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賈平凹的小說哪部最經典?

lin曼蕾


經典小說《賈平凹三部》,包括《浮躁》、《廢都》和《秦腔》。

賈平凹被譽為我國當代文壇“鬼才”。他是當代中國一位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作家之一。

1、《浮躁》

《浮躁》以農村青年金狗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賈平凹在文壇的實力派地位。正如後來的《廢都》及《秦腔》一樣,該書已經出版即引起轟動,並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2、《廢都》

《廢都》是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1993年首次發表。小說寫的是80年代我國西北一個大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說主人公叫莊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個,屬“西京文壇上數一數二的頂尖人物”。小說中有大量的“性”描寫,故而引起較多的爭議。小說還較多地運用了象徵的手法,是該小說值得注意的一個藝術特點。

該書由於大量的性描寫在國內遭禁16年,卻在外國贏得聲譽,1997年賈平凹憑《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被禁16年之後,《廢都》2009年再度出版,並與《浮躁》、《秦腔》組成《賈平凹三部》。

3、《秦腔》

《秦腔》是賈平凹的第12部長篇小說。《秦腔》初版於2005年4月,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內容涉及其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的故事。作品以細膩平實的語言,採用“密實的流年式的書寫方式”,集中表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係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字裡行間傾注了對故鄉的一腔深情和對社會轉型期農村現狀的思考。書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賈平凹稱“我要以它為故鄉豎一塊碑”。


巴山雜談



不要說賈平凹的哪部小說最經典了,這個話題沒什麼實質意義,若干年以後人們能記住的,也就只有《廢都》一部而已。

這話貌似無理取鬧,實則就是如此。不信咱們翻看一下目今文壇上連篇累牘如法炮製的所謂鴻篇鉅製,不要說若干年以後,即便是現在,也只是流星一樣瞬間劃過,而沒留下一絲來過的痕跡。說句不客氣的話,那些自鳴得意的所謂長篇鉅著也不過就是如廁時的手紙,甚至還沒有手紙更軟乎更好用。

我們可以大略的統計一下,每年出版的各類文集或小說成千上萬,甚至可以投鞭斷流汗牛充棟,留給我們深刻記憶的卻幾乎為零,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在當代中國文壇,賈平凹的名字簡直如雷貫耳皓月當空,那就是一個近乎神奇的存在,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文壇上為數不多的依然活躍的文壇大佬。

但老賈目前已然走入了不務正業的歧途,用上一點吹灰之力,飽蘸一點濃墨,肆意的揮灑那麼幾下,妥妥的,大把大把的銀子滾滾而來,全都裝進了老賈個人的腰包,他也實際上成為了文學界數得著的風雲人物,一個以賣自家名號賺取金錢的大富翁。

回到正題。賈平凹別看寫了左一部右一部的若干長篇,但能夠留的下來並存世的,恐怕只有那部譭譽參半聲名狼藉的《廢都》了。

說句到家話,中國文壇向來不缺乏大氣磅礴的精品力作,但像老賈這般筆觸另類而旁逸斜出的作品卻實在稀缺,也實質上成了稀罕物,翻遍建國以後的文壇名著,還沒有一部作品如老賈的《廢都》這般擰巴而折騰,既成就了老賈,也毀滅了老賈。

所謂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義無外於此。其他如《山本》、《浮躁》、《秦腔》等等所謂的獲獎作品也不過爾爾,時間久了恐怕也不會留下什麼蛛絲馬跡,雪泥鴻爪。

就像如風過耳,只是來過,僅此而已。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賈平凹是個多才的作家,在八十年代與梁曉聲、路遙、馮驥才、陸文夫、菇志鵑、張抗抗都是受人們喜愛的作家。



賈平凹寫出的眾多作品中,以《廢都》最受讀者認可,為何《廢都》既未獲獎又未被拍成影視,個人觀點認為主要是名字不雅,還有內容過於直白。

從某些角度審閱,賈平凹的創作能力勝於莫言,為何莫名能得諾獎呢?這就象買彩票中獎的機率了。


文都楊稼


披著“民風”外衣的中國古典情愫,是80年代當代中國文壇最為活躍的一枝秀枝,用獨特的風土民情寫濃厚的風土人情,用鄉土青年的明眸透露愛與美的共鳴,用獨特的"商州"系列來思考人生所屬政治所思,用鄉土城市轉向對物質文化所帶來的生命力與人文精神反省,獨特的語言內涵展示《秦腔》


齊璵


我看過的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排一下:秦腔、廢都、古爐、山本、浮躁、高興、高老莊、商州、病相報告,還有極花、懷念狼、帶燈只讀了一部分,沒讀出興趣就放下了,不便評價。


趙愛軍36


我個人覺得,高老莊,高興,秦腔!還有浮躁!非常好


一發千丈


賈平凹厲害,小說當然:是廢都啦。


用戶7340378368812


《古爐》


轉角風情


中國當代作家中,作品100年以後還有人讀的,大約只有一部《廢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