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你越無私,得到就越多

你越無私,得到就越多


你越無私,得到就越多


《道德經》有點像巴赫的音樂,看著非常簡單,越看越複雜。老子恐怕是一個特具有微博精神和微信精神的人,《道德經》5000字,81條,把《道德經》就弄成了除《聖經》外翻譯語種最多、發行量最大的書籍。5000字的東西,越往裡看越能看出深意。


“道”字怎麼寫?先寫首,然後走之,就是知行合一,思想和行為統一。《道德經》分成道篇和德篇,所以稱其為《道德經》。在我看來,道篇是對大千世界萬物規律的闡述,而德篇是你知道這些規律後你如何去實現。


我們這個時代都在聊智慧、有用、勝利、剛強等等,老子是相反的,他說“功成身退,天之道”。

智慧在老子那兒就變成了愚,大智若愚,你一聰明,人們就開始跟你鬥心眼了,鬥著鬥著,這個時代就複雜了,淳樸的民風就消失了。


我們這個時代,都在強調有用,老子強調的是有用和無用之間的關係,有和無是相互轉化的。《道德經》裡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是“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無為不是不為,老子反對的是人世間功利性有目的為。


下面,我拿一些條款和大家來聊聊。“因其無私而成其私”這句話太重要了,它是涉及到一個國家或者個人向前走的很重要的東西,我們為什麼會焦慮,我們知道人性是自私的,但一味自私,結果會很糟糕,但是讓人無私,犧牲自己的利益,這和人性又是相悖的。老子太會做思想工作了,他說“因其無私而成其私” ,就是說你越無私,你得到的就越多。

你越無私,得到就越多

“有用”其實來自“無用”


很多人會問我,你閒暇的時間都在幹什麼啊?我說,我讀書的閒暇時間是在做節目。看似逗樂子的一句話,但是現在我越來越認為是真的。生命的真正事情是什麼?有用和無用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


老子專門講了很多東西,比如他說天地之間有點像個大風箱,空的,但是你只要動,風箱的動力是無窮的,永遠能夠產出,這真有道理。


接下來,老子還舉了幾個例子,我翻譯成白話文來說,比如說杯子,老子說杯子真正有用的圍出來的空。再比如說建築,我們看到的是門、窗、牆、頂,但這些其實是沒有用的,能用的還是圍出來的空。沒有中間的空,大家住哪兒?在舉了那麼多例子後,老子總結出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你看不到的東西才是可以用的東西,“利用”就是這麼來的。你一下子就理解了有用和無用之間的轉化。


我從來不上微信,我不會在我看似有用的東西上去著力,當我把這塊放空了以後,我能看到的就是有用的,朋友圈裡到底有多少有用的東西,有用的東西轉800圈也會到我的眼前,因為有用嘛。


現在的中國人放在有用的事情上的時間太多了,由於我們沒有很多時間花在無用的事情上,所以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當貧乏。這是對我的啟示。

你越無私,得到就越多

動中靜,忙中閒,乃永葆安寧之道


老子強調的不是不作為,他是在強調一種你怎麼才能永遠保持一種安寧感或者說是安全感。老子強調是不斷、緩慢地動,動中求靜。其實,現代人應該求得的是動中靜和忙中閒。


經常有人說“我現在太忙了,你等我哪年退下來,我就靜下來。”其實,沒有我們以為的“等我忙完這段就靜下來”,等你真退下來,閒下來,你反而不適應了,會說“我去找點事情幹吧”。所以,你要做到的是動中靜,忙中閒,永葆安寧的方式就是徐徐地在動,不斷有新的東西在生長。


《道德經》的第二十三章中的內容是對人的心理按摩,當你遇到痛苦的事情時,你怎麼辦?書中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意思是狂風吹不了一晚上的,暴雨下不了一天的。


狂風暴雨誰幹的?老天爺乾的,連老天爺都不能讓風雨長久,更何況人?只要你能堅信這一點,你遇到任何難事都能扛過去。

你越無私,得到就越多

《道德經》裡的博大智慧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把人分成了幾種,“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老子的意思是說,上等的人是聽到好的道理,就努力去幹去了,中等的人聽到好的道理,是一邊幹一邊懷疑,最糟糕的人聽到好的道理,開口就是罵。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提到“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為什麼能成為百穀之王呢?老子回答說,很簡單啊,因為江海比別人低啊,所以千江萬河歸大海。想想,我們做人,也是這個理。


《道德經》的結束語,“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當《道德經》講到這裡時,

誰還會說老子是無為消極的?無為怎麼會是“為而不爭”呢?老子的意思是做你該做的事情,順其自然,但是不爭。我為這個“不爭”解讀了三個含義,就是不爭結果,不爭論,不為別人的評價而惱火,這樣,你就自由了。

你越無私,得到就越多

《道德經》——生命之書


我怎麼跟《道德經》結緣的呢?為什麼說叫我的生命之書呢?


24歲的時候我開始成為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我幸運地觸碰到了一套書,叫《曾國藩》。隔了24年,我重新看了一遍《曾國藩》,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部分的情節我都忘記了,但是我發現價值觀已經是我的了。


曾國藩是儒家入世,後來從儒家轉到法家,一切從嚴,但是屢戰屢敗,一次又一次跳河又被人救起,屢屢攻不下太平天國的總部,心灰意冷,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恰巧那時,曾國藩父親去世,他回家奔喪,曾國藩閉門不出,左宗棠罵他“你以你爸去世放棄太平天國之責任”,但是曾國藩就是在這次回家的過程中,重讀《道德經》,結果豁然開朗,忽然發現,剛強無法勝柔弱,結果,他帶著老莊的哲學出山,人際關係全部捋明白,一舉攻下南京,奠定了他的事業直至頂峰。

這是曾國藩的人生故事。


對於我來說,或許是我24歲時讀《曾國藩》隱隱約約有這樣的印象,也許是某種偶然或者是命運的安排,在三十五、六歲時,我走進了《道德經》的世界。成名太早,對我來說,不見得是好事,其實對誰來說都不見得是好事。我的困惑很多,其中有兩個非常核心的困惑在《道德經》裡得到了淺顯而非常直接的解答。


第一個問題是私和無私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第二個問題是你得到的各方的讚譽越來越多,滿了怎麼辦?


從《道德經》裡,我翻譯總結出“因其無私而成其私”,豁然開朗。一切不必去考慮,做你該做的事情,當你真無私了,你所作的這一切不是為了自己獲取什麼,你可能就安全了,從外在的角度來說是你“成其私”了,你突然獲得了某種解放。當你不考慮很多因素,回到規律,回到這件事該做什麼的本質上,這件事就靠譜了。


第二個問題是我對滿的思考。水杯子滿了,你這個杯子就再也到不進去任何東西了,怎麼辦?潑掉它!


十幾年前,那陣子我得到了太多諸如金話筒獎等的各種榮譽,後來,我辭掉了當時的主持崗位,關掉了手機,閒居一年去開發新節目,沒有那閒的一年,就沒有我後來行走的動力和能力。


我認為,清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過程。生命之書,不僅重要,還在於你的每一個生命歷程都能和它碰撞出火花。

摘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