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最老型号的59式坦克放在二战算什么水平?

虹一法师


想说结论,基本上就是天下无敌。我不知道你为啥要这样问,作为一个冷战时期的标志性坦克,你把这东西往前推到二战那就是开挂好吧。

对于坦克这种武器来说衡量性能其实很简单,就是火力、防护、机动三个方面。首先火力,D10T这门炮基本上可以完虐二战中所有的坦克炮,包括苏联自己装在斯大林2上的122炮,这玩意即使做原始的全口径穿甲弹也能击穿进200毫米的装甲(1000米距离上),如果用次口径穿甲弹穿深甚至能突破250,用破甲弹能到400破。二战中的什么长88,25磅炮,D25全部都是儿子,除了德国根本无法量产的鼠式坦克,没有二战的坦克挡得住。而且59上是有简易装表火控的,有了这玩意首发命中率和反应速度基本上就是对二战坦克碾压的存在了,就那德棍们最喜欢吹的虎王来说遇上了这玩意,一个连(14辆)的虎王一起上也只有炮塔漫天飞的结局。

在就是装甲,59 100毫米60度的倾斜装甲和炮塔200毫米的卵型装甲,照样碾压一票二战坦克,虽然车体装甲差不多,但人家的炮塔基本上不是二战坦克炮能磕的开的。

最后是机动这玩意二战坦克就不用比了,追得上人家的绝对打不赢人家,追不上的也打不赢人家,主动权全在人家手里。

59遇上二战坦克那就是屠杀,就算德国造出了老鼠,美国拿出了T95,对于59来说也不过是多了几个炮都跑不动的靶子而已。


开着皮卡打坦克


一型坦克的性能好坏无非看它的:主炮火力、装甲防护、动力系统的性能。

我军59式坦克是从苏联的T–54A中型坦克仿制而来,从技术水平来说T–54A要是拿到二战期间应该是最先进的坦克,与当时的先进坦克对阵不说是碾压,总体性能要优越了一大截!

二战期间的德国坦克炮是比较先进的,比如说:德军虎王坦克所使用的KWK43 88L/71型88毫米炮(身管长度71倍口径)是盟军所有坦克都忌惮的,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都被它击毁过,在2000米处可以击穿132毫米倾角30°的装甲,在当时可以击穿绝大多数坦克的正面装甲,所以盟军坦克见到“虎王”才打怵。
上面是“虎式”和“虎王”使用的88毫米炮,下面是“黑豹”使用的75毫米炮。



但是“虎王”的88毫米与59坦克所使用的100毫米线膛炮相比,仍然在穿甲能力是落后较多,在发射穿甲弹时88毫米炮的初速为975米/秒,而59式坦克仿制的D–10T坦克炮发射穿甲弹的初速为1435米/秒,在2000米可以击穿60°倾角230毫米均质装甲,从穿甲弹对比来说59坦克的100毫米炮在性能上要超过“虎王”88炮很多!“口径即正义”的说法很正确。
芬兰帕罗拉坦克博物馆里面的T–54练习车,可以直观的看到它的装甲厚度。



这是“椭圆形”炮塔的装甲厚度,炮塔最底部装甲厚度为200毫米。
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30°角100毫米,等同于200毫米垂直厚度,车体侧面为
80毫米、车体发动机舱装甲厚度为40毫米。

从上面这个装甲厚度来说“虎王坦克”的88毫米炮在2000米是击不穿59坦克的正面装甲的。
“虎王坦克”的车体正面上部装甲为150毫米40°、下部为140毫米50°,侧甲和后装甲均为80毫米21°

“虎王坦克”(亨舍尔型)的炮塔装甲,厚度为
185毫米毫米10°。

从装甲方面厚度的对比来看59坦克虽然有些位置装甲要薄于“虎王”,当综合防护能力要比“虎王坦克”好了一些,特别是59坦克我国完全自主生产型,使用了我国特有的含稀土元素的603装甲钢,总体性能要大大超过二战期间德国的铬钼装甲钢...装甲防护能力是59坦克胜出。
“虎王坦克”所使用的迈巴赫HL230 P30V12水冷汽油机,700马力,它可以让“虎王坦克”有43公里/小时的最大公路行驶速度。


59式坦克使用仿制苏联B–2型柴油机,最大功率为520马力,虽然说低于迈巴赫HL230,但是59式坦克战斗全重38吨,“虎王”则在70吨左右,几乎重了一半,所以59坦克吨/马力数要高于“虎王”,最大公路速度为50公里/小时。并且发动机的可维护和可靠性要大大好于HL230发动机,而德国二战期间的坦克发动机可靠性一直很低,甚至汽油机的危险性也要超过柴油机。

通过对比:火力、防护、机动能力三个性能指标,59坦克完全超过二战期间最强的“虎王”坦克,更直白的说它对二战期间的所有型号坦克都具备强大的优势。



总体来说,59坦克是二战之后第一代现代坦克,它的原型车T54A是经过了苏军在二战期间坦克大兵团使用经验总结后研制出来的,在世界坦克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包括它的升级版T55和我国59式在内一共接近60000辆的规模,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坦克!它虽然仅比二战坦克晚了不到10年服役,但是它与二战坦克相比是脱胎换骨的变化,整整领先一个时代!


皇家橡树197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胖简单说说,


火力:

59式的主炮为100毫米线膛炮D-10。

它可以在1000米、仰角30度下贯穿160毫米的装甲,优于豹式坦克所搭载的75毫米 KwK 42炮与虎式坦克(虎I)所搭载的88毫米 KwK 36炮。

就火力来说,59式火力是二战顶尖,略逊于虎王(在1000米能击穿的装甲板厚度为168毫米),强于其他坦克。

但虎王重达70吨,59式才36吨!



防御力

59式的车体前装甲厚约100毫米,车体侧装甲厚80毫米。

蛋壳形铸造炮塔,为不等厚截面的铸造件,前装甲厚相当于220毫米。

这种防御能力,大大超越了虎式坦克的正面102毫米装甲。


可以说,59式的防御能力强于二战所有现役坦克,痛虎王相当。

虎王的150毫米呈40°倾斜的正甲等效厚度220毫米。



机动性

59式最大行程高达440公里(公路)、外挂油箱后550公里,最大速度50 公里/小时(公路)。

这个机动性,超越了二战所有中型和重型坦克。

虎式坦克油耗惊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160公里,如果是越野行程至少减半。



另外,59式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维修,便于大量制造,这也是二战时期坦克所不具备的。仅仅59式就生产了1万多辆。

另外,59式还有红外照明设备,原则上可以夜战。



也就是说,59式如果单挑虎式坦克,是一定占据上风的。

而虎式坦克已经是二战最强的坦克,重量也高达57吨,而59式才36吨。

当然,59式是苏联50年代研发的坦克,而虎式坦克则是1941年研发的,相差了10年以上时间。

二战结束后的十年,技术进步极快,所以59式根本不能和虎式坦克相比,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我军目前还装备至少一千辆59式坦克,预计10年内不会退役。


萨沙


江山代有装备出,各领风骚几十春。玩坦克游戏的人,有的玩得日子一长,以为二战坦克也很好,于是就有这么一问,我们的59式穿越到二战,会是什么水平。想法是没错,可以比,没问题,答案只有两字:完虐!

就不说59式在巴基斯坦的改进型“阿扎拉”,也不讲电影《战狼II》中吴京操控的59D玩漂移,再就是朱日和59魔改威风八面,去年还有一款无人坦克上场媒体称大有用途,珠海航展上的59式被民间公司一跃改作坦克歼击车。可以想到的是,在信息化条件下,59式大有潜力可挖,唯一的解释只有一条,那就是具备大改的潜质,平台足够优秀,实事上才能可能。

那么现在,你可以把所有的二战坦克都拿来改一下试试,也没有人如此大胆,正说明潜力已尽,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59式不一样,是新时期的产物,并且有着优秀的前沿设计,岂是那时坦克所可比拟的呢?以下还是拿数据来说话。我们知道,坦克讲三力,火力方面,一门100毫米线膛炮,是最大的,还有诸多新技术弹药,就说虎王如何?也只是88毫米炮,不只口径无法比,弹药性能更差得太远。二是机动力,59公路时速50公里,虎式才多少?35公里。第三是防护,装甲厚度100毫米,最厚的地方达到了200毫米,虎式不过150毫米。

都是钢钢的硬指标,比起来那时最好的,还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何况还没有考虑火控和易维护性等诸多新型设计,这也是59能一改再改,魔改不断的原因所在呀。


魂舞大漠


59坦克因五对负重轮而闻名中外,因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衍生出数十个徒子徒孙!最新的魔改版59D更是装备了新式的105毫米线膛炮以及光电注入式半自动火控系统,并且还披挂了反应装甲,从而获得了比肩国外二代主战坦克的实力。59D虽然强悍,但是59式的基础版本却没有如今这般实力,放在三代坦克横行的当今世界,那基本上就只有挨打的份,连反击都找不到目标,甚至对着别人狂轰,也破不开那厚厚的复合装甲。但是如果将59式穿越到二战,能不能战胜诸如虎式等明星坦克呢?


▲59D坦克

59式坦克是我国对苏联T54坦克的仿制型号,而T54坦克是苏联研制的战后第一代坦克,由于其性能大幅超越了美国的M48巴顿坦克和英国的百夫长坦克,也被后人称为综合性能最强的一代坦克!整个苏联以及东欧阵营总共生产了约5万辆T54及其改进型,约占二战后全世界坦克生产总量的1/,其足迹遍布欧亚非拉美各大地区,堪称坦克中的AK47!T54坦克是由苏联的T44坦克发展而来,而研制T44的目的就是为了压制德国的豹式和虎式坦克,可想而知T54自然也比这二者强上不少!

▲T54坦克

首先从最重要的主炮威力看,虎式坦克采用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配备二战中最先进的PzGr.40次口径钨芯穿甲弹时,在500米距离的穿甲能力可以达到155毫米均质钢板。而59式坦克则采用的一门100毫米口径线膛主炮,发射59式被帽穿甲弹,在500米距离上具备170毫米的穿甲深度。因此论攻击性,59式坦克明显比虎式更强,


▲虎式坦克

再看防御能力,59式坦克采用蛋壳型铸造合金钢炮塔,前装甲厚度约200毫米,侧面装甲约150毫米,圆形的炮塔还可以折射炮弹,从而削弱穿甲弹的威力。而虎式坦克的炮塔则是方形的,它的材料为冷轧锻造的镍合金钢,强度上比59式坦克的铸造钢要硬10%,不过在厚度上却没有59式用料那么足。虎式坦克的正面炮盾装甲厚度达到了150毫米,侧面装甲也在100毫米以上,达到了二战时期的巅峰,但是与59式仍然有不小差距,如果正面对钢,虎式88毫米主炮打不穿59式200毫米装甲,而59式却可以轻易血洗虎式150毫米的防御!


再看坦克的另一项重要性指标“机动性”,59式坦克采用一代经典B2V型12缸水冷柴油机(国产型号为12150L1型柴油机)作为心脏,其额定功率虽然只有520马力,相对于59式坦克36吨的体重而言,单位功率高达10.6千瓦/吨!B2大功率柴油机以及新式悬挂系统的运用,让59式坦克的最高公路速度可达到50千米/小时,越野速度也能超过30千米/小时!
▲59式坦克越野

而虎式坦克虽然拥有高大上的迈巴赫HL230 P45型高速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690马力,但是虎式坦克重量达到惊人57吨,单位功率不足,并且柴油发动机的扭矩太小,导致虎式坦克机动性堪称弱鸡,虎式坦克公路最高速度只有38千米/小时,越野速度更是只有不到20千米/小时。


▲慢悠悠的虎式坦克

除了火力、防御、机动性被全面碾压之外,59式坦克还装备了红外夜视仪,夜间战斗能力也明显高过虎式坦克。另外59式还安装了烟雾弹发射器和防浪板,在躲避攻击和过河泅渡上也要强过虎式。所以综合来看,虎式虽然是二战中最强的50吨级重型坦克,但是将近15年的技术代差无法弥补,其技术性能明显低于30吨级的59式中型坦克。如果59式能够穿越到二战,一辆吊打三到四辆虎式坦克没有丝毫问题!


军武吐槽君


59式坦克,全重仅36吨,并非主战坦克,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性:“中型坦克”,是在引进全套苏联T-54A中型坦克的基础上仿制而成。

当然,此后经过了我军工数十年的不断改造提升,成了品种繁多庞大的系列坦克,其重量、装备、外观等,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唯一不变的,就是59式坦克是“永远的五对轮”,是其非常独特的特征,当代几乎没有了五对轮的其他坦克。

59式坦克最初装备有1门100毫米坦克炮,在千米距离是能击穿将近2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已经超越二战时期著名的虎式坦克上的88毫米炮,千米距离穿甲深度为160毫米。

卵形铸造成型的炮塔,厚度达到了200余毫米,车体前装甲厚度100毫米,侧装备80余毫米,超过了虎式坦克的102毫米,因此,在防护能力上,也明显优于虎式坦克。

机动能力上59式坦克越野速度50公里每小时,将近500公里的最大行程,也轻松超越了二战几乎所有中型和重型坦克。

由于59式坦克,研发于50年代初,比二战时著名的虎式坦克等晚10余年出世,因此,在技术上存有代差,将其放到二战时期,基本上能完爆当年几乎所有的类型的坦克。

即便面对当时的坦克之王,以装甲厚重防护力出色的虎王坦克,仍然具备战而胜之的能力,毕竟虎王重型坦克的机动性能太差,战时59式坦克高速穿插到其侧后,其车上的那门100毫米坦克炮,就能击穿坦克之王虎王坦克的侧装甲。

59式坦克结构简单,建造技术条件要求低,便于大批量生产装备,因此59式系列坦克产量高达1万余辆,除了装备我军,或外援或大量出口到了第三世界友好国家。


国平军史


很多人都知道,59式坦克已经是我国的老古董了,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明出来之后,我国就一直在使用这款坦克,而这款坦克之所以目前还在服役,原因在于装备数量巨大,而且还改良过。不过这款坦克也已经到了逐步退役的时刻,之前已经退役一批了,但并不是所有59式坦克都已经退役了。




这款坦克是我国仿制产品,它的原型是苏联的T54A中型坦克,因为这款坦克服役年份为1959年,所以就给它取名为59式坦克。

在巅峰时期,我国这款坦克的数量达到了6000辆,而且经过了多番战火考研之后,这款坦克的性能的确很好,之前在当年是比较先进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款坦克放在现在已经相当落后了,而且现在的服役规模也在迅速减少,我国每年退役的59式坦克多达几百辆。

在59式坦克发明之后,曾经经过了多次战火的考验,最先使用的地方是越南,越南国内无论是地形还是道路,都不适合59式坦克行驶,更具优势的应该是62式坦克。

不过在面对59式坦克的时候,越南军队还是毫无还手之力,曾逼迫当年越南使用了大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用来对抗。不过我国损失的59式坦克并不多,仅仅44辆被摧毁,很多出现故障的59式坦克经过整修之后还可以使用,所以说,在耐用程度上,59式坦克可是相当优秀的。

到了21世纪,虽然59式坦克在我国没有经历实战,但是在国外却依旧经历战争的洗礼。09年,巴铁的59式曾经在一场扫荡战中遇到了大批塔利班武装其中还包括6辆自杀式汽车和三辆自杀式摩托车。

在接下来的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武装组织对这辆坦克实行了多次自杀式攻击,但是全部被59式击退。要知道,这样的战果可是在59式坦克毫发无损的前提下完成的。

而且在战后,巴铁对那次袭击中使用的炸药进行了估测,那次遭遇战中使用的炸药就连M1A1可能都抵挡不了。但是59式坦克却奇迹的生还了,足以见得这款坦克强大的生命力。



不过如果我们把这款坦克放在二战中,要想知道水平,那就得进行比较了。

我们直接拿着59式坦克和德国的虎式坦克做一个对比,虎式坦克在二战可是德军的王牌,性能在当时非常先进,但虎式坦克在三个方面上落后于59式坦克,无论是在火力、瞄准系统和电子系统上面,虎式坦克都要远远落后于59式坦克,可以说两种坦克交火,59式坦克可以完虐虎式坦克。

别说在我国的战场上对战日军的坦克了,日军的坦克和59式坦克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就算是虎式坦克也不在一个档次上。

所以说,如果把59式坦克放在二战的战场上,说59式所向披靡一点也不夸张。


夏目历史君


算是最高水平之一,但绝不是无敌。三个评论里两个认为二战最高水平坦克是虎式I,假德棍实锤。

二战其他国家天顶星有潘兴,超级潘兴,虎式II,费迪南,su100,IS3,都能和59/T54五五开。还有工程样车(莱茵、is6、T34、百夫长)。



卡信仰


最老型号的59式坦克,放在今天,似乎是如此的为不足道。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高科技,高装配的坦克层出不穷,但是如果将这最老型号的59式坦克放在二战,那它的地位可就大不相同了。


就连二战最厉害,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德国虎式坦克,都难以望其项背,甘拜下风。最老型号的59式坦克放在二战,绝对是第一流,战神的水平,原因也只有一个。


那就是它的设计优化。


59式中型坦克是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中国参考老大哥的T-54A中型坦克的构造和原理来进行仿制并且批量生产的一种中等型号的坦克。

59式坦克,重量达34吨,内部容纳4人,坦克的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50千米,最远可行5五百六十千米。坦克内部有1门100毫米线膛炮,这是它的最强武器,597式坦克火力较强,在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能方面良好,轻便灵活,维修方便快捷。


二战时期的坦克,和他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到大巫。

众所周知,虎王式坦克在二战时期,是德国最为厉害的一种重型坦克,而我们的59式坦克研发于50年代,它可以说是二战战后第一代坦克的代表。两者在真正的时空上可能并不能狭路相逢,但是就两者的设计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巨大不同。


虎王式坦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它的任意一个硬件要素都是二战时期的极限水准:


先说它极厚的坦克钢板,厚度150mm的整块车体正面钢板,精准的观瞄设备和制作精良的长管88毫米炮。


但虎式坦克在设计上,却是的还是还停留在30年代的水准,为了追求庞大,但虎式坦克那庞大的体形却使它笨拙,迟钝。


庞大的外形还使得它更容易被弹击。再反观我们的59式坦克,可能是有如此多型号的坦克在前,59型坦克吸收借鉴了前人经验,所以在坦克设计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59型坦克采用特殊的大倾角箱型车体结构,使得它在侧后方防御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能正常的迅速的提高前面的防御力度,59式坦克那100mm厚度大倾角钢板毫不亚于150到170mm垂直钢板,使得它在保存轻盈的同时还达到了重型坦克的防御保护力度。


其实59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单纯论装备,二者没有什么明显差异,都是延袭二战那一套装备理论,装甲钢啦、弹药啦,发动机等等,在技术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技术。59式坦克胜就胜在了设计的优化。


59式坦克连二战坦克之王的虎式坦克都可以轻松碾压,更别提二战其他形形色色的坦克了。59式坦克也告诉让我们明白了设计优化有多么的重要,节约,高效,才是王道。


历史总探长


59式主战坦克是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也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多的一类坦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自己的坦克工业,装甲兵使用的坦克普遍采购自苏联。为了发展自己的坦克工业,我国从苏联得到了T54A型主战坦克的图纸,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坦克生产工厂,仿造出了59式主战坦克。

最老型的59式主战坦克和苏联的T54A型主战坦克大同小异,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早期的59式主战坦克取消了诸如红外夜视装置和主炮稳定系统等辅助配置。T54A型主战坦克是苏联T54型主战坦克的改进版,T54A型主战坦克和T54型主战坦克的差距主要在一些辅助配置上,两款坦克的基本配置相差不大。

T54型主战坦克在二战结束前就已经开始研制,但是T54型主战坦克并没有能够参加二战,一直到了1947年T54型主战坦克才开始大批量生产。T54型主战坦克的上一级坦克是T44型主战坦克,T44型主战坦克是苏联用来替代T34型主战坦克的新型坦克,主要对手是德国的五号坦克(黑豹)。

从这条关系谱来看,T34型主战坦克—T44型主战坦克—T54型主战坦克—T54A型主战坦克—59式主战坦克。59式主战塔克的战斗力肯定要强于二战时期的苏式坦克,即使是第一代的59式主战坦克,在正常作战的情况下,也能够击败苏联二战时期服役的T34主战坦克和T44主战坦克。

二战时期坦克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是德国,德国的虎王坦克属于重型坦克,重型坦克的战斗力和中型坦克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第一代的59式坦克能否击败虎王坦克需要打上一个问号。豹式坦克是二战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之一,战斗力强于普通的T34型主战坦克,同T44主战坦克不相上下。第一代59式主战坦克和T54A型主战坦克差不多,战斗力肯定要强于T44主战坦克。这样来看,59式坦克如果出现在二战时期,肯定是当时最先进的中型坦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