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家长花重金把差生放在重点中学尖子班,这样做孩子是否能够考出优异成绩?为什么?

杨莎莉



不一定,这要看“差生”的具体情况:

1、因为周围环境差变成了“差生”

有的学生呢,本身学习还可以,悟性、智力也都很好,但是因为定性差,在之前的环境中,迅速的变成“差生”。

这种情况下,家长花重金把孩子放到重点中学尖子班,其实能很好的约束孩子,让孩子重新走向学习的路。

2、本身学习差,所以是“差生”

还有一种情况呢,是孩子本身一直就学习差,可能是底子差,也可能是悟性差。这种情况将孩子放到重点中学尖子班,会让孩子学习更差。

可能在家长看来,尖子班里的老师教的特别好,还有班级的学习氛围,能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感染,慢慢成绩提上来。

其实,这很难。

之前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有尖子班,尖子班里面的老师多数都是点到为止,因为知道学生的水平,点一下关键点,其他的由学生自己去解决。

如果“差生”进到这样的班级,不仅会让孩子学习更听不懂,还可能会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产生自卑、抑郁等情绪。

父母在给孩子做决定的时候,最好是要跟孩子商量一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出做合适的决定。

如果父母一意孤行,自己在臆想孩子的现状和将来情况,脱离实际。结果可能不仅没有得到之前认为的结果,还可能给孩子的精神状况带来伤害。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福林妈咪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差生进入重点中学,会发生哪些结果。

我中考考上的是省重点高中里的重点班,每年的高考理科状元几乎都是出自我们学校。我们班上有两个家里是省里领导的孩子,被塞了进来,入学后第一周的摸底考试,他们排名最后两名;在接下来的高中三年里,他俩几乎稳坐我们年纪最后两名,高考其中一个人三本线都没上,转到一个普通高中复读,另一个走体育特长生路线。在我们学校其他非重点班里,也有靠关系被硬塞进来的学生,最后无一例外都勉勉强强上了个大学吧。

重点中学之所以是重点中学,必然满足两个条件:1、学校环境和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经验远远超过其他学校;2、小比例选拔优质生源,无论在哪个省市,重点中学的入学选拔都是很残酷的吧。

那么,重点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正常互动是怎样的呢?

由于生源基础好,就是说这些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知识掌握,毫无疑问都是佼佼者,那么老师在课堂中巩固基础知识所花费的时间会更少,会有更多的时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样,由于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提高,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课本以外的内容。

所以,重点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相长的良性状态中,学生们从学习中获取更高级别的优越感,这种心理状态讲更加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教育阶段就是一个不断筛选人才的阶段,竞争激烈,重点中学里的竞争就更加白热化。我们这里所谓的“差生”就是没有自食其力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那么凭着外界力量的相助,把他们硬塞进重点中学会怎样呢?

首先,他们的自尊心会被一点点消磨掉,变得自卑和敏感。对于学生来说,成绩好坏显然在目前是衡量他们的优秀程度的第一要素,靠关系进入重点中学这件事,就已经让他有个“低人一等”的认知,由于始终处于班级的下位圈,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相对吃力,心理上的弱势加上成绩上的弱势,势必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如果一个人很少能在主流的社会环境中感受自身的优越感,对于他未来对自己的社会定位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其次,重点中学一个班级的学生不会太少,老师精力有限,做不到给整个班级取长补短,常规做法是扬长避短,力保班级上位圈、稳定中位圈、看好下位圈,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力至少80%以上会放在成绩处于上位圈和中位圈的学生中,那么差生本身基础不好,后期还得不到强有力的教学支持,被淘汰的概率是一步步稳定加大的。

我大四的时候是在一个重点高中实习,我们的实习期是三个月,完全可以看出那些靠着家庭关系硬挤进重点中学的孩子,他们的精神压力非常大,状态和其他学生相比,非常不好。

所以呢,我的观点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差生进入重点中学,虽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老师,可是往往会无福消受,最后还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入不敷出。

——哀家猫太后,一年级小豆包的娘,欢迎一起探讨如何教育熊孩子。


猫太后


作为一名老师,我告诉你,不会。如果一个老师告诉你说,我把你孩子放到重点班,你看对他多好,这些都是骗人的话。



我刚教书的时候,在一个尖子班的补习班里,有一个孩子基础比较差,但是家长潜意识里就是认为尖子班的老师就是最好的,硬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到尖子班里。

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孩子的成绩没有提高,反倒基础都是越来越差。

把差生放到重点中学尖子班,孩子很难很难考出优异成绩,原因有几个点:

上课内容吸收不了

尖子班的孩子,整体对知识点的理解吸收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就是基础知识点和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只要稍微题一下就能过了,重点是要去突破难题,压轴题。

如果把一个成绩差的孩子放到里面去,他对基础知识点的吸收本来就比其他孩子要慢,基础还没有掌握好,就去听难题,听的那是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而且基础没有掌握牢固,就会导致后面学习越来越吃力,成绩就很大可能会越来越差。

打击孩子自信心

上面有说了,孩子进入尖子班是明显跟不上学习节奏的,孩子自己都能感觉得到。看着班上的孩子,老师稍微讲一下,马上就明白,做题做的有很快,孩子自己会怀疑自己的。

很容易打击到自信心。

我刚刚说的那个孩子,在尖子班老师讲七年级三角形动点压轴题,班上的孩子听完一题就能很快做变式题,唯独自己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小测也是只有自己是全空着的,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孩子学数学的自信心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他会觉得自己就是学不会的,这个对学习有很大影响。

家长花重金把孩子安排到尖子班,其实初衷就是要考优异成绩。不妨我们先试着去分析孩子现在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一点点去改进,成绩慢慢提上了,等到能进入尖子班学习再去是比较好的。


遇见林深


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家有一侄子,在普通高中普通班读高一,年前学校分班,父母出钱走后门让孩子去了重点班。孩子开始还斗志昂扬,上了一周要求转回普通班。班主任的建议是不转回,慢慢适应就好了,先冷落一段孩子。可是经不住孩子的闹情绪,两周后兄嫂还是把孩子转回普通班。

期间,我也参与了劝说孩子留在重点班的队伍,和孩子谈过心。孩子不愿呆在重点班的原因有二,一是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二是同学之间的相处。他说去重点班,老师讲课很少,主要靠自学,学不会跟不上。同学之间关系他相处不好,都是学霸,可能转去一个普通班的孩子别人懒得理,他自己也自卑感觉没人一起玩儿。然后他又转回了普通班,当初转回的时候说好好学,能在普通班里排到不错的名次,可是期末依然成绩不理想。

其实要不要转到重点班,这要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成绩不错的,可以去重点班,毕竟重点班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素质相对好一些,但是还是得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可想而知,转到重点班肯定不会是学习靠前的,得承受一段低谷的时期。所以针对成绩不错又想学的承受能力强的,我建议可以转入重点班。毕竟重点班排名较后的在普通班也能算个好苗子。

对于学习较差的,还是不要转了,重点班的孩子大多天之骄子,学习习惯和学业水平都是比较好的,老师也肯定会照顾多数程度的孩子来教学,所以去了也是听不懂。

以上是我的建议!


娃儿在高中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也教过许多孩子。我想说,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在我身边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例子,最后孩子苦,家长钱花了,效果也并不明显。

我觉的几个例子还不是最差的孩子。

学生A:理科成绩比较好,但是语文和英语不算很好。这个孩子是我儿子的一个同学自幼就擅长理科。读高中时, 他们家里有花了高价去了一所比较好的中学。但是进去之后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一千名之后。 孩子几次跟我儿子谈到他没有学习兴趣,都有些想放弃上学的念头了。后来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坚持读完了高中,高考时,比较可以,勉强上了重本线。

学生B: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他爸爸妈妈也是花了高价去了绵阳的一所比较好的中学。这是中学孩子的素质很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是走读生。他爸爸妈妈就在那所学校附近租了一所房子,专门带他读书。 条件很不错,但是孩子却并不珍惜。在上学期间,孩子迷上了手机,老师不敢管,家长管不了。 最后的结果是高考第一年考的是专科,家长让他复读,第二年依然是专科。

在我儿子上高中时,他本来有机会调到最好的班级。 但是我放弃了,我希望孩子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开心,自信。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孩子在一个二类班级表现的很不错,考试经常是在班上前几名,老师比较重视,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发掘。考试时在全年级也经常是前一两百名(他们级是两千学生),我觉得很不错了。后来高考时,以高出重本线近80分的成绩考取了一所211学校。

孩子能不能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很多时候还要她自身的努力。如果上进心很足的孩子在一个优秀的氛围内可以有很大进步。 但是如果孩子的抗压能力比较差,就还是不要让他去进与他相差甚远的班级了。进那样的班级,无疑是坐飞机,孩子根本跟不上,还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依我看,这个方式不可取,不但没用,还会更差,不是有句话说,情愿做鸡头,不愿做凤尾吗!

我闺女初中时,学习都靠前,但中考时进重点高中差2分,在2011年须要交15000元,自己当时经济又不富裕,去了重点高中会不会有学习压力,如果去普通高中,老师可能更关注,正在纠结要不要给这个钱时,普通学校招生办的老师就打电话去我家,因为他们最怕这部分学生花钱去重点学校。

电话刚好是闺女接的,把她一顿夸,就答应了。

我也跟闺女说,只要三年努力,在哪里读高中都能考上好大学,不努力的话,就算去省重点一样考不好,在农村普通高中,照样有省状元。

后来事证明,我的决策是对的,因为有些家长认为进了重点高中,就万事大吉了,结果高考时还不如普通学校的前十名,我有三个老乡的孩子就是这样,同一年考试,省重点那个考得比我闺女还低分,进二本,心不甘,去复读,第二年还少了1分,有一个读三本,有一个只考上专科,复读一年了,应该还是不理想,后来没人敢问了,到底怎样不清楚,按估计,从旁人对大人的表情看,没戏!


一米阳光19137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尤其是现在,教育变成了无比重要的环节,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进重点班呢?

以前有个朋友的孩子,小学学习很不好,朋友在孩子小升初时,就暗下决心,一定想办法把孩子送尖子班里去。当时折腾了很久,终于进去了。发现一个特点,这个班,全是尖子,就是56个孩子,50个尖子。剩下的六个孩子,就是各种关系硬塞进来的。包括他的孩子。

一开始,孩子还没说啥,就是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待着,回来后,问他,他说还行。慢慢地就发现,老师讲的飞快,同学们看起来不动声色,考试几乎都是满分。而后面几个差距有多大呢,英语,在没学初一的课本,直接学了初二课本的情况下,人家孩子都考100多,(当时是120分满分),他们几个才考十来分,因为确实不会。

数学,上来就讲的是假分数应用题,他孩子连什么是假分数还没明白。(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所以,很快孩子就是“听天书”的状态。孩子曾提出过回普通班,可是家长认为:回普通班,坏孩子太多,孩子容易学坏。在这里,起码学不坏。

于是,孩子就天天趴着,也听不进去,老师们从来不管,因为这几个是关系户,他们心里明白,每年都有几个关系户,管也管不过来,所以老师根本不管。学生们也心知肚明,本来重点班就忙的了不得,压根没精力关注他们几个。

孩子就一直懵懵懂懂地过,有时候文科能听懂点,理科基本都在混。中考时,他什么也考不上。家长还气的了不得。真是好可怜的孩子!


Longsuixinyuan


家长们做过最绚丽的梦就是:自己学习差的孩子,能考班级第一进入名牌大学。这个梦,使很多孩子活在水深火热里。

知识可以用重金砸出来,但优异的成绩绝对不是花重金就能解决的。

我至今记得我那只读完初中就辍学的朋友,说过一句话:没想到初中三年,咱俩距离越来越远

初中三年,入学时她英语成绩优异,成绩比我好。但那时候我决定,我用三年时间努力,肯定不会比你差。

整整三年,尤其是初三的时候,我写的题比她多,读的课外书也比她多,不会的题问的也比她多。

终于,某一天她来找我说:"仿佛你突然变强了。"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为了学习好,我努力了三年。大大小小的知识点,我都过了不知道多少遍。

看起来是短时间的变化,其实是长时间的积累。我说这个只想证明一件事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靠时间的积累换来的。他们为了进火箭班,付出的努力绝对不是花钱能砸出来的。

是时间,积累的时间经验和努力。

所以,就这一点,你拿钱在尖子生班砸,你以为能逆风翻盘?不,很多情况下,孩子可能跟上课都困难,因为差生之所以差,也是积累来的。



抱这个希望,不如踏踏实实,让孩子先摘掉差生这个名字

基础差,成绩不好没关系,咱认清自己的位置,慢慢走出差生的阴影,这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学习不好对孩子自信有影响,再摊上这么个重视孩子成绩的父母。

孩子一直会很难受,因为父母都想用重金砸成绩了。可见是走投无路,开始想别的招数了。

退一步讲,学习,孩子自己的意愿为主,他自己不愿意学。牛不喝水强按头,他会很难受的。



基础知识占比80%,但孩子学习差肯定是基础题正答率要小于50%的

最后从科学上讲一下,孩子成绩差肯定是基础题不好,也就说基础知识把握不行。

那像这种情况下,她更适合的是什么?是合适在普通班儿,然后扎实打基础。因为尖子班的教学模式是讲题内容多,讲课速度快。

基础差的孩子,别说是跟上课了,有的时候连课都听不懂。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踏实下来,先给孩子补基础。


饕餮思文


女儿的数学很差很差, 在学校里学不会,在家里教她的时候,我一般会把小两岁的儿子也叫来一起听。一年级的时候,有三捆木棍,每捆十个,另有六个散的。一共多少个?儿子很清晰的知道,每捆十个,三捆三十,加六个,一共三十六。女儿愣是不明白,非得一个一个去数。又给她叠了几堆硬币,还是得一个一个去数。一个同样的问题,对某些孩子来说易如反掌,对另一些孩子来讲,难如登天。在教学方法上差别也是天差地远。同时教女儿和儿子,五分钟后,我叫儿子先去玩,然后跟女儿唠叨一个小时。因为对儿子而言,这些唠叨毫无意义。如果在学校,优班和差班分开后,教优班是特轻松的,一节课五至十分钟讲解后,学生都明白了,剩下的时间可以弄点难题,或者学点别的,或者干脆玩着过。如果在差班,老师可能用一整节课的时间来讲解。那么如果将一个差生硬塞到优班又怎么样?十分钟的讲课,人家明白了,而他还没弄懂,老师又不会对他单独辅导,结果就是他完全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布置作业,优班不需要一大堆简单的题目,而是给几道复杂的。差生需要很多简单的题目反复练习。考试后,老师让学生把没做对的题目抄一遍,优生很简单地把一两道题抄了就完成作业,差生要抄百分之七八十,累死,整天埋怨作业太多。


大自然中的一只蚂蚁


家长这样的做法很可怕!不是成就孩子,而是在毁掉孩子!

前几年我身边发生了一个类似的事情:

一个父亲凭借自己的关系把初中毕业的儿子送进了北京某重点中学(是不是重点班不太清楚),但是儿子在初中成绩很一般,中考成绩是达不到这所中学的录取分数的。

父亲的初衷就是把儿子送进一个好学校,会受到好的影响,有好的师资和学习氛围,儿子的成绩指定可以好起来。

初衷很好,不过只是单相思。

开学没多久的测试,儿子成绩基本上在班里倒数,几次下来,儿子压力越来越大,夫妻二人攒足了劲儿鼓励儿子好好努力,第二个学期开学,儿子就没怎么着去学校了,后来听说儿子辍学了,去医院检查说是得了抑郁症。再后来就不知怎么着了。

成绩没有得以提高,反而把儿子逼成了抑郁症,得不偿失!

还遇到一个例子:

小升初,父亲凭借自己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坚实的物质基础,把成绩并不拔尖的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初中,但女儿一直以为是自己凭实力进去的。

在初中前两年孩子的成绩也还好,保持在班里中上等水平,不过在学校里也算中等水平。不过后来因为特殊的原因,孩子得知自己来到这所初中不是凭自己的实力,而是靠爸爸的关系进来的,和父母大吵一架,在心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压力,初三的成绩就开始下滑,初升高也是勉强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如题主所问:

家长花重金把差生放在重点中学尖子班,这样的孩子最后能考出好成绩的不能说没有,但是至今还没有听说过(也是是我孤陋寡闻),更没有见过。不过到听说过一些极个别性格极端犯事的孩子有这样的经历。

早在春秋战国时,触龙就曾说过“父母之爱子女,当为之计长远”!几千年过去了,可见家长还是没有学会为自己计长远!花重金把成绩不好的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尖子班的家长可是真的为孩子计长远了吗?我看是眼前都没有考虑到的!

就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做长跑运动员,可是孩子擅长的是相扑,不过家长不管孩子的擅长硬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把孩送进田径长跑训练场,还花高价走关系,到底是成就孩子为孩子的以后着想呢?还是为了家长自己的心愿呢?能不能出好成绩还用他人给出明确答案吗?

教育孩子,当对了路子,对了孩子的个性和所好。就如我国的历史学家吴宓1916年留学美国,本想入哥伦比亚大学学新闻学,当时校长周诒春根据平时对吴宓的观察,认为“宓无交际及活动之才能,不谙习实际事务与社会人情,决不宜于为报馆访员。统观宓之才性,最适合于文学。故派定宓学习‘文学’······”这才有了后人熟知的吴宓。

家长爱子不惜财是好,可是爱子也不能随家长自己的私心,当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选择适合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