊後參軍入伍。到部隊後,吳志劍良好的“筆桿子”能力得到展示,他一有時間就會寫幾篇文章向報社投稿,他寫的文章多次被採用,慢慢成為部隊中有名的作家。

從部隊退伍後,吳志劍被安排分配到了宣傳科,由於平時工作清閒,他就開始寫自己的劇本,其中有兩部《黑影》《白金盃》被拍成電視劇,吳志劍一下子成為了當地的名人。

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1985年吳志劍決定辭職下海經商。一貧如洗的日子由此開始:

他拿著全部身家和曾經的知青夥伴一起搞了一個養殖場.然而偏偏遇到了流行的雞瘟,2000只雞幾天時間內全部死光,吳志劍自己的家當全部賠了進去。

他決定找朋友再試一把,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個廣播開發公司,然而最後朋友中途退出,沒有資本的吳志劍自身難以做下去。

後來又找其他人一起開了一個水泥預製板廠,但是由於資金不夠,水平得不到提升,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市場競爭中慘敗而歸,被迫關閉。

吳志劍的名聲在當地已經“臭名昭著”,沒有人再願意和他一起創業。



億萬富翁:

吳志劍拿著最後的800元決定離家出走,只有去深圳做最後的一搏。由於吳志劍沒有資金,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在找工作中處處碰壁,走投無路之下他去做了一名公廁清潔工,他對這份工作無比珍惜,因為這是他活下去的唯一救命稻草。

吳志劍就這樣一邊打掃著廁所,一邊學習著商業書籍。在一次偶然中,他得知深圳華東商場由於面臨破產,要對外承包。這是一個爛攤子,沒人願意接手,但是吳志劍經過考察和深思熟慮後決定可以一搏,他以每月4000元的價格和一年後償還銀貸款行8萬元的條件承包了華東商場。

吳志劍憑藉自身的出色經營頭腦,通過優惠價格促銷和販賣家電,吳志劍終於擺脫了貧困,3個月後他不僅全部還清了欠債,而且半年後盈利17萬元。吳志劍終於走出了經商的一條康莊大道。

1987年,吳志劍看準了一家彩色印刷包裝廠,他從銀行貸款500萬元買下這個工廠,短短4個月後,吳志劍轉手以1100萬元的價格賣出,這一次淨賺600萬元。

原始資本積累完成以後,吳志劍決定投資實業,

1987年吳志劍創辦政大食品加工廠

成立深圳泰華真皮精緻有限公司

在廣東湛江興建水晶宮大酒樓

在常德成立政華分公司

在深圳創建中國最大的敷銅板廠

1988年8月吳志劍成立國潤小汽車公司,而後吳志劍又成立了澳潤,運華,安潤3個小汽車服務公司。

1994年,吳志劍的政華集團已經發展成為集高科技,商業,金融,貿易房地產,交通,輕工,食品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資產達到28億。

1999年4月30日,吳志劍的INT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00年,吳志劍榮登《福布斯中國大陸排行榜》第26位,成為湖南省首富。

吳志劍用了10年的時間,從一貧如洗完成了到千萬富翁的蛻變。

巨騙吳志劍:從800元到12億資產,從湖南首富到判刑20年




騙術曝光:

2000年7月11日,承租司機大規模上訪請願事件發生,讓吳志劍的騙術罪行曝光於天下。

原來這一切都是吳志劍的一個騙局,他的企業絕大部分是虧損的,有些企業只是註冊了而已,甚至都沒開門經營。

資產幾十個億的政華集團,其實是一個沒有“造血”功能,只靠銀行貸款“輸血”的“吸血公司”,吳志劍只是一個徒有其名的湖南首富,用詐騙犯形容他更加合適不過。

原來是吳志劍用車牌做了多次重複抵押,從銀行貸出鉅額款項。

巨騙吳志劍:從800元到12億資產,從湖南首富到判刑20年


從1988年開始,吳志劍先後從深圳市政府手中通過拍賣獲得478張車牌。這478張車牌儼然是吳志劍手中的王牌,也是他最珍貴的資產。

從1988開始至1997年,吳志劍用這478張車牌進行了多次的重複抵押,重複擔保。到後期,為了能夠融到資金,他偽造了一些營運車牌和政府批文,從多家銀行機構貸款數億元。

另一方面他用虛假的產權證,和承租者簽訂30萬元和50萬元不等的承包合同。

騙局終歸是騙局,紙裡畢竟保不住火。承租司機的大規模上訪讓這一切的真相大白於天下。

公安機關迅速介入,吳志劍選擇“逃”為上策,來了一個“人間蒸發”。公安部對吳志劍發出A級通緝令。

2002年,北京市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發現了吳志劍的活動痕跡,此時他已化名為“武志堅”

10月9日北京市公安局將其予以抓獲。

2003年4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偽造國家證件罪,合同詐騙罪判處吳志劍17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50萬元。

從峰頂到階下囚,吳志劍用了3年的時間。這一切的變化,百般滋味想必只有吳志劍心裡最清楚。



啟迪警示:

吳志劍為何能走到這步,如果依靠他的聰明才智,或許踏踏實實經商,最終的結局也不會如此。誠然,這種結果有其主觀和客觀的原因。

吳志劍喜歡沽名釣譽,好大喜功,喜歡投機取巧,他的性格特徵已經為其日後的結局埋了最深的伏筆,這種結果有其必然的一面。

從1988年開始的詐騙,長達15年的時間,竟然沒被發現,是何原因?具體細節我們不得而知,想必有關部門加強監管,或許能夠避免更多的出租車司機,更多的老百姓深受其害。


最後用《世說新語》中的一句話結束本文,希望能夠有所啟發:

“德成智出,業廣惟勤,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這裡是《老趙商視界》,如果您覺得內容有價值,歡迎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