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后宫妃子如何上厕所?想不到如此变态

如厕是人的生理需求,从古就有。早在中国的《周礼》中就提到过,最早有记录厕所的是在三千年前,形容“厕......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可见,中国古人,很早之前就注重卫生。随后,在后代的记录中,开始给厕所有不同的称呼。



在各朝各代的皇后妃子们上厕所的方式,实际上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

厕所的历史最高可以追溯到先秦,当时的人们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猪圈上搭建了一个叫“圂”的平台。这种厕所一直到西周末年,所以夏、商、周的妃子皇后们都是要蹲猪圈的。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大缸”的如厕方式,不管男女,一律坐在缸边如厕,所以大号就成为“技术活”,因为厕所虽然是单独设置一个地方的,但盛储“五谷轮回之物”的是口大圆缸,里面盛满了水你要坐在缸边控制排泄物掉下大缸,里面的水还要不溅到屁股上。

汉朝时期的厕所有了很大的改进,那时出现了石头砌成的蹲厕,在右手边设计有扶把,相当的合理化,这可以说是,高血压人的好消息。这也给宫中妃子们带来了便捷,也不用害怕自己上厕所时被淹死了。


宋朝之后,我们比较熟悉的夜壶就出现了,铜制的,瓷质的,木质的,一应俱全。


在后期的演化中,人们生活能用到的材料变得越来越多,明清时期的皇帝已经能用上,比较舒服的马桶了。马桶的制作也是各不相同,通常都是木制的,里面还会为了消除异味,铺垫上香料。


在皇宫里妃子用的马桶叫做“官房”,放马桶的地方叫“净房”,需要时叫宫女传来“官房”,在宫里的这些妃子,使用马桶也是很讲究的,马桶上面放上软绵绵的东西和一些香香的东西,这时坐在上面就可以了。

妃子们每次排泄出来的东西,都会被人取出来,有专门的人员拉出宫来。


据说这些从宫里拉出来的 排泄物是要卖的。而且价格会很高,原因是因为宫里的人吃的东西太好了,排出来的粪便自然就肥沃。所以能卖好价钱。这也成了太监们抢手的差事。有时会因为此事太监们还会打起来的。


清朝时,慈禧的马桶就堪称一绝。她这个马桶,世间罕有,是大臣用檀香木精心打造,专门送给她的。马桶做工非常高级,上面竟然还镶嵌着宝石,内部还铺垫上厚厚的香料和木屑,这样如厕的时候,一点异味没有。

后宫妃子如何上厕所?想不到如此变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