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的詩,既有豪放不羈的,也有婉約深情的。

這首《江城子 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記夢》,是蘇軾在髮妻去世十年後所寫,情感至深,讀來傷感而情真意切。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01-

蘇軾一生有三位妻子,準確地說是兩位正妻和一位妾室。

蘇軾的原配發妻是便是王弗。

王弗是眉州清神人,善琴棋書畫,敏而好學,博聞強識。

蘇軾與王弗結識後便成為了終日不去的伴讀。

公元1054年,蘇軾與王弗成婚,當時蘇東坡十九歲,王弗十六歲。

蘇軾與王弗的結合,郎情妾意,真可謂是羨煞旁人。

當時十九歲的蘇軾正是年少輕狂的年紀,身上自然帶著不羈的氣息。

正如林語堂所說“聰明有餘而內斂不足”。

王弗性情溫和,寬厚大度,總是默默的體貼並陪伴著蘇軾。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02-

作為蘇軾的妻子,王弗不僅管理好家庭和孩子,在事業和行為方面也有著莫大的幫助。

王弗對蘇軾的不良行為,總是適時的加以制止。

年少輕狂的蘇軾交友甚多。

蘇軾豪放坦率的性格使他在交友方面不是很慎重,從來不會戒備任何人。

王弗就會常規勸丈夫要處世謹慎,時常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這當然也然蘇軾避免了許多禍端。

王弗可以說蘇軾最信任和依賴的人。

蘇軾與王弗少年夫妻情深意濃,更何況王弗蕙質蘭心,與蘇軾共嘗冷暖、經歷憂患,更是譜寫他們了恩愛夫妻的絕美畫卷。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03-

王弗與蘇軾情投意合,可也難抵天有不測風雲。

公元1065年,王弗患病離世,年僅二十七歲。

王弗的去世對蘇軾有著極大的打擊。

髮妻的早逝讓蘇東坡久久沉寂在悲苦之中,遂因夢見愛妻而寫下了經典的悼亡詞:

有聲當徹天,

有淚當徹天。

王弗去世十年之間,蘇軾更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而《江城子 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記夢》上一節抒情,下一節抒寫夢境,卻真真的讓我們體會到了他思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夫妻相離已有十年,雖然不可以去想起但卻從來沒有忘記。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有將夢境與現實緊緊結合在一起。時光的流逝,容顏的蒼老,歷盡是非浮沉,蘇軾對亡妻的感情深沉、悲痛卻又飽含無奈。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其實,縱觀蘇軾與王弗的愛情故事並不難發現,雖然他們的生活時代與我們不同,但婚姻生活所經歷的種種卻與現在的不盡相同。

蘇軾和王弗的結合是情投意合的。

他們的感情是有著一定的基礎的。二人時常“共同伴讀,探討詩書”,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和語言,這為他們婚後的感情至深增添了濃重的一筆。

蘇軾雖年少輕狂卻還是聽信王弗的卻說,王弗也對蘇軾貼貼不至。

婚姻開始之時我們大都處於輕狂不羈的年紀,對待婚姻和家庭或許沒有太多的擔當與責任,對於另一半也或許沒有太多的寬容和理解。

隨著年紀的增長和經歷了世態炎涼、世事浮沉之後,總才能領悟到家庭的重要性。

願我們看過蘇軾與王弗的愛情婚姻之後,更能學會珍惜時光、珍愛枕邊人,千萬莫要失去後才追悔莫及。


-END-

點擊右上角“關注” 每天推送精彩原創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