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趙構厭倦了朝政,把皇位交給了養子趙眘,自己則安享晚年。事實上,趙構也不得不退位,他的懦弱所為幾乎要激起眾怒,於是他把爛攤子交給了趙眘。趙眘不同於他的老爹,他勵志要恢復舊土、顛覆乾坤、攻滅金國、復興大宋,趙眘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宋孝宗趙眘


金國方面,完顏亮南侵失敗,完顏雍篡位成功,此時的金國政局混亂不堪,完顏雍需要時間穩定局勢。為此,完顏雍並不想繼續戰爭,而想以軍事威壓脅迫南宋議和。當然,理性的完顏雍得知江淮宋軍集結人馬,隨即也做好了應對準備。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首先,宋孝宗趙眘調張浚入朝覲見,並對張浚道:“久聞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任命張浚為江淮宣府使,封為魏國公。隆慶元年(公元1163年),張浚升任樞密使,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趙眘一心收復故土,但朝廷中反對聲音不斷,最終趙眘沒有經過三省、樞密院商議,直接向張浚下達出兵命令。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趙構在位時期大多被迫迎戰,雖然宋軍兵強馬壯、勇猛無畏,但在趙構的妥協政策下畏首畏尾、無疾而終。此次隆興北伐,則是由孝宗皇帝主導,並全力支持的一場對金戰爭,老將張浚作為總指揮,李顯忠、邵宏淵兩路共八萬精兵,然而結果仍以失敗告終,我們來分析下其中緣由。

政令不暢,陝川未戰先敗

吳玠去世後,弟弟吳璘負責川陝的防務。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分四路大軍攻宋,西路軍進攻川陝,吳璘被任命為陝西、河東招討使。金軍在川陝遭遇重創,隨後宋軍趁勝追擊,收復隴州、秦州、洮州等地。

完顏亮南侵雖然失敗,但陝西的宋軍並未停止進攻,所以陝西戰事一直在進行,在宋軍收復失地的同時,也和金軍展開了大規模拉鋸戰。並且當時吳璘是帶病上戰場,實乃不易。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吳氏兄弟


史料記載“璘築堡東山以守,敵極力爭之,殺傷太半,終不能克。”川陝的戰役相當艱苦,宋金兩方都傷亡頗大,秦鳳、熙河、永興三路已經收復,但在金軍頑強進攻下也岌岌可危。


宋孝宗繼位後,銳意北伐,不過朝廷求和派依舊強大,首相史浩就是求和派重要代表,多次勸說趙眘議和,並要求放棄陝西重鎮德順軍。史浩草擬詔書,命吳璘撤軍,吳璘不敢不從,倉促撤軍,金軍尾隨追擊,宋軍大敗,傷亡慘重。

史料記載:“遂詔璘退師。敵乘其後,璘將士死亡者甚眾,三路復為敵有。”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在一拉一扯間,川陝宋軍實力大損,之後趙眘後悔不已,只是為時已晚。就算沒有朝廷詔書,吳璘也可能失敗,但朝廷的詔書來的實在不是時候,吳璘也不敢違背皇命,傷亡極大。作為進攻方的川陝宋軍如能站穩腳跟,那將是隆興北伐一大助力,哪怕無法取勝,如能保存實力,作為北伐奇兵,那隆興北伐勝率將大大增加。而此時的川陝宋軍損失慘重,根本無力出兵。

大規模軍團作戰之所以要分兵,那是由於需要各部默契配合,加之地域廣闊孤軍無法深入,多路出兵就顯得尤為重要。吳璘無奈,趙眘也是無奈,北伐箭在弦上,怎能不發。

張浚用人失誤

南宋自建炎南渡以來戰事頻繁,軍隊疲憊不堪,朝廷一味妥協,將士寒心不已,加上為了中央集權,各大軍區頻繁換將,頹勢早已顯露無疑。完顏亮南侵可以看出,這一仗南宋要兵無兵,要將無將,如果沒有虞允文在採石磯振臂一呼,趙構也就成了亡國之君。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剛剛經歷大戰,軍力損耗嚴重,於是乎張浚能調動的部隊也就只有八萬,分兵兩路,李顯忠從濠州出發,進兵靈璧,邵宏淵從泗州出發,進攻虹縣。兵力問題是硬傷,這無法解決,想要解決只能拖延北伐時間,那樣局勢或許會更加不利。

李顯忠是南宋名將,和金國有家仇國很,勇冠三軍有勇有謀,這當然是北伐的不二人選。張浚推薦的另一位將領就很有問題,邵宏淵,為人狹隘,嫉妒心極強,軍功、能力和李顯忠天差地別,命他為一路主帥只能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關係。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張浚


很有可能邵宏淵是張浚的老部下或者嫡系,關係戶也沒有問題,只是這個關係戶的水平差太多。寸功未立,寸草未得,邵宏淵上來就要指揮權,他不服李顯忠的主將地位,也就是說他不想受制於人,想和李顯忠平起平坐,對此無理要求,張浚竟然答應了。

作為副手,邵宏淵多次和李顯忠“分庭抗禮”,作為領導張浚不管不問,任由局勢向著壞處發展,對此張浚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將校不和,鑄成大錯

首戰李顯忠擊敗金右翼都統蕭琦,攻佔靈璧,首戰必勝是戰爭取勝的先決條件,而邵宏淵首戰就遇到了麻煩,宋軍進攻虹縣久久不能攻克。李顯忠並沒有見死不救,他派出部分降將前去救援,很快虹縣守將投降,虹縣被宋軍攻佔。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北伐的目的是收復故土,本來兩位將領同心協力還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哪怕無法取勝,也不會敗得如此狼狽。虹縣被攻克,李顯忠功勞最大,邵宏淵卻對此耿耿於懷,只是因為他技不如人,有些人就是見不得他人比他高,邵宏淵就是那個喜歡斤斤計較的人。

邵宏淵有一部下,奪了降將佩刀,李顯忠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掉了邵宏淵部下。李顯忠作為主帥,這麼做是為了震懾軍卒,也是給邵宏淵一個警告,結果則是兩將的關係徹底破裂。

李顯忠命邵宏淵一同進攻宿州,邵宏淵賭氣按兵不動,無奈的李顯忠只能孤軍攻城,宋軍勇武攻克宿州,“斬其左翼都統及首虜數千人,追奔二十餘里”。等城破之際,邵宏淵派兵趕到,來了句“招撫真關西將軍也。”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捷報傳回京城,孝宗大悅:“近日邊報,中外鼓舞,十年來無此克捷。”宿州是金國重鎮,糧草財物堆積如山,李顯忠命令士兵不可隨意奪取財物,邵宏淵跳了出來,挑撥軍兵情緒,說他李顯忠一毛不拔。

軍事行動結束之前,濫發獎賞則會動搖軍心,李自成攻克北京城就是個例子,等軍兵搶個溝滿壕平,士氣必定大損。其實李顯忠可以直接殺掉邵宏淵,他也的確想這麼幹,但思慮再三後李顯忠沒有動手,這也許就是邵宏淵得以囂張的資本。

朝廷下詔封李顯忠為淮南、京東、河北招討使,邵宏淵還是副職,對此邵宏淵依舊不服不忿。宿州失陷的消息很快傳入金廷,金軍集結十萬之眾,勢必要奪回宿州。面對如此數量的金軍,李顯忠所部實力太小,必須和邵宏淵聯手才有勝算,邵宏淵再次不聽軍令,按兵不動。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等到李顯忠在城外殺得昏天黑地之後,金軍稍微退卻,邵宏淵騎馬過來轉悠:“當此盛夏,搖扇於清涼之下,且猶不堪,況烈日被甲苦戰乎?”這麼熱天,扇扇子還嫌熱,怎麼還有人披著甲冑在外打仗?

李顯忠和金軍激戰多時,已經疲勞至極,雖還未敗,也快支撐不住了,沒有辦法,李顯忠再次去求邵宏淵出兵:“你我兩軍如果成掎角之勢,一同攻擊,那麼可以活捉敵帥!”

邵宏淵回答:“聽說金軍有二十萬之眾,如果不走,可能就走不了了。”到了晚上,邵宏淵軍中有變,有人高呼金軍來了,於是宋軍集團逃跑,李顯忠無法阻攔。金軍見宋營混亂,趁機掩殺過來,斬殺四千宋軍,物資甲冑全部送給了金軍,隆興北伐就這麼荒唐地結束了。


宋孝宗銳意進取勢必復興趙宋,為何隆興北伐卻以失敗告終?


這次北伐和元嘉北伐很相似,同樣倉促開始,同樣草草結束。按照國力宋軍不可能取勝,但如果指揮得當,還是有機會收復部分領土,奈何一招棋走錯,滿盤皆是空。

實力不濟的南宋也只能再次和金國議和,金世宗完顏雍降低了標準,雙方從君臣改成了叔侄相稱,隆興議和達成,宋金戰爭從此告一段落,四十年間再無戰事。(文/九魚亭)

參考資料:《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三十八宋紀一百三十八》、《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