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琅琊榜》中,梅长苏是如何把太子和誉王踢出了夺嫡之局?

酒歌王子


《琅琊榜》中,是梅长苏把太子和誉王踢出夺嫡之局的吗?是,也不是。

是梅长苏用自己的麒麟之才,让一个毫不起眼的靖王成为了太子,而原来参与夺嫡的太子被贬为献王,誉王起兵造反被捕之后,在牢中自杀了。

也不是的原因是,其实,即便没有梅长苏,太子和誉王也很难成功。太子资质太一般,誉王心大,心思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嘛,只不过不一定是靖王得利罢了。

所以,还是梅长苏大手笔,才能让品行端正、心思纯良的靖王成为了储君。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先布局,然后请君入瓮

电视剧一开篇,北燕一个无权无势的六皇子被册封为了太子。

这一消息散步开去,梁帝手下的两个皇子,太子和誉王, 可是都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如何到手的。

那时候的太子和誉王,早已经斗得如火如荼,而梁帝有时候还添油加醋的让他们斗。

于是,北燕六皇子被册立为太子的事情一传开,就成功的吸引了这两位想要夺嫡的皇子。

可是任凭他们如何大厅,他们也没有打听出来具体的细节。但是他们知道了那个锦囊里写的是: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

这一句话,给了两位皇子信息,都去琅琊阁寻找麒麟才子是谁了。

琅琊阁少阁主给出的答案是: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有了六皇子成为太子的事例作为铺垫,再有琅琊阁给出的答案。太子和誉王都疯了一样寻找梅长苏。

梅长苏就这样,成功的开始了自己的计划,成功的太子和誉王都请到了自己计划的网中来。

借力打力,让太子和誉王互相内耗,直至精疲力尽

在梅长苏成功请君入瓮以后,准备多年的计划开始启动,梅长苏一点点的开始让太子和誉王,相互撕咬。

梅长苏就把准备好的案件,一点点的透露出来。太子损失一点,誉王损失一点的来,这样梅长苏就借着誉王打压太子,借着太子打压誉王。

太子和誉王就这样相互内耗,而且在自己被拔掉了左膀右臂之后,需要想办法让自己的人上位。这样,朝堂之上的斗争愈演愈烈。

梁帝想要的是如何制衡,可不想哪一方的势力过大,如此,太子和誉王就这样互相内耗,直至最后精疲力尽,手上得意的牌一张被拔掉。

于是,资质平庸的太子首先被踢出局,剩下誉王。这个时候,靖王上位了。

逼得誉王无路可退,起兵造反

靖王上位,都是梅长苏的手段。靖王的母妃静妃娘娘,也是个高手。

这俩联合起来,加上靖王有魄力,也有实力,身边还有不少梅长苏为他挑选的纯臣,这可是逼得誉王走投无路。

誉王身边的夏江和秦般弱,告诉誉王其实他是和滑族人,所以誉王在绝望之余,内心又燃烧起来复仇的熊熊烈火!

这一把火就是誉王带兵造反,想要围攻九安山!可惜,他败了!

九安山一战凶险无比,可是这一战,天下就是靖王的了。到这里,太子和誉王就被赶出去了!

果然,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呢!


无心浪味仙


1:争才。

争得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当时梅长苏闻名江湖,立场不明。太子和誉王势均力敌,都想借助梅长苏取得皇位。



2:霓凰招亲

梁帝让霓凰比武招亲。只要得到霓凰,凭借霓凰在军队中的威信,可以壮大自己势力中的实力。所以太子下药强攻,但是没成功,越贵妃降为嫔妃,太子禁足。誉王因为抢功成功,误信梅长苏。实际上靖王和梅长苏结盟,并且扬名京城。


3:庆国公滨州侵地案

誉王军中亲信非法侵占土地被告发,梁王命靖王查案,誉王听信梅长苏的建议,舍弃庆国公。靖王结交纯臣,整治内政,朝中威信大增。

4:兰园藏尸案

太子党羽户部尚书私办妓院,私埋妓女曝光,证据确凿。太子党羽被查,户部尚书由纯臣沈追担任。


5:妓院杀人案

宫羽暗中挑起两个公子争风吃醋,吏部尚书之子失手杀人。誉王动用刑部找人代替吏部尚书之子。但是被曝光,让誉王损失了吏部和刑部。与靖王交好的谢玉接掌刑部。

6:朝堂论理

太子让礼部尚书助越贵妃复位,遭到朝臣多人参奏。誉王发动朝堂理论,太子党礼部尚书被免。


7:私炮坊案

户部楼之敬所开,实际上是为太子牟利。誉王趁机引爆私炮坊,扩大事端欲灭太子。靖王做实事树立形象,沈追上位,收得言侯。


8:太子出局

太子在国丧期间作乐,太子之位被废,彻底出局。靖王加封五珠全面上位。

9:赈灾主事之争

五州遇灾,誉王欲贪污灾款。灾区知府向誉王送礼曝光,靖王胜出,赈灾主事由靖王的人主持,靖王加封七珠。


10:夏江落马

誉王炸私炮坊曝光,梁帝震怒,誉王被贬双珠王,夏江落马。

11:九安山造反

誉王得知自己是滑族之后,让皇后接管禁军,阻止消息外泄。自己收编庆历军欲造反,但是遭到霓凰的拼死抵抗,纪城军护驾。誉王造反失败自杀。靖王封太子。


历史咸谈


其实,这部剧,全剧都是在说这个主题,也是第一次看到,有小伙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哈哈,很惊喜。

既然全剧的剧情太长,不好归纳,那小兮就为大家说道说道,梅长苏是如何把太子和誉王踢出了储君这个战局的。

贯穿全剧的,其实就是一个八字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明显,鹬蚌相争,指的就是太子和誉王了,而渔翁,自然就是靖王了。

一开始,梅长苏就把太子和誉王两边的人马分的很清楚。

梅长苏清楚知道,太子平庸,不堪大用,也很贪生怕死,胆小怕事,没有主见,这些,得益于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亲密,所以对对方的性情很了解,甚至这么些年里,梅长苏对他们的动态,在暗地里也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除了太子的性情之外,他也清楚的知道,唯一能支撑太子跟誉王斗争至今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梁帝,一个是越贵妃,还有一个是谢玉,其他的谋臣什么的,都不成气候。越贵妃毕竟是不能涉及朝政,又是深宫妇人,消息来源什么的,谋略,算计什么的,总是还差了一步的,毕竟她一直在深宫中,对外面的时局变化不了解,解决越贵妃,拔出她的势力并不难,关键是,越贵妃还自找死路,拉着太子对霓凰郡主做的那件事,不仅惹怒了梅长苏,还让梅长苏不留余地地对付越贵妃,以至于后面越贵妃复位,梅长苏直接就请出了周老先生的礼教法度压制住越贵妃。

这之后,越贵妃基本上可以说派不上多大用处了。当然,就算不是霓凰郡主这件事,越贵妃的嚣张气焰也不会持续多久的。

紧接着,梅长苏要对付的就是谢玉了。谢玉这个人的势力,盘根错节,要瓦解掉谢玉的势力,自然没那么容易,毕竟他手中有军权,身后有江湖大帮。考虑到江湖道义,梅长苏还是要顾及天泉山庄的,所以关于谢玉的所有事,梅长苏表面上看,基本都不沾手,把誉王当做了攻击谢玉的箭靶子。

而这时候,誉王的谋臣,秦般弱就在这件事上起了很大作用了,梅长苏算计好了一切,掌握了谢玉的各种罪证,但他毕竟还需要一个名正言顺打压谢玉的由头,党争这个由头,没有一点可质疑的地方。

而谢玉自己犯下的每一项罪名,都直指天家威严,都直接挑战了梁帝的权威,这些都是很致命的。

例如,刺杀内奸,例如,刺杀夏冬,再例如,在宫内放火,再例如,瞒着所有人,暗中依附太子,支持太子的党争,还有天泉山庄爆出来的其他事。桩桩件件都能把谢玉置之死地。

所以,谢玉也倒了。

之后,就是太子身后的大BOSS梁帝了,梅长苏很清楚,梁帝之所以立越贵妃的儿子为储君的事实,是因为他没有选择。梁帝宠爱越贵妃,而越贵妃的出身在外人眼中,必然是比誉王要高贵许多的。而誉王,名义上是皇后的养子,可实际上,大家都只知道他的生母身份不明,有了赤焰军这件事,梁帝必然对言侯爷也是有所忌惮的,誉王是他妹妹的养子,梁帝又怎么会扶持誉王当储君呢?

所以,梁帝在这个时候,是没得选择立了太子为储君,他也确实是疼爱太子,所以对于太子,基本上是扶持的,若不是这个,太子哪有能耐跟誉王斗了十多年呢?

再来说说誉王。

誉王这个人,急功近利却求贤若渴,愿意拉下身段去求才子谋士,这说明,他心有城府,但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熏心。

梅长苏自然也是了解誉王的个性的,而他更清楚,誉王这边同样没有多少的人脉势力,唯一有的是,他有红袖招这样一个璇玑公主留下的情报机构和秦般弱这个还不错的谋士,而誉王本人,也有一定的才干,其他的,他也是没有多大的资本可以斗争的。看庆国公一下子就倒台了,就知道誉王的人同样不太中用了。

而要打垮誉王,他的身世他对储君位子的渴望,这些都是致命要点。梅长苏从他对储君位子的渴望,从他对军方权利的渴望出手,第一时间拔掉他的军方势力,让他深信,靖王和霓凰郡主才是他要拉拢靠近的对象,让他深信,要当储君,梁帝的君心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从这些下手。

假意通过霓凰郡主那件事协助誉王得到了霓凰郡主和靖王表面上的客气,然后在暗中一一剪除誉王的情报机构的势力。同时也利用谢玉这件事,让梁帝看清了誉王发挥的作用,让梁帝发现誉王的势力也许已经快要无法控制了,以至于誉王能直接压垮自己扶持的太子,这无疑已经引起了梁帝的忌惮。

誉王的慢慢失势也是必然的了。

综上,梅长苏把太子和誉王踢出夺嫡的战局,可谓是步步惊心,谋算到位的。


兮言小姐


自梅长苏进入金陵城之始,他就对京城势力的站队情况了如指掌。誉王手下有吏部、刑部、工部、庆国公、滑族残留势力、玄镜司(互相利用)为其效力。太子手下有户部、礼部、兵部、谢玉为其效力。



剧始,江左盟就派人护送状告庆国公的夫妇安全回京。庆国公为了侵地,屠戮了整个朱家村,这种伤天害理不可饶恕的事情被梁帝知道后,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誉王就失去了庆国公这唯一一个支持他的军队势力。接下来,梅长苏又设计了何文新妓馆杀人案一举搬倒了户部尚书何敬中与刑部尚书齐敏两个主要势力。此消彼长可不是梅长苏的目的,誉王受到了重创,太子那边肯定也不能好过。

兰园藏尸案,谁也不知道是梅长苏有意安排还是天意为之,总之户部尚书楼之敬草菅人命了一辈子,最终栽在了往事中。太子生母越贵妃被降为嫔妃之后,誉王在梅长苏的示意下开启了场朝堂论礼,礼部尚书陈元诚为了让越贵妃复位而贸然出头,最终被誉王打压下马。最后,梅长苏利用萧景睿的生日将谢玉的往日恩仇翻出来,将谢玉的恶人假面展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最终谢玉也被发配边疆,在遥远的旅途中“意外死亡”。

太子和誉王的势力慢慢消逝,而一直默默无闻的靖王却慢慢崭露头角,功绩显赫,其母妃静嫔在后宫也是慢慢受到了梁帝的宠爱,地位渐升。太皇太后去世,太子在自己的宫殿之内饮酒寻欢,并且说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言语,惹得梁帝大发雷霆,太子就此被贬献洲,越贵妃结局也是颇有些悲凉。誉王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掀起了围攻九安山的战争。成王败寇,他的失败也代表着他永无翻身之日了。此后,靖王慢慢接手了兵部和工部,培养自己的势力,成为了大梁真正意义上的太子。



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誉王和太子被踢出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人太过狂妄自大,把柄太多。而梅长苏只是“暗中助力”,将一切阴谋与罪过推浮出水面,让梁帝也没有理由再包庇二人。


誉王,原本是梁帝与滑族玲珑公主之子,梁帝利用滑族势力登帝之后,将滑族灭族,誉王就成了无母的皇子。言玥皇后膝下无子,为了在后宫保住自己的地位,便收养誉王,并扶持他与太子形成夺嫡之势。 越贵妃为太子之母,在后宫独得梁帝恩宠,本来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过着自己的生活就行,可偏偏蛇蝎心肠,非想着要打压皇后,再加上太子不学无术,昏庸无能,整日只知道饮酒做乐,二人一疯一被贬也在情理之中。


评影视剧的优劣,侃娱乐圈的是非。我是阿王,喜欢影视娱乐的点个关注相互交流!


闻香识电影


太子和誉王,各分朝廷实力的半壁江山。多年来的目标都是权谋与斗争,眼睛里只有对手,做事不顾朝廷法度。

各个环节都用了政治斗争不光彩的手段,违法。官商勾结,结党营私。只是皇帝睁只眼闭只眼,他们误以为这就是智慧。

当有一天窗户纸捅破,兰苑藏尸案,滨州侵地案,换囚案,私炮房爆炸,朝堂论礼礼部失职,桩桩件件都是死罪的大事情,只不过梅长苏有节奏地一个一个捅破,为了剧情跌宕起伏,时间序列清楚。

手机答题,不放图,请谅解


翻脸猴3108


很简单呀,其实太子和誉王本人根本不足为虑的,他们得宠依靠的就是他们背后的势力或者说是人还有大梁皇帝的关注。但是,在当时动乱的大环境下,只要是官只要是在官场混得开的官,其背后总会有想要掩盖起来不被人知道的违法乱纪的行为和事情,只要把这些官油子的违法乱纪的行为和事情公之于众,再让这些事情和行为看上去涉及到有造反的嫌疑,那么以大梁皇帝猜疑的性格再加上真凭实据,就一逮一个准,而这事情要做起来最核心的就是情报和遍布天下的人手,而梅长苏最不缺的就是这些,所以他就是利用遍布天下江左盟的奇人搜集了太子和誉王手下的违法乱纪的证据,再似有非无的和造反扯上关系,大梁皇帝一看就急,非一个个都除去不可,更让大梁皇帝或多或少的知道太子和誉王势力庞大,所以大梁皇帝出于帝王之术玩平衡的特点,就会安排表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太子誉王关系的官员顶替落马官员的位置,于是靖王的人就这么上位了。


悠然见南山112160966


第一点:先让自己出名

一开始利用与琅琊阁的关系,打开自己的知名度,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名号,这样自然而然地的就吸引到了当政者的注意,这样即使到了当权者名下也不至于太过低人一等。更能取得当权者的信任。

第二点:加入争权中的某一方,当双面间谍,逐渐削弱两方的实力,并培养第三方的势力,然后再找机会将自己阵营的敌对方太子一击致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