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有的大学老师年纪也挺大了还是讲师?

nocturnserenade


大学老师的职称跟年龄不是直接挂钩的,并不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他就一定会达到什么样的职称。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关系,比如说从讲师到副教授,应该是5年,副教授到教授也是5年,这是一个基本条件。但是如果非常优秀的话,那就可以另当别论了,比如说博士毕业,理论上两年以后就可以评副教授。那为什么现实当中还有很多老讲师呢?以我们学校为例,我想谈谈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有些人教学和科研不能平衡。

在大学里面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师,因为他们曾经可能只是本科毕业,甚至比本科还低,所以他们的科研训练和科研的水平不是很高。而他们对于教学还是十分的投入,教学比较好,所以他们花了大部分的时间来从事教学。但现在的职称评定过程当中又非常看重科研,对他们来讲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所以有些人可能就会放弃科研而专心教学,那么就只能当一个老讲师了。

第二,有的在外面从事其他的活动。

目前在高校里面有着这样一部分老师,他们在大学里面只有讲师职称。他们也本上能够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量,但是他们几乎不做科研,主要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做科研,而是因为他们在外面有自己的公司或者从事其他的行业。大学老师这个头衔,他们还是非常看重的。但是他们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晋升,因为对他们来讲,这种职称的晋升只是工资待遇的提高。他们可能在外面赚钱所取得的收益比大学教授还要高很多。但是他们同时还是要保留大学老师这样一个头衔,为他们的生意提供自己的个人声誉的保证。

第三,高级职称的职数有限。

大学的高级职称职数都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无限制的,并不是老师达到条件就能够获得副教授教授的职称。部属高校的副教授以上的职数比例稍微高一些,但是现在很多二本以下的高校,一般是将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数限制在45%左右,也就是说不到一半的人是副教授以上职称。按照这种方式计算,很多年龄很大的时候都还是讲师就不难理解了。

第四,年轻教师的科研力量很厉害。

现在高校的一些新进老师大部分都是博士以上学位,这些人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有丰富的科研经历,所以他们到大学以后能够很快的出科研的成果,而科研成果对于职称的评定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群年轻人的到来,他们的条件远远高于一些年龄大的一些讲师。这样的话,如果只是从成果的角度来看,很多年龄大的讲师都难以与新近的一些博士相比,所以也就造成了大量高年龄的讲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