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衡水二中班主任談話:很乖,學習又好,我情願你和父母吵一架

衡水二中班主任談話:很乖,學習又好,我情願你和父母吵一架


這是一個典型的學生,如果看自我介紹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乖巧、聽話,一點就透、團結奉獻。長得眉清目秀,做事穩穩當當,平時說話不多,安靜的像個小姑娘。


自己缺點介紹,缺乏自己的思想,沒有創新能力,心態較差。

對高三想法是從頭開始重新做人,付出比常人的多努力,儘量讓自己變得深刻,擁有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為自己人生留下一個回味無窮的美好時光。


內心對自己要求高,但是成績都多少令自己失望,但是我相信,有了高三的踏實努力奮鬥,自己成績會穩中向好。


對父母,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會有一些分歧。


而根據家長所描述,缺乏持久性,高二下班學期出現叛逆成績下滑,目標並不明確。最大特點懶散,十八歲成人儀式哭的撕心裂肺。


看著眼前的材料,腦子快速把自己對小F過了一遍,一個畫面展示,小男孩把自己封閉在小屋,渴盼著外面的風景,但又無力推開那扇門。


把小F叫出來,安靜,是我對小F的一個評價,太安靜,容易出問題。


和小F的談話並沒有說多少,大部分時間小F只是安靜的聽著,時不時的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針對小F問題談了幾個方面


第一、小時候乖巧是否由大人暗示所致,我見過很多帶孩子家長,總是誇別人孩子或者自己孩子乖,聽話。而對於小孩來說,自己的行為如果表現的更乖巧,就會得到家長或者親戚的誇讚,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小孩的行為、言語在大人面前處於一種弱勢,孩子與其他人接觸比較少,所有的成長經歷來自父母的言行,模仿父母、按照父母的暗示去做事,中間孩子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牴觸,天經地義。


乖巧這個詞形成越早,在心裡印象更深,產生的影響就會越遠越深刻。而孩子長大後,自己的獨立思想隱約與大人有所不同,似乎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看法。但是長久的乖巧按照父母的指示去做事,讓自己缺失了完整做一件事的能力,這在早期並沒有顯示出來,而是在與周圍同伴交流中感到焦慮,這種優越感無法建立起來,往往把自己封閉起來。


乖巧的孩子小時候確實話少乖巧,大了想說話但是不知道說什麼。大人習慣了處處安排照顧,孩子達到乖巧的表揚會按照大人安排做事,缺乏長久訓練,自然難以具備獨立的思想與自由。


第二、內心是有渴望的,渴望釋放自己,渴望自由的空氣包裹自己,外表越乖巧內心越狂野,從內到外都是處處乖巧之人要麼大善要麼大惡,起碼我看來,能夠達到聖人的地步應該是極少的,大部分人會外表罵娘,內心溫柔,有的外表很乖,內心狂野,有的表面老實,背後壞心眼一大堆。


就算我自己,生氣了也會摔個茶杯,小區做半夜,平復一下心情該幹嘛幹嘛。對於學生內心浮躁、不滿,應該要做的是傾聽,然後幫助學生宣洩負能量,或者跑步或大吼或聊天或吃一頓,發洩完之後再分析來龍去脈。


孩子出了問題只會用大道理去解釋,只是強壓住孩子內心的瘋狂想法或者暫時性宣洩負能量,從根本來說,並沒有解決什麼問題。


關於叛逆這個詞,其實來自家長看法,只是孩子看待事情的角度、程度超出了父母的預期,家長還沒來得及改變,就被孩子鋪天蓋地的各種奇葩思想衝擊,出現代溝,家長扣上青春期叛逆大帽子。


叛逆是必須的,是孩子獨立思想與外界社會的一次碰撞。小F的乖巧在自我強壓下變得像一個不穩定的火山,一旦遇到某個畫面或某件事,會集中爆發,而且會很激烈。高二的叛逆來的晚了一些,但是遲早要來一次。


第三、無人懂自己,這句話放到哪個人、哪個學生身上都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遺傳基因、成長經歷、教育背景等,對世界萬物的看法自然也很難一致,所謂知己難求,無外乎倆人對事情看法相同。


當我對小F說到這個詞的時候,小F的表情有些異樣,知道這句話刺疼了。


昨天和一個學生聊天所說為什麼現在可以和家長懟,自己說兜裡有錢了,我則補充了,你小時候不到一米,自己感覺弱小,兜裡沒錢,吃喝都要靠父母,哪能反抗?長大了,兜裡有錢,個子變得比父母也高,自然內心對父母的敬畏減少了。


父母大部分40左右,一般工作穩定,也未必能夠堅持天天學習,補充新知識。父母未變,孩子長大了,孩子學會了用挑剔的眼神看待逐漸落伍的父母,父母在懂得越來越多的孩子面前慢慢的變得寡言少語,生怕說錯了話。這種把自己看事情的高度強制壓倒父母身上,這不可取。


第四、坦然面對自己真實情況,是善良也好,邪惡也罷,乖巧也好,瘋狂也罷,都需要你努力去做事,你想尋找到的存在感需要你提升自己的實力,提高做事水平,而非去跪求別人給你面子,實力才是一切。


做一個弱科安排,不管成績變好還是變差,都要堅持做下去,你想要的獨立思想是需要不斷用做事來形成、強化、提升。


對每個時間點做什麼做一個計劃並且堅持做下去。對於內心發洩,如果感到不爽,可以大聲口號、操場快速跑兩圈、上課快速回答問題、吃一頓好的來及時宣洩出去並調整負面情緒。這樣在現實自己與過去自己的鬥爭中不斷前進,當然要向前進,必然面對可能遇到的困難。


對於小F來說,能夠看出來,聽進去了,對一個一直乖巧的孩子來說,家長、老師說什麼都會聽進去,但是最後能做多少,要看孩子自己對事情提煉了多少自己的東西。


讓小F進去後,我坐在外面很難平靜,還有很多類似小F的學生,在父母過度表揚、安排下缺失了獨立精神。我倒是想走進班級,振臂一呼,想和父母吵一架的來,我估計怎麼也有三分之一跟隨。


但是更多估計看我和看神經病沒什麼區別,能夠和長輩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往往在成長中都更具有潛力。實驗班中真正學習優秀的能夠就一個問題和老師認真的探討,一般的學生只是老師教自己聽,成績差一些的則自我習慣並沒有培養出來而出現心理毛病。


乖巧孩子與經常與父母爭辯和孩子,就父母來說,是喜歡乖巧的。但是如果置換一下父母和祖輩,那到底是希望與祖輩商量還是秉承父母必須聽祖輩,而做一個乖巧的父母。乖巧孩子的長久壓抑之下的爆發力,一旦出問題傷害必然是極大的。


當父母為孩子頂嘴在申辯時候,是要講究以理服人(三歲以後),因為孩子說出的理由是站在孩子自己出發的,大人看問題比較全面,中間是有誤差的,不要孩子一說自己理由就覺得孩子不聽話,要叛逆,罪大惡極,而應該把握機會把它當做對孩子的一種訓練。


父母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做到提前預防和解決。這樣長久下來,孩子依然會反駁不乖巧,但是回答父母的話經過了思考過程,這是一個邏輯培養過程,而乖巧孩子則會更多選擇不反駁,欠缺自己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