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花木兰》的故事有现实依据吗,还是只是个故事?

鹿港年轻人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最初收录于南朝的《古今乐录》。

《木兰辞》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屡屡骚扰,政府大举征兵,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弟弟年龄尚幼,为了保护家人,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后,她又毅然辞去了高官厚禄,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木兰的故事由来已久,又经过后人的屡次润色,最终变成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但对于她的姓氏、生于何时、长于何地,却是众说纷纭。

小花搜集了一些关于木兰原型的资料,找到了几个流传较广的说法:

第一种 朱木兰

明代的焦绂著有《焦氏笔乘》,书中提到“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清代的《康熙黄陂县志》中也曾提到,木兰乃是黄陂县朱氏女,大约生活在西汉时期。

第二种 花木兰

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木兰姓花,老父花弧乃是一位后备役的军官,大姐名叫花木莲,弟弟名叫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和《木兰辞》中的家庭结构吻合。

第三种 穆兰

这种说法中称木兰是鲜卑人,本名穆兰,老父被列入编户,穆兰为了保护家人而替父从军,入伍后她成为了信使,终日奔波于路上,身边并与同伴,所以才没被发现是女儿身。穆兰生活的年代大约为北魏征楼兰时期,这与《木兰辞》中的“可汗大点兵”在历史时间上吻合。

其实木兰到底姓甚名甚已不再重要,经过无数年的传颂,她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巾帼英雄,她已经不再是特指的某个人,而是五千年文明史诗中勇敢善良、不畏险阻的华夏女子的缩影了。


十八街乱麻花


花木兰目前来说,真实性不详,不能说是完全虚构,但是其原型尚有争议。有史料记载她的故乡在虞城,对于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只是从《木兰辞》这首诗歌中找到的线索,但这只是民间的故事,而且她的姓氏到现在也还没有得到确凿的消息,替父从军这件事也不过是从诗词中发现的。这首《木兰辞》是属于《乐府诗集》中,另外就是在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中记载了《木兰辞》,在清朝的《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也有着木兰从军的故事。据说在隋朝时期,有一位女扮男装的女英雄名叫花木兰,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营郭镇建造了木兰祠,期间经过了多次改建,清朝时期此庙的占地已经有一万多平米了,内部有花木兰骑马的雕像,墙上还刻着木兰的壁画之类的,很多都有赞美花木兰的诗词,如果这件事只是虚构的民间故事,绝不会有人花这么大的功夫与制作,说明花木兰替父从军一事,历史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随后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就被称为是木兰的故乡,很多车站、商店、街道的名字都被称为木兰。




晓寒掌柜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从军的故事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相传,花木兰是北魏人,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因为父亲年迈,花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但是建功立业后弃官回乡。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的广泛传播得益于一首叫《木兰辞》的民歌。那么,这样一个民歌中的英勇女性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她真的像民歌里描绘的那样从征12年,放弃尚书郎的官职回归乡里吗?

《木兰辞》是一首北方乐府民歌,民歌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而且北方女性豪迈剽悍也是有根据的,北魏时的李波小妹英勇善战,因而民间流传着《李波小妹歌》。可见,木兰辞中的故事是有一定生活依据的。

然而我们对于花木兰的姓氏、籍贯、年代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这就奇怪了,如果情节发展真的像木兰辞中所描述的那样,那么,为什么一个战功赫赫,可以官授尚书郎的女将军却在史书上只字未提呢?

对此我们不妨做出这样的推论,文人为歌颂北方英勇女性,在木兰辞中拔高了花木兰的功绩。也就是说,历史上的事实很可能存在的代父从军的女性,而花木兰仅仅是一个形象代表,很可能不是具体存在的。我们所熟知的木兰从军的故事只是一个文学典型,反映当时北方民风彪悍、妇女尚武的一种社会现实。

乐府诗,是出现在汉魏六朝时期一种能够配乐演唱的诗体。“乐府”是汉代官署名称,负责制谱度曲,采集诗歌民谣。这些诗歌民谣一方面供朝廷演唱之用,一方面供统治者考察民情之用。汉朝时,采诗获得大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乐府”在萧梁时候,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分为南歌和北歌两大部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民歌中的名篇,并称为“乐府双壁”。





稀里糊涂小妖怪


花木兰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在正史之中并没有记载,原因如下: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唐代)、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均建有祭祀木兰的庙宇,而中国古代为名人立庙,都是有真实存在的人物的,且多地有遗迹、铭文等存在,因此可以说明,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雨有9j


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经过人们的讴歌早已深入人心,不仅仅在戏曲中我们能体会到她的飒爽英姿,从动画电影中我们也能直观感受到她当时女扮男装的英雄气概。其实我们大家知道,历史上很多流传至今的人物其实都是杜撰的,并非真实存在的,只是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寄托而创造出来的。那么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否是真实的呢?《木兰辞》一文中通篇都没有提到木兰的姓,所以木兰到底姓不姓花还有待考究。

  有人说她姓朱,也有说她姓木兰,此外还有说姓宋或者魏的。但是宋代的学者何承天在《姓苑》中主张木兰姓木,是子贡的后代。那么子贡又是谁呢?他的老师是孔子,名端木赐,后来其大家族遭到仇家的追杀,为了掩人耳目,这才不得不将端木简化为单字“木”。但小编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因为何承天是一个编写百家姓的人,他不可能会详细的考究每一个姓的来源。

  更多的人赞同魏姓这一观点,河北完县木兰庙的石碑就有相关记载。上面指出木兰姓魏,因为这石碑是建立于元代顺三年间,极为接近木兰所在的时期,所以可信度比较高。之后明代朱国帧《潼幢小品》和清代的《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也都有相关的记载。其实小编个人也是比较倾向于木兰姓魏,《毫州志》、《归德府志》、《凤阳府志》等历史材料也都佐证了这一观点。倘若觉得这些都是一些普通文人所写的,可信度不高,那么真实性高的《大清一统志》足以作为铁证了吧。这本书记载的都是一些真实事件,据实所写,没有浮夸的辞藻。

  说到这里,也没有人提到木兰的花姓,那么为什么流传至今的是花木兰这个名字呢?这要追溯到元代。大家知道明代戏曲非常有名,在市井上十分受欢迎。戏曲家徐渭在当时深受大众喜爱,他创作的《四声猿》认定木兰姓花,因为戏曲推广起来是很快的,大家口口相传,所以一直到了今天,也是称花木兰。即便多部史料主张魏姓也抵不过大众的吹捧啊。就像是现在的人追星似的,那个时代百姓对于戏曲明星的热爱程度丝毫不输给现在追求影视明星的小粉丝啊。

  说完木兰的姓,我们再探讨一下她的祖籍。对于花木兰到底是哪里人,也是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花木兰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女中豪杰,当然大家都希望将她的祖籍归在自己的家乡,安徽、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小编觉得花木兰是哪的人并不重要,也无需去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因为我们钦佩她,是因为她替父从军的奉献精神。如果非得在她身上贴一个地方的标签,那可能就是安徽亳州了。很多历史资料都认为她是安徽亳州人,《亳州志》、《木兰歌》、《木兰祠赛神曲》等中都倾向于她是安徽亳州人。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是根据魏姓的来源来探究的,如此说来,花木兰的姓氏和祖籍是有联系的。说到最后,花木兰这一人物真的存在吗?她如果存在,能够在军营里隐藏十余年不被发觉,能背着所有人解决自己的私事,即便是来了月事也能够不被发现,在当时的战场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保密工作真的能够做的如此之好吗?小编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小编并不觉得她完全是虚构出来的,即便是超脱现实的童话故事也能找到其现实依据。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尽管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花木兰”。李渊时代许许多多女儿脱去红装,奔赴沙场,在战场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那个封建时代,社会上重男轻女,女性地位极其低下。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能更好的为千千万万的女性发声,更能引起共鸣。所以才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勇敢倔强的女性,她替父从军的初心也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她是应运而生的,就像是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一样,即便是假的,又何妨。不会影响她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的形象。从她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古代那些女性征战沙场的缩影,她们一点也不输给男性,在战场上她们像花木兰一样勇敢坚强,正是有了他们,才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她们的贡献也将因为花木兰永远被世人铭记,千古传扬。


一顶帽子


花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可惜,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诗雨花魂


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花木兰本人的存在。

花木兰故事的原始来源于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57年)的一首民歌,被称为木兰诗或木兰辞。它后来被南朝翻译为民歌。在以后的几千年里,就像疑古论里所描述的那样,木兰的故事经过了不断的修改。

细节被改变,比如她的姓氏,她来自哪里以及她的家人。在明朝徐渭的戏剧里,详细的描述了她的家人,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很显然,这些可信度不高。不过从最初的诗歌来看,历史木兰很可能出身鲜卑族。木兰称呼皇帝为可汗。这个称呼是针对某些少数民族的最高领袖的。

另外,木兰这个名字,在南北朝的时候,发音为“*muklan”。这和古阿尔泰语(突厥语,蒙古语和满洲语)的兔子的发音有点接近。这和诗歌结尾关于兔子的描写相呼应。

木兰很有可能并不是当时鲜卑军队中唯一的女性。因为当时的鲜卑族,保留了部分母系氏族的传统,女性的地位非常高。对于部分女性,特别是鲜卑贵族而言,,她们有军队指挥权也很正常。

众所周知,唐朝王室具有鲜卑血统。平阳公主顺利的建立并领导了一只强大的军队。这只军队对唐王朝的建立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从某种角度反映出女性在鲜卑军队中的地位的。打个比方,南宋之后,并没有平阳公主这样的角色出现。即使是传奇性的梁红玉和红娘子,她们也都是辅助自己的丈夫建立强大的军队并取得辉煌的战绩。她们已经无法独立的领导一只军队了。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

所以从历史的考究上来讲“花木兰”并不存在,但是在民间故事中还是值得发扬的。


夜雨微澜1984


花木兰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目前来说,真实性不详,不能说是完全虚构,但是其原型尚有争议。

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曾有四位“花木兰”。

朱姓木兰清代瀛园旧主著《木兰奇女传》载:唐朝初期,有一个少女名叫朱木兰,系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木兰娴弓马,谙韬略,14岁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13载,屡建奇功,凯旋故里。唐太宗李世民封她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并赐姓李。这段史实在《旧唐书》里也有记载。

魏姓木兰清人刘虫年所著《三十二兰室诗钞》载:木兰,姓魏,名木栾,俗称木兰,生于西汉初年,系毫地(今河南)人,其父魏应。汉武帝年间,匈奴侵扰,为了抵抗外侵,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作战英勇,不幸战死沙场,被朝廷追谥孝烈。

韩姓木兰明人刘惟德所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生于元末,系四川阆中人。木兰幼年就失去双亲,与叔父韩立相依为命。

任姓木兰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她生性刚烈,一腔爱国热血。在国家危急之时,她散尽家财,招募了数千义勇保家卫国。为了便于行动,木兰女扮男装,跃马横刀,率领自己的数千义勇,驰骋战场,一举打败了强大的叛军,为国建功。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写诗赞她:“甲士千群若障云,一身出能定三年。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正史中虽没有记载“花木兰”这个人物,但并不代表她就不存在。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应该就是来源于真人真事,而且花木兰所生活的朝代应该是在唐朝。

理由如下:

1、《木兰辞》中有一句“可汗大点兵”,据史料的记载,同时拥有天子和可汗称呼的就只有唐太宗一人;

2、《木兰辞》中还有一句“从此替爷征”,也只有唐朝初期实行的府兵制,才有代父出征的规定;另外《木兰辞》中还有很多描写府兵制的诗句,比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等等,这种自备粮草兵器的规定,也只有唐朝初期才会有;

3、《木兰辞》中还有“出门看伙伴”等句,这也只有唐朝初期的折冲府才会规定十人为一伙。

宋代有位大文学家名叫程大昌,他在自己的《繁演露》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乐府有位名叫木兰的女子,代父从军,十年后凯旋而归,没有接受任何的赏赐。另外,明朝的大文学家田艺蘅在其《留青札》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

他们这么记载的依据是什么呢?是白居易和杜牧的诗句。

因为《木兰辞》就是在唐朝这点是毫无争议的,所以唐代人对于自己生活朝代的史实也是非常了解的。

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修过《通典》的著名史官,杜牧自己的《题木兰庙》相去初唐也只不过几代人而已。

所以说,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应该是经由杜佑考证之后再传给杜牧的,是真实可靠的。

再者说,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如果针是杜撰出来的文学作品,那么为何当时唐代众多的学者对此没产生怀疑呢?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唐朝的百姓应该是非常熟悉花木兰的,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杜撰的。



小虎视界


大家可以细想一下,第一,古代女子地位很低,为了凸显一下女性,会不会有些政治上的因素迫使作者必须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第二,在花木兰的诗中咱们可以看到“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说明她父亲,应该是一个退役的军官,而在古代呢,子袭父制。花木兰参军可能直接就是当官的,当官的自己一个屋睡觉,发现不了女子身也说得过去。

第三,中国古代著名的女将军也有,比如说,妇好。是不是作者敬仰女将而写的呢。

以上都是有可能的。下面有两种说法,证明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但都都无法考证。

说法一: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说法二:

这种说法来自于清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后与窦线娘交战被擒,线娘验明她女性身份,与之结为姐妹。窦建德兵败,线娘请花木兰送信给罗成,木兰途中回乡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为女儿身,要招其入宫。花木兰将书信交于妹妹花又兰,托她代为送信后自刎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