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呼喊與細語》於1972年在瑞典上映,由英格瑪·伯格曼擔任導演和編劇,豆瓣評分高達8.7分。

該片獲得了第2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技術大獎以及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攝影獎,曾被法國著名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稱為“戰後電影史上少見的傑作”

影片主要圍繞著艾格尼絲、瑪麗亞、卡琳三姐妹展開。艾格尼絲、瑪麗亞、卡琳三姐妹雖然是親人,但是她們各自之間有著難以消除的隔膜,關係並不親密。

影片開始時艾格尼絲身患絕症,善良溫柔的女僕安娜一直在她身邊,像母親一樣愛護她,瑪麗亞和卡琳也來到她的身邊。艾格尼絲希望能消除姐妹之間的隔閡,可是三姐妹卻因為性格和生活現狀等等原因,始終不能拉近彼此的心。

這部影片風格獨特,服裝精美華麗,拍攝手法精妙,而故事背後對人性的洞悉,對生與死的思考亦非常地引人深思,是一部值得細細欣賞的優秀影片。今天,我將從影片的主題呈現方式、色彩運用以及其情感表達方式來多方面解讀這部影片。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01、主題呈現:將故事發生背景簡單化,利用雕像暗示與反轉設置,更彰顯了人性中的虛偽冷漠以及對愛的渴望與呼喚

影片為我們展示了三姐妹各自複雜的內心世界,展現了她們發展親密關係的可能性之後又把她們推向孤獨。“人性之中有太多虛偽太多冷漠,只有愛是人性的救贖”是影片想要表達的主題。下面就來談談影片是如何呈現這一主題的:

①將故事發生地點基本限制在艾格尼絲的家,在簡單背景下更凸顯了三姐妹各自心理的複雜

導演伯格曼非常擅長使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展現故事,《呼喊與細語》亦是如此。

因為艾格尼絲的病情,三姐妹一起生活在一棟房子裡,從影片開始到結束,出門的情況非常少,但是故事並沒有角色所在地點的侷限而被限制住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三姐妹各自有著自己的心事:

  • 艾格尼絲對母愛非常渴望,十分希望能在自己死前修復姐妹們之間的親情。
  • 瑪麗亞風情萬種,最得母親的寵愛,有丈夫也有情人,總是追求著愉悅與刺激,同時,她讓自己看起來非常地在乎艾格尼絲,還用真誠的語言喚醒了卡琳冰冷的心,最後給了女僕安娜一筆錢讓她的生活不至於太悲慘。她表現得像個聖母,但她最後用非常冷漠的方式拒絕了卡琳的親近。這一切不過是虛偽的表象,她只是用充滿愛的外在行動掩飾了內心的虛偽和冷漠。
  • 卡琳比較傳統,和丈夫的關係並不好,總是活得非常壓抑,有時甚至會自殘。她也是希望得到愛的,但是她又很難給出信任,所以在渴望著愛的同時又拒絕著別人的愛。

這些複雜的內容或是通過回憶展現,或是通過夢境展示,或是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基本都是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裡,即一棟固定的房子中展現給大家。

在一個比較狹小的空間裡展示人類無比廣闊而複雜的內心世界,使得簡單化的背景和複雜的內容形成強烈的衝擊力,更顯人性複雜。且三姐妹在如此簡單的環境下朝夕相對,卻仍然無法處好關係,引人深思。

同時,限制故事發生的地點也有利於排除許多外界的干擾因素,讓觀眾更好地走進她們的內心,更好地體會影片的意蘊。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②影片開頭所展示的俄耳甫斯雕像奠定了影片的基調,預示了影片的結局

這部影片的場景主要都發生在室內,但是開頭用了一組鏡頭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內容對房子周圍外部環境進行了展示,其中第一個鏡頭,就是一尊俄耳甫斯雕像。

俄耳甫斯是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與九位繆斯女神之一的卡利俄帕所生的孩子。他與妻子情投意合,但是妻子卻不小心被毒蛇咬死,俄耳甫斯感動了冥王和冥後,他們同意讓他帶走妻子,但是有一個條件:在他領著妻子走出地府之前,決不能回頭看她,否則妻子將永遠不能返回人間。

不幸的是,在路上,妻子因為受不了丈夫的冷遇而埋怨,丈夫情不自禁想要回頭擁抱安慰她,結果失去了妻子,只能一個人返回人間。

俄耳甫斯苦苦追尋想要找回自己的心愛之人,但是最後卻還是無奈痛失。

艾格尼絲渴望母親的愛,希望姐妹們能親密起來,但還是事與願違。卡琳對愛的渴望一直被她壓抑在心裡,通過瑪麗亞的引導,她慢慢走出來,可是最後還是被虛偽的瑪麗亞傷害,沒有得到她想要的愛。而瑪麗亞,雖然一直在找刺激,希望能夠得到歡愉,但是事實上她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愛。

一尊背對著鏡頭的沾滿塵土的俄耳甫斯像,其實已經奠定了影片悲傷的基調,暗示了三姐妹苦苦追尋著愛希望得到救贖,最後依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結果的命運。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③設置兩次反轉,展現了看似可以互相親近的姐妹之間仍是有著不可逾越的距離,引人深思

第一次反轉是在艾格尼絲死後,也許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瑪麗亞開始引導著卡琳,想要喚醒卡琳的愛。卡琳一開始拒絕了她,可是瑪麗亞言辭懇切,不斷地勸說卡琳,最終卡琳還是接受了她,兩姐妹幸福地抱在一起,低聲細語。

當我看到這裡,我以為兩個人的感情可以順順利利一直走下去,雖然艾格尼絲和姐妹的感情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推動,但是好歹瑪麗亞和卡琳親近了,這也算一個不錯的結局。

但是第二次反轉卻發生了。在影片接近結尾時,兩姐妹參加完了艾格尼絲的葬禮,卡琳叫住了瑪麗亞,希望能和她保持親密的關係,但是瑪麗亞卻無情地表示她已經忘記了她對卡琳說過什麼話,再次扭轉姐妹之間的關係,把曾經的那些溫情給抹去了。

原先的卡琳心是冷的,被瑪麗亞給溫暖了,可是當卡琳的心暖過來之後,瑪麗亞的虛偽冷漠與自私也展現出來了。

看似親近的姐妹倆之間,仍然有著高高的一堵牆。

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性失敗的一面,比如自私,比如冷漠。其實,電影中表現得有些誇張和極端了,讓我們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缺少這些悲哀。比如同事間的相互猜忌,比如許多人對父母展現出來的冷漠。

其實,有的人是怕受傷害才不與人真心相交,但是如果你一個能交心的朋友都沒有,又如何得到愛,如何獲得安寧與救贖呢?電影中唯一讓人覺得安寧的就是善良的安娜,她真心地照顧艾格尼絲,一直陪伴著她,給予她母親一般的關愛,這也表明了愛才是救贖,只有真誠的愛才能給人內心的安穩,更好地生活。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02、色彩運用:影片獨具特色又極具衝擊力的色彩運用,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也蘊含了對人性的思考

導演伯格曼說過:“我所有的電影都可以用黑白畫面來想,《呼喊與細語》是例外。”

的確,色彩這部電影中被伯格曼導演幾乎運用到了極致,而這些色彩也不僅僅是作為顏色而存在,其背後也有著豐富的寓意和內涵。

首先影片以紅色為主要色調。場景轉換時用的是紅色,開場顯示演員表等等字幕時背景用的也是鮮紅的紅色,而作為故事主要發生地點的那棟房子,也是以紅色為主色調,牆是紅色,地是紅色,椅子也是紅色。

而瑪麗亞的衣服,也是以紅色為主。瑪麗亞是三姐妹之間最開放,最會尋求歡愉的人,滿身的紅色,正代表了她無處安放的慾望與熱情。

紅色是非常鮮豔的顏色,給人的視覺衝擊力很強,更能讓人直觀地感受到這房子裡不尋常的氣氛。與此同時,紅色代表著想要衝出的內心慾望,暗指了“紅房子”內的女人內心慾望的不安與碰撞,增添了一些緊張的氣氛。

不過,紅色雖然代表著不安與生命的流逝,但另一方面也代表著生命的活力,帶來希望,暗示了還有作為救贖的愛存在著。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其次電影中白色的運用也具有深意。白色是艾格尼絲服裝的主要顏色,也是姐妹們睡衣的顏色。白色一般大家都認為是代表著純潔與柔和,在艾格尼絲身上,我們的確也看到了純潔與柔和,這個顏色與她本人性格相符。

但是,總是一成不變的白色配上她那張幾乎總是寫滿痛苦的臉,反而有些“白過頭了”,襯得她更加蒼白,更加無力,暗示了她的死亡命運,也暗示了蒼白無力的艾格尼絲不可能有強大的力量來幫她實現“讓姐妹們和好”的願望,預示了結局。

而白色的睡衣明顯是不符合她的兩個姐妹的,當她們也穿上潔白的睡衣,總是給人不協調的感覺,反襯出了瑪麗亞的不安分,以及卡琳的壓抑。

最後黑色,也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顏色。卡琳的衣服是以黑色為主,同時黑色是艾格尼絲葬禮上的主色調,在影片的許多正反打鏡頭處還充當背景色。

卡琳的髮型很正式,服裝是肅穆的黑色,領口也是扣得緊緊的,儼然就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性,顯得非常嚴肅,看起來並不是一個易接近的人。

黑色是卡琳的保護色,她用黑色第一步拒絕了許多人的親近,保護著自己,時刻提醒著她守好自己心裡的防線,不要隨便相信別人,不要隨便敞開心扉。同時,黑色也壓抑著她,拉遠了她與周圍人的距離,讓她變得十分缺愛,變得十分孤獨。

黑色的衣服一直是卡琳穿著,不過在艾格尼絲的葬禮上,大家都穿上了黑色。表面上看,這是為了合乎葬禮的規矩,但是情節進行到卡琳找到瑪麗亞,想要跟她鞏固親密關係卻被拒絕的時候,我才品味出來,這黑色不僅僅是為了哀悼艾格尼絲,更是為了襯托“剩下的兩姐妹最終關係還是破裂”這件事其中的悲哀。

而充當著背景色的黑色使得人物成為畫面的中心,使得畫面從視覺上“安靜”下來。使得觀眾能夠更近距離地去接觸人物的內心,將人性更好地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色彩的運用是《呼喊與細語》的一大特色,但凡看過這部影片,基本都會對此留下印象。運用色彩不僅僅是為了抓住觀眾的眼球,更是為了讓觀眾體會色彩背後的含義,更好地對人物以及情節進行理解。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03、情感表達:影片利用近距離的面部特寫以及角色之間的身份的替代對情感進行表達,和觀眾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

看一部電影,不僅僅是為了看表面的故事,更是為了體會更深的內涵,捕捉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慾望,從而給自己帶來啟發。而這些情感,就在影片的一些細節裡表現出來。

今天,我就結合一下《呼喊與細語》的影片內容,對其情感表達方式簡單分析一下:

①近距離的面部特寫,為我們捕捉了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流露

在瑪麗亞試圖勾引艾格尼絲的醫生時,被醫生拒絕了,醫生帶著瑪麗亞來到鏡子面前,一點點通過她的眼神、她的嘴唇、她的皺紋等等來分析出了她的自私與冷漠。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長達一分四十多秒的近距離面部特寫鏡頭。

這個鏡頭給我造成了很強的衝擊力,因為近距離鏡頭我看過,但是沒看過這麼近的。瑪麗亞的臉就這麼被放大,每一處細節都清晰可見,演員非常敬業和優秀,這麼長時間連眼都沒眨一下。

隨著醫生的分析,瑪麗亞會做出相對應的動作,包括斜眼瞥,包括冷笑,包括帶著冷漠看自己的皺紋。這些細微的動作是瑪麗亞下意識被醫生牽著鼻子走的表現,同時她又用冷笑來保護和偽裝一下自己,如果你直視瑪麗亞的眼睛,你也能從中讀出一些茫然,一些哀傷。

還有一處不得不提的近距離面部特寫是在最後卡琳和瑪麗亞的關係破裂的時候,在拍攝兩個人對話時,影片用了正反打鏡頭,說話的一方近距離正面面對鏡頭,不說話的一方基本隱藏在背景色黑色裡。

卡琳眼中對愛的的渴望與被拒絕後的受傷,瑪麗亞假裝親密的偽善笑容以及親自揭開殘酷真相後的冷漠眼神,這些小細節全部都被鏡頭記錄,就算沒有臺詞,通過這些細節,也能傳遞情感表達的信息。

這些特寫為觀眾捕捉了人物內心細微的情感變化,縮短了觀眾和人物之間的距離,讓觀眾能更好地與人物“共情”,更好地理解電影。

豆瓣8.7分《呼喊與細語》:服裝華麗,畫面精美,背後卻無比哀傷

②注意角色之間身份的相互替代,其背後往往有著豐富的情感表現

瑪麗亞是母親最寵愛的孩子,長相也與母親極為酷似,同時,她也是三姐妹中唯一一個有孩子的,可以說,我們可以把瑪麗亞認為是母親的延續,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母親。

但是,瑪麗亞卻是三姐妹當中最冷漠最虛偽的人。艾格尼絲一直渴望著母親的愛,希望母親多注意她一些,可惜最終還是沒有得到,不過她一直對母親有所思念。可惜,在她身邊的這位“母親的化身”卻是如此的冷漠無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算母親還活著也不會對艾格尼絲傾注太多愛的殘酷真相,凸顯了親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

同時,守護在艾格尼絲身邊的女僕安娜也是”母親的化身“。安娜很安靜,但是脾氣溫和,擁有一顆愛人的心。她也有一個女兒,只不過死去了,女兒死後,安娜的所有精力都在艾格尼絲身上,她愛艾格尼絲,照顧她無微不至。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艾格尼絲對於安娜來說是替代了女兒。

所以說,艾格尼絲渴望的母愛其實在安娜這裡得到了,也算是一種慰藉。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艾格尼絲在最後呼喚著有沒有人來幫幫她時,她最先求助於瑪麗亞和卡琳,可見在她心裡,母親不在了,姐妹之情是重於主僕之情的。

雖然兩姐妹拒絕她之後,安娜再一次像母親一樣陪在她的身邊,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安娜給予的母愛對於艾格尼絲來說是安慰,是溫暖,但是還是比不上她自己母親的愛和姐妹之間的感情分量重,艾格尼絲雖然也愛安娜,但是這種感情和親情還是不一樣的。

角色之間身份的互相替代往往透露著許多角色內心真實的感情與渴望,也往往會透露一些故事的真相。其中表露出來的複雜情感有時根本不能用語言來轉述,但是卻能直擊人心,與觀眾在心靈層面進行深層次的情感交流。


寫在最後:

《呼喊與細語》的故事性並不強,更多地是呈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對人性進行了思考。通過從主題呈現方式、色彩運用、情感表達來多維度分析這部影片,能更好的幫助我們分析其創作背後的思考。

看完這部電影,卡琳被瑪麗亞拒絕後露出的那個哀傷的眼神讓我久久不能忘記。瑪麗亞是一個偽善的人,總是在追求歡愉,追求刺激,可是她也不見得多麼快樂。如果她真誠地接受了卡琳,也許兩姐妹從此就得到了救贖。一個人就是一個人,有血有肉,並不是一座孤島,在擦亮眼睛保證自己不被人騙的同時,付出真心給我們換來的是另一顆真心,是安寧與幸福。歡迎關注@顧依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