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陽光普照》:許光漢的自殺,告訴我們一個古典道理

《陽光普照》:許光漢的自殺,告訴我們一個古典道理


中國人崇尚中庸之道,意思是待人接物要保持中正平和,恰到好處,太多和太少都不行。


但中國人有一個通病,就是說和做,永遠都是兩碼事。


在電影《陽光普照》中,陳以文有兩個兒子,他把所有的父愛都給了大兒子阿豪,對小兒子阿和不聞不問,每當有外人問他幾個兒子時,他的回答總是“一個”。


在陳以文這般父愛嚴重失衡的家庭裡,造成了阿豪,阿和完全相反的性格,最終走向了不一樣的命運。


作為全家希望的阿豪,他完美了一輩子,只因高考的一次失利,最後選擇了自殺,原來一直活在陽光普照下,是會被燙死的。


《陽光普照》:許光漢的自殺,告訴我們一個古典道理


而阿和呢,不學無術,惹是生非,夥同同伴菜頭砍了別人的手,蹲了三年少年輔育院。


這是電影前半段的故事,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如果人生只剩下阿豪和阿和兩個選項的話,那寧願不要陽光,至少活在黑暗下的人,更懂得生命可貴。


《陽光普照》:許光漢的自殺,告訴我們一個古典道理


電影后半段的故事,是從阿和出獄開始的。


阿和出獄之前,獄友給他唱了一首告別曲,周華健的《花心》,歌詞是這樣的:“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只要你願意只要你願意,讓夢划向你的心海”


是的,只要你願意,一切就可以從頭開始,而讓阿和有這種改變決心的,正是他兒子的到來,他成為了一個父親。


出獄後的阿和完全變了一個人,不僅工作上認認真真,勤勤勉勉,還每天打兩份工,賺錢養家餬口。


阿和用心經營著他的家庭,維持他的小日子,而他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那個黑暗,只會越滾越大,最終將其反噬。


《陽光普照》:許光漢的自殺,告訴我們一個古典道理


六年前的那個雨夜,原來是阿和被人欺負,好兄弟菜頭二話不說憑著一份義氣,就砍掉了對方的手,因此菜頭不僅要多坐3年牢,家裡的房子還被抵押賠償,唯一的親人奶奶也被送去了敬老院。


而阿和呢?他除了要坐三年牢外,家裡人沒有出一分錢,自己出獄後更是連去看一眼菜頭都沒有。


所以,菜頭成為了阿和追求普通生活的麻煩。


《陽光普照》:許光漢的自殺,告訴我們一個古典道理


當年菜頭是為了阿和講的義氣,如果阿和一家人有道義上的良知,主動承擔賠償賠款,幫助菜頭的奶奶度過難關,甚至是阿和出獄後去看菜頭一眼,那麼也不會導致菜頭的怨氣那麼大,同樣阿和爸也不會起殺心,撞死了菜頭。


雖然電影后續沒有披露阿和爸的結局,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迎接他的要不是坐牢,那就是死刑。


《陽光普照》:許光漢的自殺,告訴我們一個古典道理


所以,縱觀整部電影,導演用了前後兩段不同的故事,無非就只告訴我們一個古典的太極陰陽道理:陽光和黑暗永遠是相伴相隨的。


如果像阿豪那般極度陽光,那麼對立面就是極度黑暗,也就是死亡。


如果像阿和那樣選擇性追逐陽光,逃避黑暗,那麼最終也會有相遇湮滅的一刻。


那麼最好的對待方式,就是:和諧共生,就像裂縫下的陽光,時無時有,不刺眼,不灰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