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古代银子长啥样江底挖出50亿文物后,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海贝进行贸易。货币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货币也在不断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原始货币海贝发展成了人工货币,一开始的人工货币还是和自然货币混着使用的,当时的货币杂乱无章,随着人工货币的普及,货币开始逐渐统一。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货币也逐渐统一,在汉朝时期,白银开始成为了货币的一种。到了明朝,白银就成为了最主要的货币之一。

古代银子长啥样江底挖出50亿文物后,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电影中,经常出现白花花的“银子”,让观众觉得,这银子看起来实在是太诱人了,难怪有一句话叫作:有钱能使鬼推磨。那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银子真的和电视剧一样吗?其实大家都被电视剧骗了,真实的银子并不是“白花花”的,而是充满褶皱、咬痕的。银这种金属并不是一种硬度很高的金属,银子非常的软,容易变形。现代人检验钱币的真假,只需要仔细看或者经过仪器检验一下就能够辨别真假,而古代人检验钱币的真假,是用“牙齿”来检验的,真的银子比较软,可以“咬得动”,而假的银子是无法咬下去的,所以很多银币上都充满了牙印。

古代银子长啥样江底挖出50亿文物后,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明末时期有一个传说,传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之一张献忠,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四川做“土皇帝”,张献忠将川蜀之地的财富全部聚集到了自己的宫殿,后来清兵攻入四川,张献忠自知不是清朝廷的对手,就让下属将自己的财宝全部“打包”带走。有一部分带在了自己的身边,剩下的“白银万两,黄金千两”全部都让他装上了他的船只。张献忠想让船队带着他的财宝顺着岷江的江水往下游处走,然后自己带着一支军队走陆地,最后在下游处汇合。

古代银子长啥样江底挖出50亿文物后,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可是万事不如意,张献忠在走入凤凰山的时候,被清军包围,最后葬身凤凰山。张献忠的财宝从那时起就失去了行踪。在百年后,这里出现了一个小村庄,捕鱼村民在捕鱼的时候发现了渔网底下的银子,这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宝藏”。考古学家来到这里进行了考古行动,在岷江的江口发现了一个遗址。江口沉银遗址经过了数年的考古挖掘,出水了42000多件文物,其中白银就占了大多数。

古代银子长啥样江底挖出50亿文物后,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考古专家推测,江口沉银遗址出水的文物价值超过了50亿,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些文物颠覆了考古学家们对张献忠的想象。这个“土皇帝”的富有程度难以估计,超乎想象,根据考古专家的研究,江口沉银遗址里出水的文物仅仅是张献忠所有财物中的一部分。这些银子几乎都非常的“不美观”,上面不仅仅布满牙印,还充满了黑色的污渍,专家对这些出水的文物都进行了基本的清洗,但是也没有将银子上的污渍洗掉。张献忠之所以会带着这么多的财宝逃亡,是因为行军是非常“烧钱”的,这些钱不仅仅是张献忠的,还是他的军队的。

古代银子长啥样江底挖出50亿文物后,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江口沉银遗址的挖掘过程非常困难,在挖掘之前,考古学家还进行了一番“追捕战”,在考古学家发现江口沉银遗址之前,附近的村民早就开始下水寻宝了,为了追回这些文物,数年间民警抓捕了56个人,追回上千件文物,挽回了上亿元的损失。这些文物是“来之不易”,它们的历史价值更是珍贵无比,是研究张献忠这个历史人物的重要实物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