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当小孩子愤怒时,出现打骂妈妈的现象,妈妈应该怎样做表示界限感?

拥抱阳光accept


孩子2-3岁阶段是会出现这种现象的,那么面对孩子的状态妈妈应该如何处理呢?

1、立即制止孩子的行为

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家长必须马上严厉的制止,并且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是不被人欢迎的,是因为被制止的。

我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其实打的也不疼,这个时候就任由孩子在自己的身上发泄情绪,这种是不对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有一种认知,妈妈爸爸是可以随意打骂的。

2、共情孩子的情绪

这个时候孩子愤怒,肯定是因为一些事情引起的,那么就及时的和孩子共情,告诉孩子你知道他的感受,孩子的情绪一旦被接纳,那么孩子的攻击行为就那么那么大了。这个时候如果可以拥抱着孩子,让他感觉到安全。

3、一起寻找可以释放情绪但是不伤人不伤己的方式

等孩子情绪稳定一些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情景如何做,首先不能伤害其他人,比如打骂爸爸妈妈肯定是不对的,其次是不能伤自己,比如自己用手捶玻璃等等,再次就是不能伤害其他的物品,比如摔盘子摔碗等等,这行为都是不被认可的,除了这样可以想象其他方式,比如撕纸、运动、打枕头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可以的。



亲子成长手册


有一天我家老二的玩具枪找不到了,“妈,我的枪呢!怎么找不到了?”“你的枪,我怎么知道在那儿啊!”“我的枪找不到了,就怪你,不给我收好。”不高兴的噘着嘴。我一看他快哭闹了,我立刻把我早已准备好的硬纸板偷偷的放进我的衣服里,刚好把肚子盖住,“你的东西你不好好保存,找不到了,到怨气我来了,老师没教育你自己的东西自己收自己管吗?”“啊!……就要我的枪,就怨你,就怨你。”连哭带闹的往我肚子上打开了,“哎呀!好疼啊”“你也知道疼啊!你打过我多少次了,那次我不疼啊!你好好想想吧!”然后我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他主动走到我跟前认错,“妈妈,我错了,以后我不打你了,谁都不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收自己管。你能原谅我吗?妈妈。”“能,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只要你努力 ,妈妈依然相信你爱你。”我把他搂在了怀里,第一次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禅悔话。“妈妈,你的肚子摸着也不硬啊!为什么那会儿我打你 我那么疼呢?”“你犯了错,用的力气太大,当然疼了,要不你打一下桌子再试试?”我偷偷的笑了。后来他也改正错误了。


阳光面对未来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说,不管什么原因,孩子打妈妈,这种行为一定是要被禁止的,但是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

前段时间看了一期《超级育儿师》,8岁小男孩李默睿给我的印象很深。

李默睿是一个情绪化非常严重的孩子,他狂躁、暴怒、不讲道理。尤其是对待妈妈,不但蛮横,而且还暴力。

兰海老师发现李默睿妈妈的胳膊上有一大片淤青,一问才知道是儿子发脾气的时候咬的。

兰海老师静静地观察着李默睿家的日常。

李默睿很依赖妈妈,做什么事都要妈妈陪着他,妈妈要上厕所,他都要跟着,为此爸爸批评了他。被爸爸批评的李默睿很委屈,不过他显然是想控制自己的情绪,红着眼圈,喘着粗气。

这时候,妈妈出来了,看到委屈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开始安慰李默睿。两个人一个说没事,另一个说没关系。妈妈还叫李默睿去写作业,这时候李默睿的情绪彻底爆发了,开始大哭大叫,拖着妈妈进了房间,并且开始踢打妈妈。在妈妈招架不住的时候喊爸爸,爸爸过来把李默睿连拉带拽的拖进了客厅,两个人的冲突变成了三个人的冲突。

经过一段时间妈妈的安慰,李默睿的情绪趋于稳定,开始玩游戏。接下来李默睿又和妈妈因为玩游戏的时间玩起了拉锯战。

妈妈:再玩五分钟。

儿子:二十五分钟。

妈妈:二十五分钟太多了,十分钟差不多!

儿子:不,二十五分钟。

从李默睿家的这些冲突可以看出他们的家庭存在几个问题。

1、父母不接纳孩子的情绪。

李默睿在被爸爸批评后,爸爸妈妈看似在安慰孩子,但是一个人说没关系,另一个人说没事的,显然都没有接纳李默睿的情绪。

2、父亲在家庭关系中的缺失

从兰海老师进入李默睿的家中开始观察,爸爸的手机就没有离手,不是玩游戏就是看视频,爸爸两次出现在李默睿和妈妈中间都是因为妈妈招架不住的时候,用以暴制暴的方法粗暴的制止李默睿的做法。

3、在李默睿情绪爆发的时候,妈妈没有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一味的安慰他

很显然,这样的问题对李默睿的情绪控制没有一点作用,只会让李默睿的情绪越来越坏。

那孩子出现了这种愤怒的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会愤怒,通常是因为某件事情没有达到他的心意或者要求,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于是情绪便爆发,这时,他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如果孩子的的情绪在此时能够被接纳,它会更容易平静下来。

2、家庭中要有明确的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首先,让孩子知道打骂人是不对的,这个人不管是谁,即便是妈妈也是不对的。

第二,当孩子情绪激动无法控制,已经开始打骂父母的时候,一定要制止,但要注意方式,不能强行逼迫,而是温和又坚定地告诉他:我不允许你这样来伤害我,即便是你的妈妈。妈妈可以先跟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因为没有得到你想要的,所以很愤怒,我可以理解。换做是妈妈的话,妈妈也会生气,但你不能打、骂人,这样做让人很伤心。如果你停止打骂,我可以陪在你身边,如果你还打、骂人的话,那我只有先离开了,等你冷静下来,妈妈再和你谈。

3、等孩子平静下来再沟通

当孩子闹完以后,情绪冷静下来,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进行温和的谈话,先将事情的原委梳理清楚,理解孩子背后发脾气的原因,然后,父母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孩子打成共识。

谈话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再次提醒孩子,再生气也不能打骂人,这不仅对别人不尊重,也会让别人的心很受伤。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像前面李默睿的情绪,就来自于爸爸在教育孩子中的缺失,还有妈妈对孩子的溺爱。不管怎么闹最终的胜利者肯定都是李默睿自己,自己的不满情绪都能通过这种方法得到解决,最终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越来越严重。


吕小愉


几乎每个孩子小时候都会因为愤怒打妈妈。

所以一发现孩子打大家长这个“苗头”,第一时间就要严厉制止。

我的女儿在3岁时候,会打姥姥。

一开始老人家心疼孩子,就得过且过无所谓,说小孩也打不疼。

我告诉她:孩子打人这个习惯是不对的。需要严厉制止。

可是姥姥总不忍心,导致女儿越来越嚣张,最后发展为,揪姥姥的头发。被我看见了。

我立刻跑过去揪住了女儿的头发,严厉地让她松手。

女儿觉得疼了,才松手,委屈的大哭起来。

从此每次女儿打姥姥我就要求姥姥一定要打回去。

揪头发,揪回去。

打哪里就反打回去。

我告诉姥姥,不要心软,要狠心,一定要打回去,让她知道疼。

对的,这件事上我就是这么粗暴野蛮。

安抚孩子情绪、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的确实很重要。

但这些事都要在我打回去后再做。

等女儿情绪平静下来,我和女儿好好的沟通一次告诉她:我能理解她的愤怒,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愤怒,但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是不对的。

如果愤怒我们可以打枕头,打被子。

这样伤不了自己也伤不了别人。

同时和孩子一起看相关的书。学习如何更好的控制我们的情绪。

比如:情绪小怪兽、菲菲生气了。

这样软硬结合,疗效特别快,女儿很快不会随便打人了。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大人遇到事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能随便使用暴力打孩子。

只有大人首先要做好榜样,孩子才能心服口服,遵循规则。


菡菡妈妈育儿


我家宝宝现在三岁多,就处于这个阶段。有时候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生气就会捶我。

比如他想看动画片,我不允许,他就会开始哭闹,一会说自己好无聊,我跟他说“觉得无聊的话,我们就一起玩积木或者玩乐高、还是看绘本,或是玩你最爱的小汽车,”,转移他的注意力,大多数都是成功的。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偶尔不懂哪根筋没搭对,死活都要看一会动画片,坚决不让看,他就嚎啕大哭,气得小拳头就砸向我,做妈妈的遇到孩子这样,肯定是会很生气的,我的做法是:

一、严肃的看着孩子,语气很严厉的告诉他“不是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你都能得到,你要自己努力去得到,不是你想看电视就可以看的,妈妈已经说过小孩子不能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像爸爸一样戴眼镜就说明眼镜生病了,看太多电视眼镜生病了需要带眼镜怎么办?”然后再跟他说“你打人是错误的做法,妈妈会非常非常的不喜欢,你打妈妈,妈妈会痛会伤心的,你不是说最爱妈妈吗?爱妈妈的孩子是不会打妈妈的,你知道自己错了吗?”基本上这个时候孩子是能主动跟我说“对不起”的,过后也会甜甜的来一句“妈妈,我爱你,我再也不打妈妈了,”也许跟我家孩子本身性格就比较温和有关。

二、如果孩子频繁出现打妈妈的情况,也许是妈妈没有严厉的教育过孩子,一定要在孩子动手的时候明确的告诉他“不可以,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孩子屡次不改的话,宝妈就要适当的“回击”,让孩子也尝尝被揍的滋味,告诫孩子主动打人和打妈妈都是错误的,错误的事情不要做。

相信被适当“揍过”的孩子是很少再犯打妈妈这种错误的。


妈咪V我爱你也喜欢你


我是一个四岁女儿的爸爸,我的女儿昨天晚上就因为看手机而出现哭闹并且动手打人的情况!我们家约定小孩每天可以看手机30分钟,可昨天晚上按照规定时间应该关机了,她就是不肯!我好说歹说都不管用,于是便拿走了手机!

这个时候她就开始哭闹,嘴里还嘟囔着不给我看,我不爱爸爸了!当时卧室就我们两个人,我采用的是冷处理,不生气不发怒!她见我不理她,语言威胁没用,于是便越哭越厉害,有点抽泣的感觉,并且用枕头打我!

十几分钟后,哭声小了很多,我说了一句过来爸爸抱抱!她扑倒我的怀里又开始抽泣!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一样!我一边轻轻拍打她的后背,一边轻声说到,想看手机却看不了很难受对吗?爸爸知道了,你明天还可以看呢!但是你要向我道歉,因为你拿枕头打了爸爸!她小声说了一句对不起,过了一会居然睡着了!

小孩子其实表达情绪很直接,高兴了笑,难受了哭,生气了可能会动手打人!认可和接纳他们的情绪,但是如果伤害到了其他人,该道歉就道歉,该受惩罚就受惩罚!


小乖乖奶爸


我家小女儿现在6岁,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是和大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有些时候生气了确实会打我的。但是她的打不是像某些孩子凶狠的打人那种,而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也就是意思意思,打一下妈妈,因为妈妈不肯满足她的条件。

比如说,她想要看电视,但是她已经看了挺久了,然后我就不给她看,关掉电视,这时她就会跑来打几下我,说我是坏妈妈。但是她打完几下就会去做其他事情了,不会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我不给她看电视上,也不会死缠烂打的要求继续看电视。



那么,当小孩子愤怒时,出现打骂妈妈的现象,妈妈应该怎样做表示界限感?

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看孩子为什么会打骂妈妈,如果说当着其他人的面打骂妈妈,只是因为妈妈不给买什么,或者妈妈不肯迁就,那么这种情况下,做妈妈的就要好好教育好孩子,千万不要任意接受孩子的打骂,这样只会助长了孩子的威风,以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有一次我女儿看完电视要看手机,然后我就不给她,她生气就来打我,还说不给手机就不要这个臭妈妈,一开始我是准备让她打几下后再跟她讲道理的,但是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就生气了,我说你再打妈妈,妈妈就把你丢出去,她不信还在继续打,然后我就抱起她,开门丢下她,她害怕的就死死抓住门把,然后跟我道歉。




所以,当孩子出现打骂妈妈或者其他家人时,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把孩子打骂大人当做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或者是腻宠孩子随便他们的打骂,这么做只会是害了孩子的,等他们长大了,成为一种习惯后,掉眼泪的就是你了,而不再觉得这是好玩的事情了。


慧说育儿


有一天跟孩子在小区里玩儿,有一个邻居的小孩非得要抢另外一个孩子的玩具,他妈妈就过去进行阻止,但是小孩子特别生气,就拿手使劲打妈妈,边打边哭,整个人的情绪都崩溃了。

这位妈妈看到孩子这种行为也非常生气,拿手就使劲打孩子屁股,一直在打,边打还边喊,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让你抢别人的玩具。

母子俩就这样在小区的广场上打骂起来。后来还是孩子的奶奶把孩子抱走了,孩子的妈妈也跟着回了家。

其实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出现打妈妈的现象,妈妈不应该打回去,而是先要了解这背后的原因。

孩子为何打妈妈

1、学习走路受挫

孩子开始打妈妈或是爸爸一般出现在初学走路孩子的身上,因为在他们学走路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受挫,孩子的挫败感会让孩子的情绪爆发,孩子发脾气的形式不一样,有些孩子会摔东西,还有一些会打父母。

2、模仿别人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不管是看到周围的小朋友或者家里有其他大人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愤怒生气的时候,会做出激进性的行为,孩子就会跟着模仿。

3、发泄情绪的方式之一

所有人的情绪都需要找到一个出口,在孩子的那个年龄段,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发泄自己的兴趣,所以打人和哭闹可能是常见的方式之一 。

孩子打妈妈应该要怎么办

1、父母要保持平静

父母的过激行为会让孩子的情绪继续爆发。孩子生气打妈妈的时候,妈妈不要还击,但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可以用手臂抬起来挡住它的推力,制造一种界限感。或者用手轻轻的握住他的胳膊,防止他突然出击。

2、让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

在孩子情绪爆发要打妈妈的时候,妈妈要安慰孩子,但是不能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妥协,只是尽量安抚她的情绪,帮助他学会控制情绪。

给孩子一个拥抱,用眼神看着他,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爱,让她知道妈妈对她的爱是无条件的。 3、等孩子平静后再去跟孩子讲道理

一个情绪崩溃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别人的话的,孩子和大人都一样,因此在孩子崩溃发泄的时候,不要跟他们进行说教,但是当他们恢复平静以后,妈妈可以跟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孩子出现情绪崩溃,打妈妈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如何帮助孩子找到情绪发泄的方式。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妈粉丝圈,点击加入,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在那里等你哦!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J妈学堂


我遇到过这种问题,尤其是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我通常是这样的做的,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停止权利的争夺,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冷静的空间

通常孩子愤怒,打骂妈妈时,肯定是出现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权利争夺。我家孩子曾有一次因不肯收拾玩具,在我的逼迫下,他用打骂我的方式进行了反抗。我越是让他收拾,他越是反抗,最后他打我骂我,甚至歇斯底里地哭泣。

我当时其实已经没有办法了,后来,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要和他争赢这场收拾玩具的战争呢?他是我儿子啊,如果强迫他收拾,他只会更加反抗,如果不收拾其实也不会怎样。不如,停止这场权利的争夺,不和他较劲,也不和这件事较劲。

于是,我试着让自己停止争夺,冷静了几分钟。孩子依旧在旁边哭泣,可没有再对我拳打脚踢,也没有大喊大叫了。

就这样,我默默地陪着孩子差不多有五六分钟,我什么都不说,孩子就一直哭。直到他冷静下来, 我问他你冷静下来了吗?他点点头 ,我才开始和他讲道理。

冷静后,明确告诉孩子,打妈妈是不可以的

等他冷静下来后,我明确并严肃地告诉他,打妈妈是不可以的。让他明白界限在哪里。

其实很多人会说,这很难做到,发脾气的时候,谁能立刻冷静呢?的确如此, 但如果我们转念一想,当发生冲突时,大人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何况孩子呢?

孩子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也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所以,不如停止争夺,冷静下来,再来告诉孩子原本的道理 ,这样对彼此都比较好。


我是宝藏妈妈,陪你分享我的育儿宝藏,做有温度的育儿说,喜欢请点赞点关注哦~


宝藏妈妈


我是个二胎宝妈。怀老大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育儿的知识了,怀老二生怕老大受委屈更是源源不断的关注幼儿心理。

老实说,很多书或者育儿专家的话我看着听着很有道理。孩子有情绪要及时宣泄啊,引导啊,要跟他们讲道理啊等等之类的。

可是我的孩子却是个熊孩子,并没有书中描述的那么好教导。所以有时候照着书本教育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是土办法更灵验。

我家老大也曾试图打我,我的办法是先讲道理,讲不通,“打回去”,然后再讲道理。

当然我所说的“打回去”并不是真的打,而是形式上向孩子表明,你打我是不对的,我跟你讲道理你不听,那我就只能打回去。这个方法必须是第一次,第一次让孩子明白不能打妈妈。之后基本不会再犯。

切记,千万不要在孩子打你的时候,你还嬉皮笑脸,孩子会认为这个游戏很好玩,下次我们继续吧。

当然,我希望孩子们都是小天使,通过沟通能解决问题我们绝不使用“暴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