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李沁为演戏放弃这身份


李沁为演戏放弃这身份

2008年,还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学的李沁,机缘巧合下被《红楼梦》剧组以及李少红导演看中,虽然一开始李沁的父母并不同意,但李少红和李小婉亲自做工作,最终李沁顺利参演该剧,并饰演了薛宝钗的少年时期,从而进入娱乐圈。时间跳转到2019年,凭借出演电影《中国机长》,李沁再次占据观众视野。在电影宣传期间,李沁在《天天向上》上还表演了一段“水袖舞”。

没想到的是,随后,一则爆料帖旧事重提当年,将李沁当年的“就业选择”推到舆论风口。

李沁为演戏放弃这身份

有网友爆料称:“李沁所在的昆五班是上海昆曲团的定向班,学制十年,十年招生一次,为的是“上昆”老中青演员配比合理。而李沁则是其中重点培养的苗子,老师们认为她是三十年一遇的“闺门旦”。学校放李沁去拍《红楼梦》,是因为李沁答应拍完了会回来,但是拍完了,她再也没有回去”。也有网友发帖称,李沁是为了上海户口学昆曲,结果跑去演戏,言而无信。

浪费国家资源,放弃传统艺术传承?这则爆料也引发了网友争议,登上热搜。记者就此展开采访,听业内人士还原真相,也探讨年轻人究竟该如何做出抉择。

李沁为演戏放弃这身份

对此,有媒体求证李沁工作人员,对方否认称:谣言本身就漏洞百出,粉丝已经辟谣过了,相信观众网友都有分辨真伪的能力。

1、李沁一直昆山户口。

2、昆五班60人,同期还有别的学闺门旦的同学,不止一个。更不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出了她一个。

3、学校校长在节目里公开表示过,理解沁沁对自己人生职业的抉择。断章取义不可行。

据悉,2004年,李沁考入上海戏校,而此后她也被时任上海昆剧团团长的蔡正仁选中,成为该院的第五代“杜丽娘”。李沁确实是上昆委培的第五代传人,但是说李沁是‘三十年一遇的闺门旦’有些夸张了,毕竟当时只是作为好苗子被慧眼相中来培养的,但至于昆曲人才未来发展会怎样,充满了变数,有人坚持不下去走了,还有人被行业淘汰,根本无法预测。

李沁为演戏放弃这身份

李沁去新版《红楼梦》剧组拍戏之后,后来选择放弃学业,当时就曾引发争议,也令校方和上昆十分惋惜。但现在看来,业界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也表示理解。“其实学戏很残酷,并不鸟语花香”,戏校的生活艰苦而枯燥,演员舞台上的精彩表现,需要年复一年扎实的基本功支撑。拿顶、拧旋子、毯子功、下腰、踢腿,张军还记得昆三班那句训条:“不舒服”就对了。

更加残酷的是,采访中,业界人士都告诉记者,昆曲演员脱颖而出,跟影视演员没法比,电影学院里一个班能出好几个明星,但昆曲的角儿太难出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李沁为演戏放弃这身份

就李沁而言,当时备受争议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改变了她的艺术之路。其实老一辈艺术家里也有不少例子,像六小龄童原来就是在浙江昆剧团学昆曲的,结果出演《西游记》一炮而红,于是开启不一样的人生。还有大家熟悉的演员何晴也是浙江昆剧团的。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选择,这是一个选择的时代,怎样做自己,修养人格,体现不同的人生价值。

而李沁曾经的校友张军也表示:“我后来关注过这位小师妹,看她演杜丽娘唱《皂罗袍》,声音、扮相都不错。昆曲带给李沁不同的人生内涵,真心欢迎李沁有时间,回来唱唱昆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