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今天我們學這首小詩《牧童》的作者呂岩,大家知道呂岩是誰嗎?呂岩,其實他就是呂洞賓。

呂洞賓是民間神話故事“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之一。他本身呢,是一個讀書人,一位儒生,曾經去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呢,在半路被仙人渡化了,做了神仙。那麼八位仙人是哪些神仙呢?小雅老師來告訴你們吧!八仙有鐵柺李,漢鍾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還有今天我們學這首小詩《牧童》的作者呂洞賓。他們並稱為“八洞神仙”。呂洞賓那可是八仙中最著名的一位了,今天我們來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這首小詩《牧童》。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我們看詩的第一句,“草鋪橫野六七里,”從視覺上對環境進行描寫———放眼望去啊,原野上草色蔥籠,鬱鬱蔥蔥的,長得非常的茂盛。一個“鋪”字,表現出了草的茂密,像一張綠色的大毯子鋪在無邊的田野。一個“橫”字描繪出草原一望無邊的寬廣,地勢平緩。這樣的環境描寫描繪出寬廣無邊的草原上,綠油油的野草長得茂密旺盛,為牧童的出場做了一個很好的場景鋪墊。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我們再來看詩的第二句,“笛弄晚風三四聲”。從聽覺的感受上描繪出晚風中牧笛的聲音。一個“弄”字描繪出牧童調皮,天真可愛的模樣。風中的笛聲時斷時續,悠揚動聽。“弄”字盡情地描繪出牧童吹笛時候的隨意悠閒、輕鬆、無拘無束。在此句描寫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好比是紅樓夢王熙鳳的出場,給我們以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對這個人的形象,充滿期待!這裡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並不是確切的數字!“六七里”突出了草原的寬闊無邊,“三四聲”,從風中傳來的笛聲襯托出鄉村傍晚的寧靜,這裡是以聲音來襯托鄉村傍晚的寧靜,在寫作手法上是以動襯靜。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這不由讓我想起王維的一首唯美的詩畫。“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通常,對環境做了充足的描寫和鋪墊之後,就要出現人物出場了。

我們看第三句“歸來飽飯黃昏後”,詩人的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描寫本首詩的重量級人物牧童。牧童放牛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裡肚子餓得呱呱叫,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肚子喂得飽飽的。吃過飯已經是黃昏後了。

接下來我們看第四句,也是直接描寫本詩的主要人物牧童。“不脫蓑衣臥月明”,具體描寫了牧童吃飽飯了就躺下休息的一個情景。我們看,牧童真的是無拘無束,無牽無掛,自由自在,天真爛漫。以地為床,以天為房,飢則食,困則眠。這首詩把牧童的形象刻畫的可謂是活靈活現。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遠離喧囂、安閒自在的田園生活的嚮往。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本首小詩,詩中有景,有人,有聲。從視覺,聽覺,景物描寫,人物形象的描寫,也有詩人內心情感的流露。這生動的一幕由遠及近出現在讀者的視野中,描繪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同時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和自由自在。寬闊的草場、悠揚的笛聲、寧靜的月夜、天真的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安寧。

這首小詩描繪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伴,無拘無束。該詩也表達了詩人對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的一種嚮往。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詩中描繪牧童生活的愜意與舒適,其實是在委婉地勸說自己的朋友鍾傅,趁早離開爾虞我詐,追名逐利的官場,迴歸田園過無慾無求,無拘無束的生活,做一個自在的仙人。在此詩中,牧童是一個智者的化身。為迷失在官場中的朋友指路。這首小詩語言樸實清新,明白如話,更加體現出詩人不留痕跡的精湛文字功夫。

呂洞賓會寫詩?這首《牧童》你讀過嗎?

賞析之後,帶孩子做做試題吧!答案公佈在評論區!孩子自主思考完成試題,家長可以協助對答案,進行分析,如果有任何疑問,請留言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