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古人養蟲之前,我們先來說說昆蟲與季節時令的小知識:聰明的古人,把每年分為了二十四節氣,小時候我們就會背的節氣歌,蘊含著很多智慧在其中。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時令)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定氣法”劃分,即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定氣法”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鳴蟲與中國古人的生活聯繫相當緊密,二十四節氣中的很多節候,都是根據鳴蟲的表現來定義的,如立夏“螻蟈鳴”,夏至“蜩始鳴”,小暑“蟋蜂居壁”,立秋“寒蟬鳴”,秋分“蟄蟲坯戶”,霜降“蟄蟲鹹俯”。所以,古代沒有萬年曆,也有時鐘,人們在農耕時,會觀、聽大自然的蟲鳴聲來判斷當下節令,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古人對鳴蟲的關注在先秦時即已開始,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多首詩寫過鳴蟲。《國風·豳風》的《七月》一詩就曾提到蟬、蚱蜢、蟈蟈、蟋蟀等多種鳴蟲。如,“四月秀葽,五月鳴蜩”:陰曆四月份植物遠志結籽,五月蟬(知了)開始在樹上鳴叫。再如,“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陰曆五月蚱蜢開始伸腿鳴叫,蟈蟈則在六月動起了羽翅,秋七月田野裡有很多蟋蟀,到八月份鑽到屋簷下,九月蟋蟀進門,十月鑽到床底。從《詩經》的描寫可以看出,先秦時鳴蟲已融入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於男女之情感。《國風·召南》裡的《草蟲》一詩就曾借鳴蟲表達男女之間愛的感覺:“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草蟲喓喓在鳴叫,蚱蜢四處在蹦跳。久未見到心上人,心中憂愁不安寧。
古人為什麼喜歡鳴蟲?當然與其善鳴有關,也有《草蟲》詩中那份纏綿和寄託,但更重要的是蟲子身上驚人的繁衍能力帶給古人的一種驚奇和想象。以螽斯(蟈蟈)為例,古人認為這是一種靈蟲,“一生百子”,是多子的化身,崇尚多子多福的古人自然對其十分迷信。《詩經》中的《螽斯》就特別強調了“宜爾子孫”一語:“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蟈蟈張開翅膀,在低空群飛;子孫眾多,預示家族興旺。
養蟲有大致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鬥蟲”,二是為了“聽蟲鳴”
古人喜歡鳴蟲,進而形成了一種濃濃的“蟲趣”和豐富的“蟲文化”。
自然界善鳴的蟲子很多,古人最喜歡的主要有蟬、蟋蟀、蟈蟈、扎嘴、油葫蘆、金鈴子等,多屬昆蟲綱中的“直翅目”。
鬥蟲,是古代玩蟲者最熱衷的活動,讓自己蓄養的鳴蟲“互鬥”,與朋友的鳴蟲“賽鬥”,是古代鬥蟲的兩種主要方式。鬥蟲以鬥蟋蟀最為出名,以賽鬥最為流行。一般認為,“鬥蟲”也是從唐朝宮中開始的。“真青猛戰大紅袍”的民間故事,說的就是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宮中設蟋壇,比鬥蟋蟀之事。
南宋顧文薦《負喧雜錄》記載:“鬥蟄之戲,始於天寶間。長安富人鏤象牙為籠而蓄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啄。”這裡的“蟄”,就是蟋蟀。
鬥蟋蟀往往從大暑節氣玩起,一直玩到深秋。鬥蟲起初是圖個好玩,後來漸漸變壞了——通過鬥蟲賭博。南宋姜夔詠蟋蟀詞《齊天樂》前面的小序稱:“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鬥。好事者或以二三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南宋時最會鬥蟋蟀的高手當屬官居宰相高位的賈似道,中國最早的一部研究蟋蟀專著《促織經》就是他寫的,賈似道因此有了“蟋蟀宰相”的外號,民間戲稱他為“賈蟲”。
到明清時,鬥蟋蟀之風颳遍全國各地,尤以京城玩蟲最負盛名。據明劉侗、於奕《帝京景物略》,秋七月京城有風俗:“是月始鬥促織,壯夫士人亦為之。鬥有場,場有主者,其養之又有師,鬥盆筒罐,無家不貯焉。”鬥蟲被老北京視為“京秋雅戲”。宮裡鬥蟲更是熱鬧,連不少太監都是鬥蟲高手。明劉若愚《酌中志》記載:“是月(秋七月)也,吃鰣魚為盛事。賞桂花,鬥促織。善鬥者,一枚可值十餘兩不等。各有名色,以賭博求勝也。”
到清朝時,鬥蟲甚至成了民間的一種謀生手段,俗稱“露天職業”。鬥蟲隊伍也擴大了,除了蟋蟀,蟈蟈、黃鈴等也爬進了“鬥場”。
《促織經》:
“初秋時,於綠野草菜處求之”
有玩家認為,玩鳴蟲的最大樂趣並不在“聽”,也不在“鬥”,而在“捉”。捉蟲有“晝捕”與“夜捕”兩種。晝捕就是白天捉蟲,一般在午後進行,順著蟲鳴而去。夜捕則是從晚飯後開始,尤以下半夜最易得手,此時蟲鳴最起勁。但夜捕想得到好蟲不易,善捕鳴蟲的行家圈內稱“蟲把式”,他們會在夜晚聽野外蟲鳴,記清方位,等白天去捕,如蟋蟀這類鳴蟲愛伏於碎磚瓦片縫隙,或是枯葉下面,一般翻開瓦片後多半能捉到。
南宋賈似道《促織經》中的“捉促織法”對如何捉蟋蟀做過具體描述:“凡捉促織,必將著竹筒過籠。初秋時,於綠野草菜處求之;中秋時,須在園圃垣牆之中側耳昕其聲音,然後覓其門戶。果是促織所在,用手啟其門戶,以尖草掭求其出。若不肯出窩者,或將水灌於窩中,躍出……”而且,捉蟲也要講究時機。就捕捉蟋蟀來說,一般立秋過後方成蟲,有經驗的蟲把式不會在這時下手,而是讓蟲再長壯實一些,在處暑前後再行動,一直到白露,都是捕捉秋蟲的適宜時段。
捉蟲並不難,但是想捉到理想的“好蟲”不易。《促織經》稱:“出於草土者,其身則軟;生於磚石者,其體則剛;生於淺草、瘠土、磚石、深坑、向陽之地者,其性必劣。”玩蟲圈有“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的說法。
鬥蟲/鳴蟲常見品種
我們來看看與鬥蟲和鳴蟲相關的收藏文物
明宣德仿汝釉蟋蟀罐
明宣德澄泥蟋蟀罐
明宣德仿汝釉蟋蟀罐
明隆慶青花雲龍紋蟋蟀罐
明萬曆萬曆款五彩海水雲龍紋六稜蟋蟀罐
清代泥蛐蛐罐
清剔紅花卉紋蟋蟀罐
清代竹製/雕蟈蟈罐
清代逮蛐蛐的抄子
清代竹雕蛐蛐罐
清代紫砂蟋蟀罐
清代澄泥蛐蛐罐
古代鬥蛐蛐的習俗從唐朝天寶年間開始,養鬥蟋蟀,興於宋,盛於明清。以前,在京郊香山、玉泉山、溫泉等地,蟋蟀俯首即得,即使城內的故宮、北海、天壇、太廟等地也能捉到蟋蟀。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線飛蛛、鐵彈子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種。
京城民間始終保留著玩蟋蟀的習俗,各路玩兒家經常聚集到一起聊蟋蟀、鬥蟋蟀。盛行時宣武門、牛街、椿樹上頭條是有名的擺擂臺、鬥蟋蟀的地方。
老北京鬥蛐蛐,分上中下三等。下等就是三五個小孩抱著粗製瓦罐或搪瓷茶缸,蹲大槐樹底下鬥,贏者彈輸家的腦門兒,至不濟賠上倆玻璃球仨洋畫。中等多是在自己家中“雅鬥”,以點心、水果或一元大洋為輸贏,純屬消閒取樂。
您喜歡鬥蟲嗎?您喜歡養鳴蟲嗎?歡迎分享您的經驗或者故事,祝大家2010年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閱讀更多 菁佳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