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自2019年12月30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疫情以来,疫情变化引发各方关注。


截至2020年1月23日10:30,全国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2例,疑似393例, 治愈28例,死亡17例。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数据、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丁香园 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今日专家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病例数正不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不要过于恐慌和担心。近日报道的武汉新型肺炎病例数虽在不断增加,但并不代表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了大流行、大暴发,而仍是以散发病例为主,且各地出现的病例也以武汉输入性病例为主。


除了感染的蔓延这一因素外,检测手段、检测设备的完善和普及,使得部分之前未检出的病例现在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出来,所以病例会被集中地披露、报道出来。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冠状病毒究竟是什么?


冠状病毒是一类病毒的总称。在电子显微镜下,冠状病毒的边缘具有形似日冕的突起,看上去犹如王冠,因此称作冠状病毒。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自然宿主包括人、牛、猪、禽及犬、猫、鼠、蝙蝠等。


已知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七种。包括大家已知的可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MERS冠状病毒和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SARS冠状病毒等。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新型冠状病毒,有啥不一样?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是此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它既不是SARS冠状病毒也不是MERS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人体的机制与SARS冠状病毒具有相似性,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与人ACE2蛋白能够非常高效地结合,这也是当年SARS冠状病毒对人侵袭力极强的原因。


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与人ACE2蛋白联结的结构与SARS冠状病毒不同,尽管它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不小的侵袭力,但从目前来看,其「威力」不如SARS冠状病毒。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感染了冠状病毒,会有哪些症状?


症状因人而异,通常会有咳嗽、头痛、发热的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肾衰竭、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症状。


所有的呼吸道感染病,都会有潜伏期,潜伏期从理论上讲是有传染性的,但是传播的危害远远不及疾病的严重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极期。因此,和患者近距离接触是最危险的。医务人员、家庭成员等是最容易被感染的。


所有呼吸道病毒造成的感染,接触的病毒量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近距离的、高浓度的病毒接触,导致发病的概率更高,因此和潜伏期患者接触,发病的概率相对比较低。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发烧、干咳了,就是「中招」了吗?


并不是!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是,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注意,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已出现死亡病例,武汉新型肺炎不可治吗?


不是!


目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致死亡。目前报道的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是老人或者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对于机体状态良好的人,这并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通过目前的支持治疗,基本都能获得较好的预后,因此不必过于恐慌。


但是,老人以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感染。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在春运的人潮中,如何保护好自己?


人类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做好防护很重要,备好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以及消毒湿巾。


其他地区的市民,无特殊事项尽量不要去武汉。


春节临近,不可否认人口迁徙可能会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风险,但现在国家的全面防控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要过于恐慌。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

1⃣️ 保持手部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密集的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


3⃣️ 咳嗽或打喷嚏时,请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不要随地吐痰。


4⃣️ 保持良好、安全的饮食习惯,肉类、蛋类彻底做熟。


5⃣️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避免食用野味。


6⃣️ 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


7⃣️ 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分睡眠。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野生动物的病毒为何来到了人类社会?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尚不清楚,但从各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是来自一种野生动物,竹鼠、獾这一类动物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表示,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餐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


不管是食用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人类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因此,要从源头预防新发传染病,杜绝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非常重要。


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处,也许就是不去打扰大自然,让野生动物更好地生活。爱护野生动物,也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但是,我们做到了吗?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

我们无须恐慌,但也绝不能轻视


根据目前的结果

国内外专家的主流意见是:

可防、可控、可治


春节将至,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


认真洗手,戴好口罩

该吃吃,该喝喝,别扫兴

但是拒绝野味


不信谣,不传谣

祝各位平安过好年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将为您持续跟踪


最后,我们共同呼吁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独家专访|武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担心吗?



内容支持 《祝您健康》杂志

微信公众号 凤凰养身研究所(wechat id:znjk28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