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阎纲:临终前的忏悔 谁人续写乔典运?

大美西部观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关注民生,传递有价值的资讯,发布经典文章。

西部君说

这是阎纲先生的一篇旧作,应读者要求并经作者授权大美西部观察转发于此。

临终前的忏悔 谁人续写乔典运?

阎 纲

手术台上接二连三的宰割,未能留住他的肺息。他的去世叫我悲痛难忍。


阎纲:临终前的忏悔 谁人续写乔典运?

△乔典运(1930~1997)


生命对于乔典运已经很不耐烦,他在病床上"拚命"了——病塌上,临终前,支撑着,日夜兼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留下自述传体的文字《命运》,未能终篇而成绝唱。《命运》刊登在河南《莽原》上。

我辈只能在其残篇断简中捕捉微言。

人之将死,其言也真,一部九十年代作家的忏悔录,一位作家弥留之际痛彻肺腑的心声,是对同辈以及后辈作家血泪浇铸的警示!

原文例举如下:

其一、"我看到了笑脸就悄悄笑,认为自己真有上书的材料了,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学下去,现在回头想想也多亏不知道当作家的苦处和难处,要是知道了以后会因为当作家受那么多磨难,说啥也不学着当作家。话再说回来,当时我要没病没疾有盐有饭吃再有几个零花钱,我也不会学着写稿的,我完全是被贫困交加逼上文学这条路的。"

其二、"我终于参加了武汉作家协会。本来应当高兴高兴,可是经过重重磨难之后,我开始懂得了:人想平安,你就要不如人;想找死,你就得比人强。我学乖了,这一次没有欢喜若狂。变得像孙子了,这就是进步。"

其三、"卫星上天了,食堂的饭稀了。""说是站在麦垛上对着太阳点袋烟。比起人家我写的算个屁,吹得还轻,只是个小吹家吧。一个人能这样想,可见良心这玩艺儿要是想扔了比什么都容易。"


其四、"通过这个会议,我懂得了如何生存。制造火箭的人明知是假火箭偏要当成火箭卖的人,都因为不愿和别人一样站在地上,想上天才毁了自己。从此以后,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夜里没有做过上天的梦,白天连上树也没有想过,高人自然比我高一头,见了侏儒我也要蹲下去让他比我高一头。因为想比别人高一头的人,最后一定会比别人低一头。"

其五、"我又被这种热烈气氛和群众敢想敢干的精神感染了,神经一天到晚处于兴奋状态,还是见啥信啥听啥信啥,可见人是轻易不会接受教训的。"

其六、"字是什么?是最漂亮称心的情人,是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是人类进步幸福的手段,也是杀人害命的刀子,玩字的人祸福无定,可能一篇文章做得好便飞黄腾达一切都拥有,也可能一字之差命丧黄泉,险!"

其七、"副刊是正刊的影子,正刊登什么副刊把它变成曲儿再唱一遍,千万不能走样。我编了一段副刊,还算顺手……哭着哭着不由笑了,真傻,把行文中的抗旱改成抗洪不就成了?像'抗旱抗得天低头',改成'抗洪抗得天低头',啥时需要啥时掏出干粮就是馍。"

其八、"上级号召县县出鲁迅,村村出郭沫若。杨兰春一鸣惊人,说,别说县县出鲁迅了,能把鲁迅的文章抄完就不简单了。就凭这一句话他又当了一次名人,被下放到方城县农村劳动了。"

其九、"一张张饿极了的脸都会吃人。""中国的老百姓太好了好极了,只要把他们失去的东西再还给他们,他们就会忘了刚刚经历过的痛苦。""也不透个信就反戈一击了?朋友?天下真有朋友吗?若干年后我终于悟了一点,朋友也得自己先活了才讲朋友。""夜是什么?人人的概念是家,是灯火,是妻小,是床,是安乐窝。我尝到了夜的另一种滋味,漆黑,鸣叫的风,冰冷的石头,扎人的野剌,还有没边际的恐怖,这里那里忽然哗啦一声,汗毛头皮都立了起来。席梦思床上一粒沙子都会感觉硌人,睡在乱石乱草上全然不觉。""为啥现在都要革命都争着革命,因为现在革个命太容易了,不用枪不用炮不用流血不用牺牲,嘴一张一合把手无寸铁的人打成反革命,自己就成了响当当的革命派。……把别人都打成了反革命才能把别人所有的一切夺过来归自己所有。普天下的人要是都成了反革命,只有一个人是革命的,这个人该多么伟大多么正确呀!"


"二十多年过去了,文化大革命的余悸还在折磨摧残着郑大婶,只要听到呼喊口号她马上就拉稀。郑大婶何罪?只是给有家难归的人一个住处一碗饭,就被恶人侮辱打斗。深重的负罪感一直压迫着我,我永远报答不完这恩情!"

"真正的英雄是我的儿子小泉。当时,村里没有一个人敢替我说话,妻子和三个女儿也只能远远地用眼泪看我。小泉只有三岁,他天不怕地不怕跑到我的身边,双手抱住我的腿,仰起头睁大怒眼看着众人,就这样一直到斗争会结束。一个三岁的孩子,面对着一个疯狂了的世界,毫无惧色地搂着我的腿,在歇斯底里的吼声中,这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我好像靠着泰山站着。"

"山里人来公社就像县里人上北京一样新鲜,何况是斗争大会,男女老少都来了。看斗争人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因为看到了比自己还不如的猪狗,发现自己比一些人还高一头两头,心里比喝糖水还甜。"

…………


阎纲:临终前的忏悔 谁人续写乔典运?


恕我抄录过繁。鲁迅说:"《小说旧闻钞》,该抄还得抄。"此情此景,转述和评点肯定会走样。

《命运》用自己亲身的经历还原了历次的政治斗争,用真实的细节诠释了绝顶荒唐的历史,也给我辈知识分子画了像,为中国文学留下"前改革时代"中国知识分子苦闷历程的缩影。

我这里抄送给读者的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千真万确的乔典运——他的文学行的朋友的真朋友。

一部《命运》,象征贝多芬的《A小调第五交响曲》,实际上是一部(我称作"临终忏悔"的)未完成的安魂曲。

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农民作家乔典运的出现意味深长。乔典运深深地扎根在庄稼地里,虔诚地拜倒在历史老人的膝下。乔典运有意以农民代言人的身份替农民说话,却绝不为农民护短。乔典运在农民的历史性的悲剧里面升华喜剧,又于喜剧里蕴含着史的悲哀与教训。乔典运的作品诚实朴素,幽默厚重,无疑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农民的处境和心理的一面镜子。

弥留之际,老乔委托来京参加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河南代表、他西峡的同乡廖华歌等,嘱咐她们务必找到我,说"阎纲一定到会,你们一定替我向他遥致问候……"我哽咽,只顾抹泪,说不出话来。

曲未终而人去,哀哉!一部弥留之际自我谱写的未完成的安魂曲。

作家杨曾宪问得好:"谁来续写《命运》?"


1998年1月16日

阎纲:临终前的忏悔 谁人续写乔典运?

【作者简介】阎纲,1932年生,陕西礼泉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调中央文化部。中国著名作家,“首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编辑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当代文学研究丛刊》《评论选刊》《文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热点文学》。后期以散文随笔著称。著有《文坛徜徉录》《神·鬼·人》《冷落了牡丹》《文学警钟为何而鸣》《我吻女儿的前额》《美丽的夭亡》《阎纲文化之旅》等二十多部。

阎纲:临终前的忏悔 谁人续写乔典运?

△作者 阎纲

感谢阅读欣赏!如果您对本文有什么看法或感想,欢迎在文末留言批评指正。喜欢这篇文章就关注,转发评论就是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