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汉武帝刘彻为何对待汉宣帝刘询态度那么差?两人有何矛盾?

大侃历史


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出生仅仅几个月,就遭遇了巫蛊之祸。

《江充传》里写道:“后上幸甘泉,疾病,充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充为使者治巫蛊。充将胡巫掘地求偶人,捕蛊及夜祠,视鬼,染污令有处,辄收捕验治,烧铁钳灼,强服之。民转相诬以巫蛊,吏辄劾以大逆亡道,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大意是奸佞江充害怕皇帝驾崩后,自己被太子杀害,于是决定先发制人,他上奏给汉武帝刘彻说他生病都是因为巫蛊之术所导致的。巫蛊之术流传已久,而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就是因为被认为使用了巫蛊之术才被废除掉的,再加上当时匈奴让巫师在汉朝军队所经过的路上使用巫蛊之术等原因,汉武帝对巫蛊之术极其敏感。于是汉武帝任命江充为治巫的使者,连夜派人搜寻有巫蛊之术存在的地方,发现后就让侍卫严查搜捕,侍卫们甚至用烧红的铁来钳灼犯人,强行让犯人屈服。

这场政治大迫害导致前后被杀数万人。被杀的人中就有戾太子刘据的姨夫公孙贺、表弟公孙敬声还有他的几位同母姐妹。此时的汉朝还存留着一部分母系社会的风俗,母系亲族的势力十分强大,以至于人们认为舅舅和外甥也是骨肉至亲。而刘据的舅舅恰好就是卫青,当时卫氏家族的势力十分庞大,严重影响了汉武帝的权威,武帝正好可以借这一场“巫蛊之祸”来达到自己政治集权上的目的。

《武帝纪》记载,公孙贺被灭族于征和二年(前93)正月,诸邑,阳石公主死于征和二年四月后的闰月,汉武帝则在夏天去了甘泉宫。在此前,刘彻对刘据生母家族的屠杀已经让这位太子惊吓不已,太子、皇后无从得知汉武帝刘彻对巫蛊之祸的态度,于是只能更加谨小慎微。然而刘据身为储君多年,在朝中毕竟还是有着自己的势力的,且刘据基因中来自卫家的血性被激起,于是假冒圣令,杀了江充,而受令前去逮捕太子的苏文居然“得亡归甘泉,说太子无状。”太子更加百口莫辩,只能选择放手一搏。

但是当时太子刘据的母氏家族卫家已经遭受重创,无力再去帮助刘据,于是就这样太子失败,逃亡,最终自杀,湮没在历史潮流中。而卫子夫最终也自杀了,卫氏共同体几乎飞灰湮灭。

在这场灾祸发生时,太子刘据的长孙刘病已也就是刘询,出生不过几个月,与刘彻没有半点亲情,甚至可能连面都没见过,又是汉武帝所憎恶的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彻连自己精心培养多年的太子都可以杀掉,在这种情况下刘彻又怎么可能善待刘询?刘询在襁褓中投身掖庭,在张贺等一些原太子门人的保全下勉强得以存活,到了刘询五岁这年,汉武帝去世恩赦时,才留下遗训允许将其录入宗族。刘询至此才算真正地回到了刘氏宗族,但是刘询的生母只是一个卑微的舞姬,身份低贱,又无母族庇护,刘询的处境依然很艰难,幸好祖母史良悌的母家还在,刘询转而投靠祖母,至此刘询才真正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刘询经历了巫蛊之祸,而其母亲身份低微,母族寒微,汉武帝怎么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皇子皇孙中还有刘询的存在,并且对他多加照顾呢?刘询能在那样一场政治谋害中侥幸存活下来,并且能够回归宗族,已经是刘彻对他的莫大的恩赐了。


邓海春


这个就得科普一下刘洵是谁的后代了,武帝晚年乱杀无辜,对社会的动荡要负很大责任,其中太子刘据(也就是刘洵的爷爷)案最为严重牵扯被杀的人万于多,而刘洵就是一个漏网之鱼,后来武帝悔悟知道自己误信江冲等的鼓动,后悔自己杀孽太重,于是就把刘洵给放了出来,武帝其实并不讨厌刘洵,还应对他有一些愧疚之心但是大错已经酿成也没有办法挽回了,没过几年武帝就去世了,所以说武帝对待刘洵那样也不是出于讨厌而是由于太子案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