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这个孔村人,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

“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除政府部门之外,很多企业也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扶贫攻坚热潮当中。在孔村镇北毛峪村,就有这么一家企业,它把精准扶贫与公司业务相结合,为山区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它就是——济南玫乡山里人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这个孔村人,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

走进济南玫乡山里人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工人们正紧张有序的忙碌着,剥核桃、精炼核桃油、谷子脱皮、包装小米.....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王少成,他出生于1957年4月,是土生土长的孔村镇人。开公司之前,王少成在做收购和贩卖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生意,由于经营规模小,在市场中没有话语权,价格总是卖不上去。于是,王少成决定自己成立公司。

这个孔村人,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

公司于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王少成亲自跑业务,吃了不少闭门羹,但随着他的坚持和努力,慢慢的客户越来越多,公司业务越做越大。但王少成并没有止步于此,2018年4月,他开始涉及电商,将公司作为孔村镇搭建“农副产品对外销售平台”的主体,采用电商、超市直供“两步走”的形式统一对外销售当地农副产品,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公司和农户的收益。

这个孔村人,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

成立至今,王少成的公司规模从小到大,经营种类从少到多,并具有了一定的深加工和科技研发能力。年总产值从当初的200多万元增长到今天的上千万元。另外,他实施的“玫瑰灵芝茶”生产项目被列入了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

这个孔村人,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王少成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北毛峪村所在的孔村镇西部山区由于受客观因素限制,贫困村及贫困户数量都居于全镇前列。王少成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免费提供种子并签订回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5%进行回购。他还与县林业局合作,进行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并无偿帮助农户对劣质核桃品种进行改良嫁接,惠及30余贫困户。

这个孔村人,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

同时,王少成把公司内一些简单体力劳动的岗位拿出来,面向残疾人和贫困户招工,帮扶安置困难群众,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自孔村镇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王少成帮扶贫困户近百户,占到全镇总数的1/5左右。

这个孔村人,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

王少成说,只有公司做大做强,才能更好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王少成在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后,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他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建设和乡亲们致富。下一步,他将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服务社会,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