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經常健身的人都無不驚歎健身所帶來的好處和改變。


通過健身可以幫你增強自信、減輕壓力、改善睡眠質量、強健骨骼、塑造肌肉等等,健身的優點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不過,來自紐約的體能訓練專家 Dan Daly C.S.C.S 提醒說:“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訓練要越多越好——更大的重量、更多的力量訓練、更長的訓練時間、更大的訓練量……但這種訓練方式無疑將增加健身者的受傷風險,而且也很容易導致過度訓練的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說,健身者需要有意識的控制和把握自己的「訓練量」的原因,特別是新手。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訓練量是衡量你在某一特定類型的鍛鍊中,在某一天、一週或一個月內做了多少工作。基本上,它是一種測量你總共舉起了多少重量的方法,計算方式為:


訓練量=重複次數(reps)X 組數(sets)X 重量(weight)


不過,正如很多人所想,其實並沒有一個簡單的、統一的標準公式來確定準確的訓練量。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但我們可以給大家尤其是新手們提供一些可供參考和計算的建議,希望可以幫你確定合適的訓練量。


1、確定你的訓練年齡


訓練年齡(Training age)並不是指你的實際年齡,也不是你身體的感覺有多老。


Dan Daly 說:“訓練年齡指的是你訓練的累計時間,這很重要。但訓練年齡不是可以用一個數字來量化的,例如你不會說,我的訓練年齡是2.5歲。”


因此,更確切地說,訓練年齡更像是一個「概念」,它代表你身體對鍛鍊的準備程度,更高的年齡也就代表身體對更多活動的準備程度。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你的訓練年齡由三個不同的部分組成:


  • 在你的整個生活中,你以任何形式鍛鍊了多長時間(其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是,過去一段時間你有沒進行過長時間的休息);
  • 你在特定的運動/活動中競爭了多久(在這指的是力量訓練);
  • 你的日常生活有多活躍。


該理論認為,如果你有兩個對力量訓練感興趣的人,一個20年沒鍛鍊或者從未鍛鍊過的人,與過去10年、每週兩天進行普拉提的人相比,應該先減少運動量。


雖然兩人都沒有進行過力量訓練,但這位從普拉提練習者轉型為力量訓練者的人,在進入健身房時的狀態要更好,身體意識更強,基礎也會更好一些。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所以,在計算你能負擔的訓練量時,應當考慮一下你的訓練年齡,訓練年齡越小,你應該開始的運動量也越少。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有一個多年從事力量訓練的朋友,你不能直接和他們一起進行同樣的訓練、做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因為你的身體還沒有為此準備好。


2、弄清你的目標


不管你是什麼水平的健身者,在你真正開始訓練前都應該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你是想成為專業的健身教練、想要參加舉重比賽、想變得更加強壯、還是你聽說力量訓練可以讓你打破自己的馬拉松記錄?


“你需要知道你訓練的目的是什麼,因為不同的訓練目標需要不同的次數,這將影響你的訓練量,”紐約的 NASM 認證教練 Melissa Chisholm 說。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基於你的目標,你可以參考以下訓練安排:


  • 增強肌肉耐力或改善有氧運動:每組12次以上;
  • 增加整體力量和肌肉維度:每組6到12次;
  • 增加肌肉量或力量:每組不超過5次。


作為一個普遍的經驗法則:“重複次數越多,重量應該越輕,”Chisholm 說,“重複次數越少,重量就應該越重。”


3、循序漸進


如果你是一名新手,你的目標是運動得更好,而不是舉得更重。那麼,當你以正確的姿勢和充足的自信心完成訓練後,你應該考慮增加體重。


一旦到了增加體重的時候,Melissa Chisholm 建議遵循所謂的「兩次重複規則(Two Rep Rule)」。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我們的目標是選擇一個有挑戰性但可以控制的重量——然後直到最後一兩次,這應該會感覺很難。當最後兩組練習變得容易時,或者你覺得自己可以在這個重量下做更多的練習時,就該增加體重了。


根據2018年發表在《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

逐漸增加重複次數、組數和重量是變強壯的有效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動作的挑戰性,如果在一組訓練結束時肌肉還沒有燃燒,可以增加重量或多重複幾次。


4、遵循10%原則


經常跑步的人大都聽說過「10%法則」,即每週跑量的增加幅度不要超過上一週的10%。


其實這一法則也可用在力量訓練中,如果你是新手(或者並非新手,但已經很久沒鍛鍊了),你可以這樣做,例如,假設在第一週,你可以做5組每組5次的硬拉,你使用的重量是30公斤,那麼下一週你就可以增加10%的重量,嘗試33公斤的重量。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但是一個人訓練得越好,10%法則也就越不適用,”Daly 說。你可以這樣想:“一個人舉起了50公斤的重量,然後在接下來的一週內,他可能不會增加到55公斤,因為增加的有些太快了,你應該尋求一個更為合理的重量。


5、傾聽你的身體


Melissa Chisholm 表示,這可能是健身史上最老套的建議了,但它確實是個好建議。她說:“僅僅因為你的鍛鍊計劃說你應該舉起一定量的重量,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身體已經準備好了。”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你每週鍛鍊的天數。


如果你有持續三天以上的肌肉痠痛、或局部疼痛、頭暈、整晚無法入睡等現象,那就要引起足夠重視,這些都是身體發生的提醒你「停止訓練」的信號,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說明你可能存在過度訓練的情況,應該保證足夠的休息或諮詢專業人士。


6、適時調整計劃


你應該逐漸學會,隨著你的壓力水平和睡眠質量的變化,來調整訓練計劃。這是因為,它們都會影響身體從運動中恢復的能力。


充足的休息可以幫助你強化身體、重振精神、恢復肌肉,讓你時刻保持對鍛鍊的熱情。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這是因為當你鍛鍊時,不僅僅是你的肌肉得到了加強,與此同時,長時間鍛鍊也會讓你的肌肉組織受到輕微損傷,而這些損傷需要一定的時間去修復,以保證你可以有更好的狀態投入到下一次的鍛鍊中。


此外,隨著壓力的增大,不少人難免會變得更加緊張和焦慮,再加之環境影響、睡眠不足、生活節奏的轉變因素等等,運動應激加心理應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更嚴重。


因此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放鬆的情緒和心情,將不良情緒和壓力的影響降到最低,也會給鍛鍊帶來更多積極影響。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事實上,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隨著焦慮水平、學業/工作和情緒壓力的增加以及睡眠質量的下降,一個人受傷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這表明,在高壓力和睡眠不足的時期,訓練量應該減少。


7、認真計算


如果你真的很重視,可以做些計算。


如果你想知道每週你能安全地增加多少運動量,你可以計算出你的近期訓練量(acute volume)與常態訓練量( chronic volume)之比(如果你是新手則無需瞭解這些細節。)


首先,算出你過去一週的總訓練量(即近期負荷 acute load),記住,你的訓練量=次數×組數×重量。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如果週一、週三和週五你完成了:3組每組8次100磅的深蹲和4組每組8次的50磅的臥推,那麼你深蹲的訓練量就是,3 x 8 x 100=2400,每週的訓練量則需要再乘以3,2400x3=7200;臥推同理,每天的訓練量是4x8x50=1600,周訓練量是1600x3=4800。


然後把深蹲和臥推的周訓練量加在一起,總和就是12000,這就是你的「近期負荷」。


第二步,將「近期負荷」除以過去四周的平均訓練量(即常態負荷chronic load),本文中,我們假設你的平均訓練量(常態負荷)是11000;第三步,用近期負荷「除以」常態負荷可以得到一個比率,在本文中,即12000/11000=1.09。


這一比率有何意義呢?


據研究人員分析,訓練的「最佳比率」在8-1.3之間,任何超過1.5的訓練都會顯著增加受傷風險。


因此,如果你得到的數值高於1.5,這意味著你應該減少當前的運動量,可以減少重量、重複次數或鍛鍊頻率,如果你的數值低於0.8,則意味著你可以適當提高一下鍛鍊強度。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健身的好處是如此之多,但一定要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不僅是身體,精神狀態同樣需要重視,相信在科學的指導之下,健身一定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強!


What to Know About Training Volume If You're New to Lifting Weights(by Gabrielle Kassel)


練的苦不如練的精,記住這7點讓你精確掌控訓練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