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現任中國現代文學館長李敬澤給《皮囊》一書中序言:

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

好吧,你告訴我,還有靈魂。

……《皮囊》是認心,認人的書。

再一次重溫蔡崇達《皮囊》,淚腺還是會受刺激,我所看到的,其實都是我們身邊平常發生的,可卻總能激起內心某些情緒,波濤洶湧。

這位80後的蔡崇達,畢業於泉州師範學院,後輾轉北京,先後在《中國新文化週刊》、《新週刊》《三聯生活週刊》等雜誌任主編。2009年12月出版《皮囊》。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皮囊

《皮囊》一書更多是自傳,有15個篇章組成。前9個篇章主要寫作者身邊父親、母親、朋友、兒時玩伴等小人物的故事,後5個篇章主要以作者視角看待周圍事物的一些感想隨筆。其實,後半部分我並不是太喜歡。

我一直覺得蔡崇達在前9章的敘述自己身邊的人,身邊人的命與運,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段自省與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皮囊只是一具肉體,生命本就應該輕盈。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倔強的母親,終究認命的父親,我這一輩子,有家可回。

《皮囊》篇章裡《母親房子》、《殘疾》、《我的神明朋友》都是圍繞蔡崇達父親母親角色寫出來。

普通漁民家的母親在失去丈夫依靠後,堅強地撐起了一個家。去市場撿菜葉吃、一個瘦小女人獨自經營加油站,撫養一兒一女長大,照顧偏癱的丈夫。因為自尊,她拒絕丈夫好友的憐憫,甚至破口大罵。

直到母親堅持要建好這房子那一刻,我才明白,前兩次建房子,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臉面,而是父親臉面-她想讓父親發起的這個家看上去是那麼健全和完整。

因為自尊,也因為家,更因為對丈夫的愛,她被所有人不理解,被說愛面子,她不顧欠債與辛苦,卻依然倔強要求把房子蓋起來。

去外地經商父親因為生意不如意,便回家幹活。沒過幾年,從一個身強體壯的男子漸漸中風到最後偏癱的老男人。本來是家庭頂樑柱,卻瞬間成為家庭負擔。這樣的父親,從一開始堅持以阿Q似的思想安慰自己,到最後自己都認命為“大粒仔“。

在這一過程,蔡崇達從年少不更事到一步步成為家庭主宰人,這是一個自我成長過程。

那一晚,深藏於母親和我心裡的共同秘密被揭開了——在家裡最困難視乎,想一死了之的念頭一直像幽靈般纏繞著我們,但我們彼此都沒說出過那個字。

他也憤怒過、脆弱過、自棄過,可是最終他還是明白。母親與父親的在的地方,是一輩子可以回的家。

”我獨自慶幸地想,我的母親以及正在修建的那座房子,我知道,我這一輩子,都有家可回。“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父母在,人生尚可遠途

有人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父母在,人生尚可遠途;父母不在,人生直面死神。在人生旅途中,切莫過得匆忙,而忘乎在家思念纏身的父母。家,永遠是停靠的港灣。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生命有時堅硬如磐石,有時卻脆弱如蟬翼。一切輕薄地似乎,從來未來過。

《皮囊》篇章裡《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張美麗》講述是關於生病、人生、死亡的故事。

《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以父親為主人公,中風住進醫院,作者以細微的視覺觀察病房裡的每一個生病的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小男孩去世。

因為和父親同一時推進手術室,到後來只有父親從手術檯出來。那個小男孩在去世前一晚上,男孩父親含著淚,竭盡能力幫孩子過了一個聖誕節,放著煙花,看著眼前可愛的孩子生命漸漸隕落,自己卻無可奈何。生命卻如此脆弱,薄如蟬翼。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重症病房外的煙花

《張美麗》是講述作者家鄉小村上被所有初中生、高中生幻想的“女神”-張美麗。她性感,美麗,大方甚至超脫小村封建思想,和外省男人“私奔”,沒過幾年的”私奔“,她便在村裡開了”紅燈“閃亮的店,後來又開酒店,最後一躍成為女企業家。

張美麗一直是小村裡的負面典型,所有人都以為她是”狐狸精“,出賣肉體,是淫蕩的代表。在這樣的臭罵、討伐,家人嫌棄不認她情境之下,張美麗的人生卻是越開越美麗,打拼事業,不斷做公益捐資贈物,可始終未換來小村以及父母的原諒與理解,到最後自殺於祠堂前證明自己清白。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張美麗

生命有時堅硬如磐石,可最終抵不了宿命的輪迴。張美麗的人生,雖然是新時代潮流代表,卻也為此依舊困在舊封建思想裡。

生命,一切輕薄地,似乎從未來過。

於是,想到了餘華《活著》的福貴,面對童年可愛的兒子、賢妻良母的家珍、善解人意的女兒、以及歪脖子的女婿、幼小孫子死亡時候,福貴內心是害怕和恐懼的。生命為活著的本身而活著。

我們的人生亦是如此,皮囊已經不重要,為活著本身而活著,善待生命。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性格決定命,思想決定運。人的命運由自己主宰。

《皮囊》篇章裡《阿小與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是講述小時候玩伴、大學室友的人生故事。

《阿小與阿小》是小時候的玩伴,書中第一個阿小出生於貧困漁民家庭,是作者隔壁鄰居的小兒子,不善於言談,總是自卑躲在角落。

另一個阿小父母長期經商在外,因為要移居香港,暫時借住在小村裡的姑媽家。這兩人都是作者兒時玩伴。

窮阿小是貧困、自卑的代表,後來因為模仿香港阿小各種潮流行為,滿足虛榮心而荒度了自己青春。最終落魄在漁民村裡,成為漁民,過著小農人的日子。

香港富阿小,因為有錢,因為沒人管教,因為崇拜哥哥,因為對香港嚮往,為了滿足虛榮心,學會抽菸,學會各種潮流。本以為到香港可以做富豪子弟,沒想到父母的生意失敗,他不得不承擔家庭,最後成為苦幹的工人。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天才文展


《天才文展》也是作者筆下的鄰居,從小就有遠大規劃理想,從小練就領導能力,甚至到初中時候為了考到專科,而對自己嚴苛要求,追求分數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

太過於主宰自己命運的人,天才文展雖然表現出與那個年齡段孩子異常的天賦,可是終究還是毀在了過於自信之中。對命運太過於算計的人,終究被命運算計。

到後來,因為兔唇,因為工作不好被從被鄙視的哥哥瞧不起,過著自卑的人生。

有些人確實一門心思突破一切想抵達所謂的新世界,但轉頭一看,卻發覺,他們只知道用老的規則來衡量自己;才發覺,其他門他們徹頭徹尾得活在就體系裡。-《厚朴》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皮囊


《厚朴》是作者筆下的大學室友-名字厚朴。因為對青春與夢想的執著,組建樂隊,引起校園轟動,成為校園”名人“。沒有特別的音樂細胞,沒有特別的能力,卻沉淪在別人的崇拜中。

往往復復虛幻了四年,總認為自己一直在追求夢想,卻不知夢想也要有物質基礎。到最後,女友拋棄,在學校無人問津,被開除,直到畢業不堪現實壓力,自殺身亡。

這樣的厚朴,是祭奠青春與夢想之人。

自卑虛榮的窮阿小、缺乏愛的香港阿小,過於自信的天才文展、為青春祭奠的厚朴,因為各自不同性格,導致他們的命完全不同。因為思想,所追求東西不同,導致生命時運也不同。

命運從來都是自己主宰,自己困在自己思想牢籠裡,終究被命運主宰。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皮囊》一書,是認心的書。

讀著讀著,和作者一起經歷成長。

我那矮小又愛美的母親富有主見,看似一家之主的強壯父親卻百般依賴母親,有著父親般善良敦厚的弟弟做事卻猶豫不決,還有在田地裡打滾了一輩子,具有濃厚的重男輕女思想的爺爺。他們的一生,彷彿在我眼前慢慢鋪展開來,他們影響著我,我也影響著他們。

《皮囊》|觀人如觀己,這是一本認心的書

自我成長

觀人如觀己,認識你自己就必須認識你的他人。

在生活中遭遇過的人,認識他們,由此才能知道自己是誰。

這就是蘇珊桑塔斯說的人的世界。只有在人的世界裡,人才能找到活得意義。

我是閒時逸文,一位90後在職媽媽,閒時寫文,讀詩,烘焙、育兒,學習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