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宜春学子在外谈宜春的美食

宜春别名袁州,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韩愈在此担任刺史时在唐诗《秋字》中写道“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以此诗句赞美宜春之美,宜春还享有“月亮之都”、“亚洲锂都”的美誉足以见其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宝地。


宜春学子在外谈宜春的美食

红薯丸子

每到过年,宜春家家户户都要炸红薯丸子,如同北方人除夕的饺子,元宵节的


汤圆一样,缺了它就不像过年。红薯丸子是将红薯煮熟去皮,和糯米粉在一起揉


成团,搓成一个一个丸子,再用油炸,红薯丸子一个个圆溜溜,泛着金黄色的光


泽,外皮焦香,内里软糯香甜,像吉祥的小精灵。


在过年的日子里为大家带来团圆和喜庆,成为了赣西大地过年不变的情节


艾叶粑粑


宜春学子在外谈宜春的美食


野菜粑粑又称艾叶粑粑或蒿子粑粑,是宜春一道特色的传统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寒食节食用。因为香蒿叶子很像辟邪的艾叶,也叫艾蒿,故可能有地方叫艾叶粑粑。香蒿草小,气味其实比艾叶清淡很多,其外表是深绿色的,通常将其做成丸子的形状将其上锅蒸熟,再撒上些许白糖,入口即闻到一股艾叶的清香,食之,可祛风驱邪。


宜春景美、物美、人美,是一个非常好的宜居城市。除此之外当然少不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了,说到美食就不得不谈谈宜春扎粉了,宜春扎粉是江西省著名的小吃,以色白如银、条索柔韧、入口爽滑著称。手工扎粉生产可上溯至明朝,可谓历史悠久,南方是富庶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有将富余的米做成米粉的传统。晚米收割上来之后,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晒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故称扎粉,这样也方便了携带。干的米粉煮后,沥干变成湿的米粉,就可以开始了第二轮的加工而炒扎粉最为风行。

宜春

扎粉

宜春学子在外谈宜春的美食

宜春学子在外谈宜春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