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封神榜》中,女娲娘娘看到墙上的淫诗而恨纣王,为什么她不直接杀死纣王呢?

春风化雨168609502


女娲不直接杀死纣王,有自持身份的不屑,也有敬畏天道的不敢。

要说那商纣王在三月十五日去往女娲庙进香,而在庙中见女娲娘娘雕塑美艳动人,在墙上题诗一首,有道是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而这等轻薄诗词,便是风尘女子见了也会有几分愤慨,何况这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女娲娘娘呢。而女娲娘娘也因此事让三个妖精前去朝歌祸乱纣王的江山。

那么耗费了这么多时间,同时也让天下生灵涂炭,如此大的代价去惩罚一个纣王,女娲为何不自己亲自出手将纣王处死,换上一个君主呢?

女娲娘娘是什么身份,上古大神,传说中捏土造人,以七彩石补天这样的身份去和一介凡夫俗子计较岂不是自降身份了吗,而且天下万万人谁敢说人人都是对神仙有着敬畏之心呢?总有一些人心中有着龌龊心思,倘若神仙都是此等斤斤计较之辈,那么凡人中不敬神明之辈岂不是早已灭绝。所以女娲娘娘报复纣王是因为这首诗的缘故还不一定为真。

无规则不以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神仙自然也有规矩约束。

商周时期虽然天庭没有成立,但这并不意味着神仙行事可以为所欲为,而此时天道就是神仙所要遵循的规矩,上天有好生之德,凡人之命自有天定,而神仙若擅取凡人性命,也会涂造杀孽从而影响修行,何况纣王乃是人间王朝之主,也是一界之主自然更是不能擅自杀掉,人间之命自有天定,何况那时候的纣王还有二十八年寿命,可谓是命不该绝,此时若是强杀纣王,便是违背天意,会损害自己的修行。因而女娲才派遣三妖去祸乱商朝,使得纣王这二十八年难以过上安稳日子。

而且商周轮转之际正是昊天大帝封神之时,而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封神演义》的结局,公布封神榜的时候,而纣王因为后来的荒淫无度而失去了大道的眷顾,而此时天地间最大的两个教派,阐教和截教就借此为棋盘而展开一场对弈,同时也借此为磨刀石来历练自己门下弟子,同时也借着这天地大势从而为自己门下获取一些气运。所以若是纣王直接死去,那么后面的整个争斗就不会发生,而上述的一切就失去了意义。或者说作者就没有后面的剧情可以写了。

虽然说女娲派来的轩辕坟三妖,点燃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但是纣王也可谓是自作自受,当了几年明君便开始志得意满,在封建社会对神明没有丝毫敬畏之情,可想而知已经膨胀到了何等地步,若是女娲不派来这三妖,恐怕商朝也不会传至下一代。


巴山夜雨话历史


看到墙上题淫诗的好像不止女娲娘娘,很多年后,在秦朝有位叫骊山老母的女仙,看到自己有个后辈叫嬴政的,嬴政就是秦始皇,他祭奠时看到骊山老母的形象,也题了一首淫诗,被骊山老母看到了,她也怒了。

但是骊山老母和女娲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他没有派几个女娃去秦始皇宫里祸乱秦朝江山,而是一怒改变了自己的形象,从此自己以老妪的形象示人,不再以美少妇的形象出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处理方式。


民间故事中和女仙玩暧昧需要看皇帝是谁,如果是秦始皇那骊山老母就变成老妪,如果是周穆王遇到西王母,那俩人就一块儿愉快的吃泡枣,但是很不幸的是纣王遇到了女娲。

如果纣王的江山还被周天诸神仙保佑,那么女娲也许只是发发怒,怒完了该干嘛干嘛。


不过她刚开完会,知道三教签押封神榜的事情,知道诸位神仙要抛弃商朝了,借着商周大战,给天庭选拔一波服务人员。

作为上古神仙,女娲娘娘已经被神仙界忽略了好久了。

神仙界中阐教截教门人众多,弟子云集,新兴起的西方教也找蠢蠢欲动,有招兵买马的迹象,神仙界已经好久没听到女娲娘娘这位上古神仙的声音了。

女娲娘娘不甘心啊。

她不想就此退出神仙界,或者在神仙界失去自己的声音。

当她知道三界斩将封神的大消息后,她想借着这个机会再次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时候瞌睡有人送枕头来了,纣王逛女娲庙,看到女娲神像后被深深吸引,提了一首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一般喜欢在墙上乱写乱画都会遇到麻烦,比如有位叫宋江的,喝醉了在浔阳楼提了一首诗,被有心人发现,被抓到监牢,差点打死。


纣王也因为在墙上写诗惹祸了。


看看这首诗,严重怀疑纣王脑子有病,有恋物癖的倾向,他可是皇帝,啥样的女人没见过,看了一尊木雕泥塑的神像就神魂颠倒了?

不过后来看到后世有位叫逍遥子的人,自己雕了一尊一人来高的玉雕美女,然后竟然爱上玉人了,对身边的女人日渐冷淡,我们就知道脑子有病的原来不止纣王一个。

纣王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女娲看了大怒,也就有了介入这场封神大戏的理由。

所以她绝对不会选择一个雷把纣王劈死了事的,那是莽夫才干的事情,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选择放长线钓大鱼。

她派轩辕坟三妖进入纣王的朝廷,祸乱纣王江山。

轩辕坟三妖进入朝廷,祸害了一些人,也帮助女娲拉拢了很多人到她帐下。

具体拉拢了谁,她们自然心中有数。

所以为何最后斩将封神的时候轩辕坟三妖没有被封神呢?


因为她们是女娲的谍报人员,关系重大,她们肉身被杀不太要紧,一缕灵魂没有去往封神台报道才是关键,她们的灵魂大概率是被女娲收走了。

三妖被姜子牙斩了以后,人头挂在辕门,被纣王手下看到,封神演义原文写道:

少时来报:“启陛下!三位娘娘首级已号令於周营辕门。”纣王大惊,忙随左右宦官:急上五凤楼观看,果是三后之首。纣王看罢,不觉心酸,泪如雨下。

妲己三人被斩之后没有显出狐狸头,鸡头的原型,而是以人的形态出现,这有点像白骨精变化送饭的少妇,被孙悟空打死后尸体留在原地,但是她的真身早就离体而去了。

女娲娘娘收走了轩辕坟女妖,就和天庭的一些神仙有了联系,为自己以后在神界深耕关系埋下了伏笔。

女娲娘娘通过三妖祸乱商朝朝廷,让仙界有了讨伐纣王的理由,那就是以有道伐无道,师出有名这是女娲娘娘卖给仙界一个巨大的面子。

而最后女娲娘娘又慷慨的让杨戬等人带走了三妖,让她们伏诛在世人面前给足了阐教元始天尊的面子,让阐教欠了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

一石三鸟,这才是圣人算计。


如果女娲娘娘沾火就着,见了纣王淫诗就想灭了他,这只是俗人的想法,不是神仙算计。

=========================


许仲琳说:我没想这么多。陆西星说:我也没想。

薛白袍


女娲娘娘看见墙上的淫诗后非常生气,并唤碧霞童子,驾青云一同去朝歌。这时,被两道冲天的红光阻止;这两道红光是名将殷郊、殷洪。殷郊是封神榜上的值年太岁,殷洪是封神榜上的五谷神,都是有名的将神。这时女娲娘娘望下商朝,才知商朝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暂行回宫。二十八年的气运也是天数,女娲娘娘也不敢造次,但是心中很不畅快。女娲此时统领妖界,就招妖祸乱商朝宫围,出这口气。《封神榜》中有说明,女娲娘娘让轩辕坟中的三妖,分别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托生宫院,惑乱君心,助武王伐纣。

可见女娲娘娘并不是不直接杀死纣王,而是有碍于天数;当然这天数与后来的封神有着密切关联。不直接杀纣王,不是女娲娘娘不肯,而是要遵从更高的规则束缚,封神的旨意是由元始天尊所执行的,自然是需要遵从。

墙上的淫诗,可见商纣王的自大,没有任何畏惧之心。这一切缘由还得从那一阵怪风说起。纣王祭拜女娲娘娘之时,忽然一阵狂,卷起账幔,现出女娲圣像。女娲娘娘的容貌瑞丽,国色天姿,宛然如蕊宫仙子下凡,月殿嫦娥下世。这一阵是妖怪作祟,才会让商纣王在墙上题诗。

凤鸾宝账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聘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一切兴衰皆有其运数,此时的女娲诞辰是衰败的起因。商朝六百气的气数,源于对神明的亵渎。


从0到一


纣王其实很冤枉,他在历史上扮演了千古暴君的形象,然而他真的有那么昏庸吗?

↑纣王的历史形象有许多是被后人杜撰添加的↑  

绝非如此!  

事实上,商纣王帝辛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本事的人,给出这个评价的不是别人,而是毛主席他老人家。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生酷爱读史书,一部厚厚的《二十四史》不知翻看过多少遍,何况他的眼光,你懂的,毛主席老人家怎么评价帝辛的呢?  

“商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了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征伐徐州之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周武王做了许多舆论宣传,打击纣王形象↑

毛主席一针见血的指出商纣王失败的两个因素:一是周武王擅长做宣传工作,把纣王描述的很坏,并且团结了一大批反对纣王的人在身边,形成了统一战线;  

另一个原因就是纣王的俘虏政策做的不太好,所以失败了。  

纣王一生的悲剧,可以说很莫名其妙,他大力发展农业,壮大商朝军事力量,然后把东南地区威胁很大的东夷摆平了,但当时各族部落混乱,人心不统一,纣王没有做好各部落的团结工作,导致商朝精锐部队在东方前线打仗的时候,后院起火。  

↑姜子牙是周武王不可或缺的智囊↑

公元前1059年,纣王帝辛把商朝精英部队尽数派往东夷前线,周武王和吕尚(即姜子牙)见机不可失,立即以兵车三百乘,虎贲武士三千人,急行军突袭商朝,其他甲士加在一起,兵力高达四万五千人。  

只用一个月时间,周军就抵达孟津,会和其他方国庸、彭、濮、蜀、羌、微等部落,很快渡过黄河,每天六十里的速度急行军,目的地直指纣王帝辛所在的朝歌,于二月二十六日抵达牧野。 

仓促之下,纣王不得不组织俘虏和奴隶来对抗周部落联军,可是这些俘虏和奴隶压根就不能当自己人啊,果然在决定性的牧野之战中,这些临时部队全无斗志,倒戈投降,纣王帝辛的禁卫军力战不敌周军,纣王逃回朝歌之后,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在鹿台自焚,壮烈殉国。 

↑牧野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 

这段历史在2300多年后,在明朝又复制了一遍——朱棣率军绕过明军主力,直捣南京,靖难之役一举成功;而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也是在都城自尽殉国。  

历史何其相似啊。  

《封神榜》这部小说,讲的是神话故事,如果一开始就写:女娲见纣王邪淫,大怒,杀之;那么,下一页就可以写:全书完。  

但令人深思的是,女娲是如何让纣王灭亡的——派出狐狸精,用“钓鱼执法”的形式勾引纣王,让纣王做出种种不伦和暴虐之事,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女娲灭亡了商朝,而不是纣王自绝。  

假如女娲不派苏妲己去引诱纣王堕落呢?那么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事情了,谁是罪魁祸首,还看不出来吗? 

↑纣王和苏妲己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两个人物↑ 

当然,纣王的名声肯定是被后人出于各种目的给黑化了,把许多不是纣王做过的事情也算在他头上了。在牧野之战发生前,周武王发动舆论攻势,颁布《尚书·牧誓》,只给纣王帝辛列出了四条罪状:听妇人言、不认真祭祀、不重用亲戚、任用逃犯做官。  

这四条也算罪状?当然算不上!纣王帝辛的主要“罪行”,无非就是损害了周部落及其他小部落的利益,征战东夷耗费巨大,各部落之间利益冲突很多,小部落被剥夺的太厉害。

而帝辛的失策还在于,俘虏和奴隶不应该放在朝歌京畿之地,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必须安放信得过的,而且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拱卫,前线反而可以用这些奴隶当一下炮火或者敢死队。帝辛本末倒置了。

假如商朝主力部队在牧野,恐怕溃散的就是周部落联盟军了,那样的话,整个中华历史就将改写!

↑殷商文化若是能够流传下来,那会怎样?↑  

值得一说的是,商朝时期女性地位很高,女性不但可以拥有封地,还可以担任辅政大臣或者将军,正是从周朝开始,女性地位急剧下降。而且从考古来看,商朝的人殉和人祭很少见,远少于西周的中早期。  

但西周为什么能够存在那么久?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可怜纣王帝辛,死后千百年里还被作为负面典型,但这个形象绝不是帝辛的真实形象,只是历代统治者的需要罢了。  


我见青史多妩媚


纣王在执政期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朝中人才济济,是一个太平盛世

“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 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 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女娲娘娘的身份是一位神仙,在《封神榜》中,她是补天的仙子不是造人的。女娲诞辰纣王去祭拜,然后看到女娲的塑像起了色心,于是就提了一首淫诗。女娲看到后很生气,君王不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亵渎了正神。意思大致就是区区一个蝼蚁居然敢窥视圣颜,商朝气数快已尽,要前往朝歌报复纣王。殷郊、殷洪来参拜父王,正行礼间,顶上两道 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望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暂回行宫,心中不悦。两道红光冲天,阻拦了女娲一下,然后女娲一看,商朝灭亡的时机还没到,所以只能暂缓

派了狐妖去迷惑纣王,因为女娲娘娘的举动,加速了商超气数的消耗,导致商超灭亡


s大番茄


《封神榜》中,女娲娘娘因纣王题的淫诗而恨纣王,而命三妖精去祸乱朝纲,为什么她不直接杀死纣王呢?


纣王原来是一个明君,勤朝政安天下,四海升平。只因宰相商容进言,三月十五曰是女娲娘娘诞辰,要纣王去女娲宫进香,于是,纣王领文武百官前去进香。



纣王来到女娲宫,看到女娲娘娘绝世之姿,倾国倾城,一时间心花怒放,便题诗亵渎了女娲娘娘。诗中写到:“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那天,女娲娘娘去了火云洞朝贺天地人三皇,回来后看到题诗大怒。
正是:

殷商气数尽,神州起风云;

纣王题淫诗,从此埋祸根。

于是,女娲娘娘驾祥云来到朝歌城空,要杀纣王,为什么没有杀成呢?

一,来到朝歌城空,便被两道红光所阻,这红光便是纣王的两个儿子,女娲娘娘便无法越过红光杀纣王。

二,女娲娘娘便掐指一算,发现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命不该绝。

三,此时纣王并没有做什么恶事,并且还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四,纣王虽然题了淫诗,那便是私事,女娲娘娘不想公报私仇。


五,女娲娘娘受了商朝前辈王子的不少祭祀,直接杀人面子上也过不去,不如借刀杀人。

于是,便命三个妖精先后前往朝歌,在三妖祸害朝纲的二十几年里,残害忠良,生灵涂炭,女娲娘娘不曾过问,是否有失圣明?



春风化雨168609502


《封神榜》中女娲娘娘身为圣人,无人敢对其不敬,而纣王却敢提淫诗亵渎自己,这可气坏了女娲娘娘,本想直接将其杀死,但是却因想到了更重要的事情而不能将其杀死。


《封神榜》女娲不杀纣王的原因

一、遇到阻碍

女娲娘娘看到淫诗后,怒从心中起,直接前往朝歌城,想要手刃这个亵渎自己的纣王,但是却被两道红光所阻,这两道红光是纣王的两个儿子散发出来的,也就是说纣王身边具有无形的保护伞,连女娲也不得不在意。

二、寿命未尽

女娲被阻,来了兴趣,经过自己掐指一算,发现纣王还有二十八年的寿命,也就是命不该绝,因此自己要强行杀他则是有违天意,不利于自己的修行。

三、纣王深得民心

当时的纣王并非昏庸无道,反而励精图治,治理有方,因此深得民心,所以女娲算是师出无名吧,而女娲娘娘贵为圣人,也不好与一个区区凡人计较。


综上便是女娲娘娘没有直接杀了纣王的表面原因,但是要知道女娲娘娘可是先天圣人,而圣人之下皆为蝼蚁,所以即便女娲要杀纣王会遇到阻碍,但是以上的几点却并无法成为女娲不杀纣王这个亵渎自己的蝼蚁的真正原因,那么女王究竟为什么没有直接杀死纣王呢?

《封神榜》中势力分布

要说这件事得从《封神榜》中的势力分布说起,《封神榜》中有九大先天圣人,分别是玄都洞八景宫太上老君,阐教教主元始天尊,截教教主通天教主,西方二圣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天庭之主昊天上帝,女仙之首瑶池金母,天地人三皇,最后是妖族大圣女娲娘娘。从这九位圣人的名头就可以大概的知道他们主要是做什么,管理什么的。而这九位之中有三位不同于其他人,这三位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因此这三位为师兄弟,同是比先天圣人还要高一个境界的鸿钧老祖的徒弟,这个鸿钧老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号称“万仙之祖”,是寿比天高的人物,盘古还仅仅是开天地,而鸿钧老祖在天地未开时则就已存在,由此可见他的地位。也因此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均因为占师傅的光,在九位先天圣人中地位显得更高出一截。



师兄弟三人起纷争

日子久了,这师兄弟三人间渐渐起了纷争,原来是因为大师兄太上老君与二师兄元始天尊入门较早,属于正统,而通天教主则是入门相对较晚,属于小师弟,但是这个小师弟却不守本分,没有安安稳稳的修炼,反而宣传“有教无类”的核心思想,经常讲道并且收徒无数,竟引发了“万仙来朝”的场面,因此通天教主的势力越来越大,这可惹得师兄元始天尊不乐意了,小师弟入门这么晚,但是却要压自己一头,因为元始天尊也创立的一个门派叫做阐教,而通天教主却也创立了一个门派叫做截教,所以元始天尊很不愿意,经常找小师弟的麻烦,而本来这只是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之间的争斗,但是由于通天教主势力大小弟多,元始天尊有些应付不暇,于是找来大师兄太上老君来帮忙,太上老君由于和元始天尊在一起的时间久感情深,虽然打着调解的名义,但是多多少少多帮了元始天尊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天教主为什么总说大师兄偏向了。



昊天上帝人手不够找公务员

昊天上帝身为天庭之主,主管着天庭,掌握世间的大事小情,但是随着修行的人越来越多,昊天上帝深感人手不足,于是向九大圣人寻求帮助,希望能够抽调给自己一些人手,这相当于是出苦力,每个圣人自然都不想自己的徒弟去干苦力,但是却也没有办法,总得有人去吧,而且这件事师傅鸿钧老祖也是支持的,毕竟治安总得有人管理吧。而这些苦力又以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徒弟为主,毕竟这二人有自己的门派,而其他的圣人多类似散修。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便接着这个事情又开始斗法了,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封神榜》里的故事。



女娲娘娘不直接杀死纣王的真正原因

以上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想问,这与女娲与纣王有什么关系啊!问题就在与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争斗的棋盘就是商与周之争,并且这也是九大先天圣人都知道的事情,对于这场争斗有的圣人选择了站队,而有的圣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起初女娲娘娘本不想站队,但是没想到碰巧的是商朝的帝王纣王却敢冒犯亵渎自己,因此这直接促使了女娲的站队,那就是兴周伐商,这这么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女娲自然不会因为纣王的冒犯就直接将其杀了,那之后的一切还怎么玩,这也便是纣王逃过一劫的原因。而女娲的动作也很简单,就是派出三妖去蛊惑纣王,祸乱纣王的江山。



综上便是女娲娘娘面对纣王的亵渎而没有直接杀死纣王的全部原因,这其中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而是掺杂着很多厉害关系,但是无论如何纣王、武王、以及他们的武将臣子们,甚至一些妖怪、神仙也不过是圣人们博弈的棋子。在《封神榜》中,最能体会出的就是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女娲娘娘和纣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阶层上的人物。

比如,在现实职场中,经常有女性遭到骚扰,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直接一个耳光过去,干净利落,但现实中往往没有这么血性,而更多的时候是等待时机。

纣王敢对女娲娘娘题淫诗,虽然他荒芜人道,但对鬼神还是敬畏的,如果不敬,有可能他认识女娲娘娘的,就说是,在纣王习惯思维中,说个荤段子无伤大雅,好像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许,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对待这样的“职场”,女娲娘娘直接把纣王灭了,显然是把自己孤立了,大家都这么玩,你心眼咋那么小呢?

于是,她只能用别的法子把纣王给灭了,虽然这法子有点曲折离奇,但更狠毒,不但把纣王灭了,把商殷几百年的天下都给灭了。

有一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女娲娘娘直接把纣王杀了,后患无穷,争议颇多,因为作为一个神,“同事”不过开个小玩笑而已,至于如此凶狠吗?以后还怎么在仙界混。

同时,也告诫一些人,不要轻易得罪女人,你收到的伤害是不可预料的,比如《天龙八部》的萧峰大侠,只是没有正眼看马夫人,遭了多少醉,成为金庸笔下最为悲情的一个大侠。

杀你很容易,而不杀你,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比直接杀了更狠,你纣王不是好这口吗?那就弄个骚狐狸你,搞得你妻离子散,忠臣叛离,遗臭万年,这招狠不?

总之,千万不要得罪女人,否则你会死的很难堪。


宏文


《封神榜》中,女娲娘娘看到墙上的淫诗而恨纣王,为什么她不直接杀死纣王呢?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我的文章里提到过,今天就在和大家讲一遍女娲看见纣王题下的淫诗明明怒火滔天,但又为何不直接杀死纣王的原因。

谈起封神,大家首先会想到殷商王朝纣王的残暴无道,宠爱妲己,残害忠臣,亲近奸臣,屠戮百姓等等一系列罪状,让我们对他的所作所为非常的痛恨。但有句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送给纣王是最合适不过了。正因为他的昏庸无道,早早断送了已经延续了六百年的成汤基业。

纣王,作为帝乙的第三子,在刚登上王位时,其实并不是如此的不堪,反而励精图治,不断地扩大地盘,爱戴子民,很受百姓的尊敬,文武大臣的推崇。可就在人到中年时,国家已处于繁荣昌盛时期,他却开始不断的堕落自己,只因一场女娲庙会的进香而惹下了滔天大祸。三月十五本是女娲娘娘寿诞之时,全国百姓都对其祭拜,就连人间帝王也不例外,在大臣商容的谏言下,纣王率领文武百官前去女娲宫上香祈福。

如果纣王安稳的上完香早早回宫,也许还不至于丢掉自己的江山,可惜他偏偏看中了女娲宫中的女娲神像,被女娲那风华绝代的容貌深深吸引,便题下了一首亵渎女娲的诗在旁边的墙壁上,这才痛快的回到宫中。

好景不长,很快被刚从三皇那边回来的女娲看到,便怒火冲天。女娲是人间的福德正神,哪能被一凡间帝王轻易亵渎,直接踏上青鸾前往朝歌想要灭掉这贪恋美色的昏君,可惜被纣王那两个儿子的红光冲天,生生阻挡了女娲的去路,原来,女娲一算这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加身,动不得他。此事又不想了之,便想到了轩辕坟三妖,即九尾狐狸精、九头鸡雉精、玉石琵琶精,用招妖幡招来三妖,命他们隐去妖神,化成人形,潜入宫中迷惑纣王,乱其心智,毁其江山。

综上所述,第一,女娲要直接杀死纣王,但被殷郊殷洪两位皇子头顶红光阻断脚下去路。

第二,纣王有气运加身,就是身为先天圣人的女娲也不能逆天而行,强行杀死纣王。

这就是为何女娲不杀纣王的直接原因。


老王讲事情


女娲娘娘作为人类的创造神,不会因为人王的冒犯而想杀死他,最多就是想教训一下纣王。作为天地的圣人之一,女娲娘娘必须顺应天道。下面所说,是以神话传说为依据。

女娲娘娘的伟大

首先,女娲娘娘为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她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分男女,通婚姻,是人类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后来,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不周山,致使天地崩塌,洪水肆虐。女娲娘娘以五彩石补天,斩龟足撑天,救活了大地上的万千生命。

等到三界签订封神榜时,原来英明神武的人王帝辛在命运的作用下,在祭拜女娲娘娘时,写下了一首轻薄之词。当女娲娘娘回到宫殿看见这首词时,马上就想惩戒纣王。可惜有两道红光的阻止,让她不能发泄自己的怒火。

于是,女娲娘娘在算到成汤气数将尽后,就派遣三妖进宫祸乱大商,加速灭亡。那么此时的大商真的该灭亡吗?

大商人王

自上古以来,三皇五帝的出现,让人族凌驾于百族之上,成为天地的主角。一代代的发展,人族的先贤在火云宫三皇五帝的带领下,护卫着人族的气运。天道的庇护,让圣人们都不敢轻易下手对付人族。

夏商时,家天下的传位,让作为人类首领的人王不再变得完全被气运所终。从大商需要天命玄鸟的庇护,就可以知道,此时的三皇五帝也让人族自己发展。

纣王帝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了大商的人王。早期的帝辛还是英明神武的,他在外征夷方,在内任用比干、商容、闻仲、黄飞虎等人才治理朝政。可惜在外力的影响下,帝辛变得昏庸残忍。

在这样的影响下,纣王写了轻薄之词。虽然人王不再像以前那么气运所终,可作为人类的王,人族的气运还是在保护着纣王。因此,女娲娘娘想惩罚纣王,还是会被人族的气运所阻止。

总结

封神榜的签订,让天道抛弃了大商。于是,女娲娘娘派三妖祸乱大商。三妖自以为是顺应天命,可最后还是得到了大商人族气运的反噬。这充分说明了人族不能轻易招惹,哪怕天命不再!


分享到:


相關文章: