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认为哪个城市在未来会成为一线城市?

品质干调引领者


现在的人都这么飘了?连贵阳都在讨论进步成一线了?

恕我直言,10年之内没有任何城市可以成为一线城市。即便某城在经济总量上超过北上广深,然而也无法达到或比肩北上广深的高度,也就成不了一线。

一线城市更多的是一种代表中国经济起飞的象征,是一种时代赋予的认同感。

什么是一线城市?

其实一线城市并非行政级别或官方指定的划线标准。在十多二十年前,国内由北上广深领衔发展,由于先入为主的概念,将四个发展得较好的城市喊成一线城市。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约定成俗的概念,现在则更多的用划线标准代表着城市综合实力的强弱。

成为一线城市有多难?

现在不少人有一种误区,似乎某城只要经济上赶上去了,直接升级成了五大、六大一线城市,实际并非如此。四大一线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值得称颂的典范城市,它们代表时代发展轨迹。先行一步的经济,又让几代人完成了梦想,获得了成功,所以才得到国内民众的高度认同。

北京:首都,经济中心、文化科学教育中心,一切资源最集中的城市;


上海:长三角核心城市,金融商业贸易中心,港口航运中心,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广州:商业贸易中心,广交会永久举办地,最早的国内通商口岸,将近千年历史;

深圳:改革开放才发展起来的城市,代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例子,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北上广深的成功既有历史机遇的原因,也有来自国家政策的原因,或是区域位置的优势。最主要从物资匮乏年代开始就获得了民众的一致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其它城市很难取代复制的,这才是无法成为比肩北上广深最难所在。

经济上超越的可能性有多大?

个人觉得经济上超越的可能还是有的,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差异已是在缩小。先来看看以GDP总量计国内TOP20城,其中最为接近北上广深的是重庆、天津和苏州,其余城市包括成都离北上广深差距都超过7500亿,短时间内赶上的希望并不大。

虽然经济总量并不代表其综合实力,但北上广深偏偏又在经济领域独领风骚,你连经济都赶不上,何以成为比肩北上广深的同级别城市?

从最近10年的同比增速和平均增速来看,重庆发展最为迅速,相比10年前经济总量增长了2倍,平均年增速更是达到了12.3%。其次为苏州的年平均曾长率为9.4%,而天津近10年的年增长率并不算出色。以此来看,重庆以其拥有3100万人口的巨大基数成为一种规模优势,极有可能在最近几年内从总量上超越广州。然而即便总量上超了,重庆仍然无法与广州比肩。无论从国际化程度、商业聚集度、交通枢纽性、社会发展水平与人口城镇化率来看,还相差太多。剩下的苏州和天津从平均增速上来看,又并未赶上广州,相差4000亿的总量想要超越谈何容易。

成不了的一线城市

现时来看,最近10年内暂时没有城市具备成为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哪怕杭州这种几乎无短板的城市也不行。虽然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已逐步减小,然而后来居上者很难收获这种自带自发的光环,也就再也无法被人叫成北上广深渝、蓉、杭......

强者恒强,国内城市间这种以北上广深为首的格局短时间是很难改变或扭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