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惊蛰这个节气不仅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同时日照的时长也有明显的增加,大家都会感叹这是“好春光”。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天气特别不稳定,气温波动比较大。“惊蛰”前后,偶有雷声,大的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湿热空气势力较强。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惊蛰节气,也是艾灸提升免疫力的关键时期,华夏遭逢新冠肺炎侵袭,举国战“疫”,形势逐渐好转,天时也逐渐向我们的方向加大倾斜力度,非常时期,做好惊蛰艾灸,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一、养生保健要点

1、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可以有效防止“春困”;

2、饮食宜清淡,少酸多甘健脾滋肝;

3、防疫居家期间,注意室内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

4、平衡情志,少动肝火,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5、使用艾灸进行养生保健,做好惊蛰节气灸。

二、“烟熏火燎”,防肺炎,防流感!

惊蛰的到来,标志着阳气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升发,大地回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百病。惊蛰,平地一声雷,蛰伏在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全都应声而起,作为细菌病毒的载体,使得传染风险升高!

“烟熏火燎”,防流感,惊蛰带来的温暖,正给了病毒最好的滋生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流感在惊蛰容易爆发。而对抗疫病及流感,自古以来艾草都承担着泰山般的重任。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1.烟熏

古人在惊蛰当天,就有用艾烟熏室的习惯,为的是杀虫灭菌,防病养生,而经过了一个个时代的检验,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防疫防流感的好办法。在这个非常时期,坚持用艾烟进行消毒杀菌,也是医院和专家都推荐的有效防疫方法之一。

艾烟里蕴含的精油物质本身就有药效,不仅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还可以净化空气去除异味,皮肤少量吸收可以活血化瘀消炎去肿,因此不要排斥艾烟!

当然,也不能刻意的、大量的吸入艾烟,毕竟人的肺有其排异性,吸惯了氧气的肺,突然间大量吸入艾烟肯定是会出问题的。具体标准,以呼吸不感到呛人为宜。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2.火燎

有一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阳气强盛的时候,自愈力、免疫力会被激发,这种情况下,病邪不易侵入人体,就算是病毒进来了,也会第一时间被免疫系统给消灭。

所以,防疫防流感,还可以从补阳气、扶正气、提高免疫力入手。

艾草是在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且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短波辐射,能够给人体补充阳气,激活自愈力,提升免疫力。在预防新型肺炎及流感时,可艾灸以下穴位。

艾灸穴位:大椎、神阙、肺俞、足三里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三、疏通经络,防“暗伤复发”!

春季阳气真正的开始升发,而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在身体里的暗伤。所以惊蛰艾灸是非常有必要的,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暗伤给调好!

而所谓的“暗伤” :指的是以前各种跌打损伤留下的后遗症。

惊蛰时令昼夜温差开始拉大,咋暖还寒之下,有暗伤的经脉,则更加容易淤堵,而“不通则痛”,经络不通就会出现疼痛。故而春季容易暗伤复发,包括如果有灸友最近肩颈疼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防治暗伤复发主要从活气血、通经络入手,因为“通则不痛”,经络通了就不会痛了。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短红外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更好地穿透穴位,将能量送至经络,以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的作用。

艾灸穴位:阿是穴(病灶部位)、痛点、大椎、命门。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督脉刮痧排毒

春季多发生一些感冒和流行性疾病,所以增强体质,补壮元气十分必要。督脉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人体一身之阳的所在,身体有毒素很多年,到了更年期人体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减少,使排出路径不畅,需要我们人为地帮助清除瘀阻。

艾灸督脉就是补充元阳,那么刮痧督脉促使人体排毒。如果中年人身体潮热、失眠盗汗,情绪不稳定,心悸等,一定要配合艾灸试试此法。

两穴按摩养脏腑

此二穴分别是手心的劳宫穴和脚心的涌泉穴。劳宫穴可以调理由脏器引起的外症,涌泉穴多调理头胸不适,用于引热邪之气下行。常艾灸刺激,更是大补元气。按摩做法:用右手心对准左脚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按摩60次。然后,再用左手心对准右脚心旋转按摩也60次。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四、扶正祛邪,预防皮肤病!

皮肤问题易反复,颇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中医认为,瘙痒之症属风,春风一吹,各种皮肤病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头,如:湿疹、荨麻疹、带状疱、春季疹瘙痒症等等。

而艾草是祛痒高手,凡是皮肤病基本都可用艾灸。

艾灸不仅可以起到消炎、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艾灸热力渗透局部,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制渗出,提高免疫,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对于大多数皮肤病有非常好的预防和调理的作用。

艾灸调理皮肤病:

首要取穴就是阿是穴(病灶部位),哪里痒就灸哪里,哪里皮肤有问题灸哪里,并且是要以阿是穴为主,其他穴位为辅,坚持艾灸的话,一般是都会有可观的效果。

其它取穴:止痒穴(曲池穴上2寸)、曲池、合谷、三阴交。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五、疏导肝气,平衡情志!

在春季,尤其是惊蛰时令前后,人的情绪容易失控,这是因为肝气的疏泄与情志的调节常常互相影响,主要在于两方面:


1、肝火旺盛:

肝气太盛,容易妄动肝火,容易暴怒,而一旦肝火上头,易引发头晕、目眩、中风。

可艾灸下焦的穴位引火下行:期门、太冲穴、涌泉穴。

也可推肝经

【方法】: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如果是在皮肤上推就涂些润肤油,效果更好。

每晚推一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部气色。

惊蛰节气,此时艾灸养生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护肝防病气血顺畅


2、肝郁气滞:

气候变换之时,内分泌易失调,再加上此时肝气正旺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肝气就会郁结。而肝气不舒,情志不调,容易引起情绪压抑、抑郁症。

可艾灸肝经上的穴位给予疏导:肝俞、中脘、气海、足三里、行间、太冲。

注意:艾灸时应避风;应凝神静气,避免烧灼感,注意体会温热感向腹内渗透,能达到腰骶透热为好。艾灸前后不宜寒凉,如冷水洗漱、洗澡、外出当风、进食生冷之物等。

其它取穴:止痒穴(曲池穴上2寸)、曲池、合谷、三阴交。

不同情况,请选择不同穴位配伍,让自己抓住惊蛰艾灸的关键期,唤醒和提升自身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