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時病看舌,雜病摸脈”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辨證是中醫臨床的理論基礎,它指導著臨床實踐,即辨證施治。沒有辨證就不可能談施治,其施治無疑帶有盲目性。 證就是臨床症狀加脈。象、舌象的綜合體。具體來說,不同的病有不同的證,因而也有不同的辨證方式。如雜病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傷寒有六經辨證,溫病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

“時病看舌,雜病摸脈”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臨床首先是問,有“十問歌”,可以參考,要問患者主要症狀及其病史,檢查經過,在何醫院作過哪些診斷,治療經過,服過何藥,效果如何等,這樣就可基本掌握情況,然後通過望顏色、望舌象、聞氣息、聞氣味,並認真切其脈象,通過望、聞、問、切,對病情有了基本掌握。這裡先談一下“時病重舌,雜病重脈” 這裡說“重”,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時病看舌,雜病摸脈”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就是說,時病偏重於舌象,雜病偏重於脈象,在辨證論治時,還是舌、脈合參的好。 既然偏重,就談談偏重的道理。因為時病病程較短,邪在肺胃,在舌苔上能夠得到及時反映。例如溫病邪熱從衛分轉入氣分,舌苔由白轉黃;邪入營分,其舌必絳;邪入血分,舌有出血痕跡;溼熱內蘊時,其苔必黃厚而膩;溼濁中阻,苔必滑膩,膩苔漸化,表示溼邪將退;光舌逐漸生苔,表示胃氣津液將復。

“時病看舌,雜病摸脈”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在時病過程中,病情的進退,舌象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此時脈象也有變化,但不如舌象反映及時,脈象有時不能客觀化,而舌象表現黃、白、滑、膩有無,是非常客觀顯明的;因而觀舌質,可以驗其證之虛實;察舌苔可知其邪之淺深,寒、熱、溼邪一望而知,觀其潤燥,以驗津液之盈虧。

“時病看舌,雜病摸脈”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溫病學家葉天士、吳鞠通等,最重視舌診;當然對脈象也非常重視,診脈重要之處,是在決生死,斷預後,無論時病雜病都不例外。葉天士《溫熱論》論脈之處頗少,但論到之處,卻很精細,如熱病大汗之後,症見膚冷,指出:“但診其脈若虛軟和緩,雖倦臥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證,若脈急疾,躁擾不臥,膚冷汗出,便為氣脫之症矣。”對汗解後身倦、神疲與突轉虛脫之鑑別。其重點就在於脈。可見關鍵時刻,診脈比察舌更重要。

“時病看舌,雜病摸脈”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雜病辨證,診脈是首先之一環。從浮、沉、遲、數中,可以察知陰陽虛實,表裡寒熱,但也不能離開察舌,如氣虛、陽虛者,舌質多見淡胖;陰虛火旺者,舌質多見幹絳;蓄血於內,舌上多見瘀點;痰溼內蘊,舌苔多見厚膩。舌苔為胃氣所生,消化道有關疾病,很容易從舌苔中反映出來。

筆者日常多接觸膽石症患者,其舌苔都是黃膩的,所以厭食油膩,但在脈象中就不容易反映出來。當然脈象有其重要之一面,除浮主表,沉主裡,遲主寒,數主熱之外,如胸痺患者,脈象沉遲;心悸患者,脈象急數;肝陽患者,脈象弦數;肝風患者,脈來弦勁;昏厥者脈沉細無力,氣脫者脈沉伏,妊娠脈滑數等等,則非舌象所能反映。

“時病看舌,雜病摸脈”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但要注意,舌脈都有真偽之辨,舌有染苔,脈有反關,不能不使臨床醫家注意,脈、舌、證一定要合參,無論時病、雜病都是一樣。如果不辨真偽,只強調一端,沒有不誤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