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四年花16万去读一个民办大学值得吗?或者说怎样才能让这些钱花得值得?

谢京瀚


四年时间花16万人民币去读民办大学,到底值不值得?我只想说: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家长如果愿意为孩子上大学“投资”,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别说16万,就是61万也投下去了。君不见一年学费就达到15万左右的民办大学也是存在的,四年16万学费,孩子在这四年里学有所成,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学得特别出色,而且一毕业之后用人单位抢着要,那么花这些钱肯定是值得的。

或许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去民办大学就读,那么去复读一年其实也是可以的,因为通过复读一年,虽然耗了一年的时光,但至少如果复读有成效的话,第二次参加高考如果考个公办二本甚至公办一本,那么在学费方面(公办二本每年的学费差不多5000元左右)可以说是一下子省了14万左右。

当然,孩子如果在学习方面有一定的潜力,第一次高考并没有考出应有的水平来,再加上孩子不是河南的考生(河南考生被大学录取后没去高校报到,其违规行为会记录到考生诚信档案中),那么去复读也是一种挺不错的决定。但是,如果孩子害怕去复读,或者去复读之后也只能考个三本,或者连三本都保不住,那么去复读就没有多少“性价比”了,对吧?

其实,去民办院校就读,并不多么丢脸,因为民办本科也是本科,三本(新二本)和专科院校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优势,至少在学历层次上高了整整一个档次。而本科学历是很多大学生就业的最低门槛。虽然专科生在毕业之后也可以来个“专升本”,但“专升本”的“含金量”和第一学历是本科的民办大学比起来,劣势还是蛮明显的。.

更何况,民办大学的大学生,从大三开始也可以通过考研的“绿色通道”擦亮人生底色,如果通过考研能考入档次比较高的985大学,那么也可以顺利“洗白”三本(新二本)的学历层次,很多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比较普通但最高学历不凡的大学生还是可以敞开大门的。

泱泱大国,人口众多,但能够达到本科层次的大学生所占的比重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在知名用人单位,当然是硕士博士遍地都是,但在普通用人单位,或者在农村地区,高中以上学历之人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考上民办大学,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去读,在经济不许可的情况下又不想去复读,同样可以通过助学贷款等方式缓解学费上的压力。

作为民办大学的大学生,根本没必要妄自菲薄。在这个社会上,大学层次不高但最终能出人头地的人比比皆是,振作起来,在大学四年把该拿的证书拿到手,把该学的专业知识学到手,把该学的本事学好,毕业后同样有机会成为一些用人单位的“千里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